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節氣,天氣越來越冷了。
每年冬天,咱當媽的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受寒著涼,尤其是晚上睡覺最不省心,生怕孩子踢掉被子,感冒生病。
但,就有很多悲劇,是因為媽媽怕孩子著涼,猛給孩子蓋被子,導致寶寶猝死,比如去年這個新聞:
據孩子的家人回憶,入睡前,孩子有些手腳發涼。老人把寶寶放在已經入睡的媽媽旁邊,蓋好被子。這樣一來,孩子除了自己的衣服、包被,還和母親一樣蓋上了厚重保暖的被子。可等早上醒來一看,孩子已經沒有了聲響。醫生結合病情推斷,應該是「蒙被症候群」致死。
然而就在次日早上,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同家醫院又接診了一個寶寶,和前一個寶寶一樣,送到醫院已經沒了呼吸。同樣是因為怕孩子冷,給孩子蓋得又厚又緊,「蒙被症候群」致死。
點擊播放 GIF 0.0M
今年,趁著天氣還沒有特別冷,小編覺得必須舊事重提,讓媽媽們引以為戒,別讓悲劇再發生在今年冬天了。
冬天睡覺
除了給寶寶蓋得太多、太厚重
還有很多不適宜的做法
媽媽們要注意了
別給寶寶蓋過於厚重的被子睡
當心「蒙被症候群」
正如文章開頭新聞中說的案例:因為家長給寶寶蓋得過於厚重,導致孩子因「蒙被症候群」不幸離世。
蒙被症候群,是由於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環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
寶寶還不會說話表達的時候,若發現寶寶莫名的哭鬧、煩躁不安、或拒絕吃奶,同時體溫升高、大汗淋漓,一定要警惕是不是給寶寶捂得太嚴、太厚了,發生了「蒙被症候群」。
一旦發現寶寶可能是「蒙被症候群」,要立即:
帶寶寶到空氣流通的地方,新鮮的空氣可以改善寶寶缺氧的狀態。
發燒的寶寶要避免包裹太多,保持內衣的乾燥,情況不是十分嚴重時,可以在家先進行物理降溫。
以上措施都無效的話,就要趕緊送醫院救治了。
即便沒有「蒙被症候群」這麼嚴重,又沉又厚的被子壓在寶寶身上,也會讓寶寶有壓迫感,呼吸費力、活動受限等不舒服的感覺,夜裡更容易煩躁、睡不安穩,或踢被子,反而更容易著涼。
可能媽媽們會說:總不能凍著孩子睡覺吧?!
當然,確保給寶寶一個舒適、溫暖的睡眠還是要的。所以我們建議,寶寶睡覺的時候這樣穿/蓋:
0-3個月的寶寶——薄睡衣+包被+薄被
新生寶寶入睡時,給他穿上柔軟貼身的睡衣並裹上包被或襁褓,這樣會讓他覺得有安全感安心入睡。如果實在是太冷,還可以在寶寶胸部以下再蓋上一層薄被子,增加保暖度。
3-24個月的寶寶——薄睡衣+無袖睡袋+薄被
嬰兒期的寶寶睡覺時常常動來動去,很容易踢被子,這個時期,寶寶睡袋是個不錯的幫手。可以讓寶寶穿上薄睡衣,在無袖睡袋裡睡覺,這樣既保暖,又不會束縛手臂,影響寶寶睡眠。同樣,如果太冷,可以在寶寶睡袋外面再加一層小薄被。
2歲以上的大寶寶——薄睡衣+大棉被
首先,如果是習慣用睡袋的寶寶,2歲開始要慢慢習慣著改用被子了,因為幼兒園午睡都是統一蓋被子的,別讓孩子因為不習慣,而在幼兒園裡難以午睡。
其次,為了避免寶寶夜裡踢被子而著涼,可以給寶寶穿著薄睡衣,再蓋一個大一點的被子(注意,是大,不是厚哦)。被子大一些,既不影響寶寶睡覺翻身,又不會輕易被寶寶踢掉而著涼。
Tips:
無論是寶寶的內衣、睡衣還是被褥,最好給寶寶選擇純棉質地的,吸溼吸汗,透氣性好,柔軟,不刺激寶寶皮膚。
最好選擇淺色衣物、睡袋或床單被套,深色面料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大,淺色織物更環保放心一些。當然還是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
棉被的芯,最好是天然、乾淨的棉花或蠶絲填充。1歲內的寶寶,最好不要蓋羽絨被,羽絨更易致敏,刺激寶寶呼吸道,引發咳嗽甚至哮喘。
點擊播放 GIF 0.0M
別直吹空調熱風睡
會讓寶寶呼吸道乾燥,咽乾咳嗽
對於南方的家庭來說,空調可能是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了。但長時間給寶寶吹空調暖風,還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空氣不流通會使細菌汙染率增加,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屋裡開空調,肯定是要關閉門窗的,這樣一來室內的細菌、病原體在適宜的溫度下大量繁殖,並隨空調氣流的循環,送到室內的每個角落,很容易導致嬰兒患上呼吸道等疾病。
讓室內更乾燥,寶寶呼吸道也乾燥,導致咽乾咳嗽
其實無論是暖氣還是空調熱風,都會讓室內溼度降低,空氣變得乾燥。寶寶的呼吸道比較嬌弱,空氣溼度太低,尤其是暖風直吹的話,容易導致寶寶咽幹、咳嗽,影響寶寶睡眠。時間長了,還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而生病。
如果必須使用空調取暖的話,需要媽媽注意:
別讓熱風直吹寶寶,必要時使用空調擋風板,避免直吹。
溫度設定不要過高,室溫控制在20-22度比較合適。
定期清理空調內部,避免滋生細菌,汙染室內空氣,導致寶寶生病。
睡前和醒後,寶寶不在臥室的時候,要開窗通風,換換新鮮空氣。
配合使用加溼器(溼度控制在50%-60%比較合適),但務必每天清洗、換水,以免而出汙染。
適當給寶寶多喝點水,補充體內水分流失。
別給寶寶穿厚襪子睡
束縛孩子伸展,影響睡眠和發育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用多說吧,我就想問問爸爸媽媽們:你們喜歡晚上穿著厚襪子睡覺嗎?覺得這樣舒服嗎?
