財聯社(北京,記者 魯佳樂)訊,「賣身」李寧控股的非凡中國(08032.HK)後,堡獅龍(00592.HK)股價在經歷一輪暴漲後於近日有所回落。從數據上看,交易消息公布後,後者股價一度飆升95%。截至7月30日,堡獅龍股價為0.42港元/股,總市值為6.89億港元,股價雖較最高點有所回落,但較交易公布前仍高出不少。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老牌港資服裝企業,堡獅龍與佐丹奴、班尼路一樣,經歷了曾經的輝煌時期後業績急速下滑,而非凡中國又處於急速擴張時期,不斷在體育產業進行布局,二者的結合能否令老品牌重獲新生還需市場檢驗。
「堡獅龍品牌在國內市場仍有知名度,但該品牌針對的消費群體年齡偏大,雖仍有影響力,但其錯過了轉型的黃金時期,沒有完成針對年輕消費者的迭代更新。」時尚產業投資人、優意國際CEO楊大筠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堡獅龍面臨的問題,恰恰是李寧公司此前的問題。李寧在品牌改造方面具備一定經驗,非凡中國也具備充足資金,但最終能否重塑和盤活堡獅龍的品牌和資產,要看管理團隊對下一輪國潮方向的把握。」
管理層換班
「堡獅龍品牌家喻戶曉,加上其管理層團隊擁有消費品領域的豐富經驗,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以主席李寧、CFO張智為領導,非凡中國已為該業務組建一個超40人的團隊,雖然堡獅龍虧損累累、品牌老化、渠道不暢,但董事會認為,目前的狀況是暫時的,有信心扭轉其財務表現,增強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非凡中國表示,公司期望,藉助李寧公司的業務人脈和分銷商據點,利用熱門營銷工具,重塑品牌年輕形象。
近日,堡獅龍管理層發生大換血,多名非凡中國高管入主。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堡獅龍正處於下行軌道,而非凡中國卻對其抱有較大希望。據了解,非凡中國實控人為李寧,主營業務包括體育賽事活動製作及管理、經營電競俱樂部等,去年新增發展、設計及銷售體育、生活及休閒消費品業務。
資料顯示,堡獅龍於1993年在港交所上市,2000年-2005年裡,該公司進入高速增長期,市值一度突破25億元,與佐丹奴、班尼路並稱為香港服飾三巨頭。但2015年以後,堡獅龍業績一路走低,市值也不斷縮水;2018年-2019年業績更是持續虧損;其2020年中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淨利潤虧損9368.7萬港元。
「近年來,內地市場的服裝行業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班尼路、佐丹奴和堡獅龍等港資品牌卻仍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渠道等方面沒有持續做大。」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告訴財聯社記者。
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創始人張慶則向財聯社記者指出,「李寧公司近年來在『中國李寧』的加持下,品牌溢價能力、股價、業績都有所提升,戰略上也需要一個中低端休閒服裝品牌。」
「堡獅龍本就處於低谷,受疫情影響,目前正是『缺錢』時期,此時併購也是較為合適的時機。但本次投資並不是由李寧公司出面,更像是李寧本人對服裝產業的布局。」程偉雄強調,從當前的大背景來看,做大眾化及中高端品牌都有市場空間,重要的是重新組建團隊做好本土化。
「李寧公司藉助『國潮』從一個傳統品牌成為時尚品牌,未來很可能將該戰略用在堡獅龍品牌。若以其對『國潮』的理解來改造堡獅龍,對後者會有一定幫助,但效果有限。『國潮』在下一輪發展中會以新的形式出現,李寧公司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口,找到消費者的新訴求。」楊大筠說。
品牌重塑的挑戰
資料顯示,非凡中國2019年年初收購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戰隊Snake,隨後斥資3.41億港元收購滑冰場館。種種跡象都表明,該公司正在加速擴充商業版圖,只是截至去年年底,其消費品業務尚未取得收益。
「之前忙於李寧品牌轉型,沒有餘力發展非凡中國,由於李寧公司的經營漸入佳境,會花更多精力、更多資源用於發展非凡中國的業務。」李寧在2019年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我自己是從運動員出來的,我也希望,能將自己的運動資源和運動知識貢獻出去。」
「李寧公司的核心是要聚焦,而不是輕易進行擴張。從非凡中國來看,其布局更多是與體育產業相關,堡獅龍作為休閒服飾品牌,尚未呈現出與體育產業的關聯,未來產品線是否會改變,還需進一步觀察。」張慶告訴財聯社記者。
在程偉雄看來,以非凡中國收購堡獅龍,是因為李寧公司曾吃過「多元化」的虧,走了很多彎路,此時的李寧公司剛剛靠「國潮」站穩腳跟,基礎尚不紮實,需要進一步夯實市場,聚焦單品牌、多品類的發展。
「堡獅龍畢竟是一個虧損的公司,若直接納入李寧公司,對後者的股價、業績等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由非凡中國收購,盈利後再並表則會降低風險。」楊大筠說。
據了解,李寧公司在借「國潮」翻紅之前,也曾經歷業績波動。該公司2010年營業額達到97.78億元,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頂峰的9.7%,僅比耐克低5%。但2011年便開始跌落「神壇」,2012年營收67.4億元、淨利虧損近20億元,而競品安踏體育同期營收76.2億元、盈利13.59億元,國內體育品牌頭把交椅易主。2012年-2014年,李寧公司虧損金額累計超31億元。
2015年起,李寧公司業績開始轉正,營收、毛利率、市場佔有率回升,直到近兩年其品牌開始頻繁登上國際時裝周,掀起一股『國潮』風,國民討論度大大提高,業績也不斷提高。
「李寧公司在艱難時期曾被安踏甩在身後,若不是靠『國潮』翻身,也不會有如今的局面。非凡中國收購堡獅龍,如果做好,可以形成體系外的循環,未來不排除和李寧品牌形成互補。」程偉雄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畢竟靠自身收購品牌也很難消化,如今森馬出售了併購的法國童裝品牌,安踏收購的亞瑪芬經營情況也不樂觀。「如今各品牌間比的是耐力,李寧公司將自身品牌做好,夯實市場,也能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