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降生在地球的精神體而言,每個人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誕生的時刻。最初,我們徘徊在母親的周圍,以精神體的形態形成胎兒,作為器皿或工具,以感受並詮釋我們的體驗,並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承諾自己進入下一個生命。
在誕生的時刻,這小小的軀體從子宮中剝離(子宮象徵著宇宙的合一),來到人世間,開始了世俗的體驗,這生命開始時的一切特質反映在它周圍的每一件事情上。
這些事情有的是特殊的氣候或者天文現象,比如彗星,暴雨,某些特殊的光線,比如某位偉人出生時天邊的紅光。但一般而言,並沒有特別特殊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可以參考的只有光。
從光照強度來說最強的是日光,但星光也是不可忽視的。為什麼有的人造光,也很明亮,卻不被納入參考體系呢?因為人造光的光源,其本身的能量遠不如星光強大,創造佔星學說的人早就意識到,每一顆閃爍的星辰都有著堪比太陽的力量,只是距離我們太遙遠,需要聯合在一起才能產生影響。
所以記錄每一個人、團體或計劃誕生時的天空,我們便能了解即將展開的內容與特質是什麼。這些圖象是三維宇宙的二維表達,而「佔星學」便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去詮釋或解讀這些圖象的學問。
我們周遭的一切反射我們,整個世界跟著我們不斷地運動、改變與反應。唯一規律且可被預測的是「天體的光」的運動。因此,佔星圖能提供可靠的天體資訊,在千百年後逐漸形成解讀它的詮釋體系。一般而言,佔星學家所選用的天體是太陽、月亮和行星,有時候也包括遙遠的恆星、銀河和某些小行星。包含太陽、月亮和行星的帶狀星空,被分為十二黃道星座以標定行星的位置。
對於一個觀察星象的人而言,每一個當下的天象完整地表達了那個時刻的存在,展現成某種模式,以矩陣表達一切可能的經驗,一切相關的面向,每個次元的關係,從靈性的源頭到物質的展現。誕生圖上的圖示,代表我們作為一個分離存在的生命矩陣,它提供所有層次的資訊。
因此,個人在不同緯度的經驗,都能在誕生圖上找到,而詮釋的內容端賴詮釋者關注的焦點在哪裡。
為了解讀物質世界的現象,佔星學家用行星代表事件、關係中的人和身體的狀況。
我們把從地球看出去的環形天空分成十二區間,稱之為星室,代表生活的不同領域。例如:事業看第十星室,是星圖上最高的位置,金錢收入看第二星室,夥伴關係看第七星室等等。
從生命能量的觀點來看,行星能量分布的模式顯示,我們如何組織自己的能量系統,決定了我們的健康,以及我們會吸引什麼樣的體驗。
從情緒的層次來看,佔星圖可以解讀我們的情緒反應和傾向。什麼樣的人或事會引發情緒的波潮,分析星室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訊息。
在心智方面我們可以觀察態度,哪些是預設的無意識態度,哪些是學習與養成的人格特徵。
在靈魂的層次,我們從行星連接的排列上,觀察人格的最高潛力,以及此生所選擇的特定目的。就靈性的觀點而言,每一個行星都代表某種能量的原形,主導人的某個生活面相。黃道本身就是神借著人心中的光所展現的十二種風貌;精神體在我們的每一生選擇一個太陽星座來發光。
幾乎我們所有的意識經驗都隨著時間開展。也許在某個心跳與心跳之間的片刻,我們體悟到時間不存在的永恆無限,然而一般而言,每個人透過不同的感官頻率來詮釋這個世界。我們的每一個體驗都會引發回應——一種內在活動,而有可能在後來相似的環境中,變成無意識的反應。以前曾發生的,期待它再度發生,而且為自己預備它的發生。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解讀這個世界,事實上,我們之察覺自己預期的事,並對它反應。在時間之中,我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每一次都增加體驗。結果,我們總是用那些被制約的期待,來詮釋大多數眼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