別說厚襪子了,讓我穿著襪子,我都睡不著。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
光腳睡覺其實並不容易著涼
孩子本身就比大人的體溫熱
穿了襪子,反而會讓寶寶晚上踢被子
更容易著涼
即使在冬天,光腳睡也並不容易著涼,反而有利於足部血液的循環,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預防感冒或受涼腹瀉等疾病。
寶寶進入夢鄉後,會伴有翻身、蹬腿等動作,如果束縛了寶寶的雙腳,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tips:
有的媽媽總用摸寶寶的小手小腳來判斷冷不冷,其實這種做法是不靠譜的,手腳涼,並不代表寶寶冷。正確的做法是:摸頸後部是最準判斷孩子冷熱的方法。頸部溫熱,手腳溫涼才是寶寶最舒適的溫度。
別給寶寶開著電熱毯睡
輕則乾燥脫水,重則燙傷漏電
又是一個悲劇新聞:3歲孩子因尿床,引起電熱毯漏電,身亡!
孩子3歲多,家長因為怕孩子著涼,特意給孩子開了電熱毯睡覺。因為孩子半夜的時候尿床了,引起電熱毯漏電,不幸身亡。當家人撕心裂肺地將孩子送到醫院時,醫生表示已經太晚了。
漏電隱患大,危及寶寶生命
電熱毯畢竟屬於電路產品,因為寶寶在床上喝奶或尿床,液體滲入電路,很容易引發漏電。如果媽媽覺得我不給寶寶在床上吃喝,再給寶寶穿上尿不溼,不就萬無一失了嗎?
真不是!尿不溼也未必能滴水不漏,就算不是因為有液體滲入導致漏電,長時間給寶寶使用電熱毯,也會有別的問題。比如引起寶寶皮膚乾燥溼疹、上火,甚至脫水。
加速寶寶體內水分蒸發,皮膚乾燥、溼疹,甚至脫水
寶寶的皮膚較成人薄很多,體內水分很容易從皮膚蒸發,平時保溼滋潤做得不好就很容易得溼疹了,何況是烤著電熱毯呢,加速水分蒸發,造成寶寶皮膚過於乾燥,起溼疹、上火、甚至脫水,這些對寶寶的危害也很大。
溫度過高+長時間使用,可能燙傷寶寶
電熱毯屬於機械性控溫,寶寶的感知和表達能力弱,長時間使用+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寶寶皮膚燙傷。
這些,都是給寶寶使用電熱毯容易發生的危險。但也不是說就一定不能用,不少南方家庭表示,冬天溼冷溼冷的被窩,真的很難受呢~那麼,建議:
在寶寶上床睡覺以前,可以先開一會兒電熱毯,使被褥溫度上升。
待寶寶準備睡覺時,關閉電熱毯,避免長時間的「烘烤」和漏電危險。
別在被子裡放熱水袋或電熱寶
很容易燙傷寶寶
熱水袋和電熱寶,也是冬天常用的被窩取暖神器,但它最不適合給寶寶用!
寶寶的感知能力差,活動又受限,很可能因為長時間接觸熱水袋或電熱寶而被燙到。別說寶寶了,小編我也被被窩裡的電熱寶燙到過
熱水袋或液體電熱寶有漏液的可能,裡面的液體溫度可是相當高的,一旦漏液,肯定會燙傷寶寶。
所以,還是那個建議,這些東西可以用來給寶寶暖被窩,但寶寶睡覺前務必要取出來,以免發生危險。
好啦,今天關於寶寶冬天睡覺的穿蓋問題就說這麼多啦,最後祝寶貝們今晚都有個舒適的睡眠,更希望寶媽們能奢侈的一覺睡到大天亮!晚安,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