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指發生於除頭皮、毛髮、掌蹠和甲板以外的淺表部位的皮膚癬菌感染。
股癬則特指發生於腹股溝、會陰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膚癬菌感染,屬於特殊部位的體癬。
➤原發損害為丘疹、水皰或丘皰疹,由中心逐漸向周圍擴展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紅斑並伴脫屑,其邊緣微隆起,炎症明顯,而中央炎症較輕或看似正常,伴不同程度瘙癢。
➤可單側或雙側發生,基本損害與體癬相同,由股內側向外發展的邊界清楚、炎症明顯的半環形紅斑,上覆鱗屑,自覺瘙癢。
➤臨床表現多樣,常表現為鱗屑較少,界限不清,無邊緣隆起,中央可見膿皰、水皰,無自愈傾向,部分患者瘙癢明顯。
➤陰囊癬陰囊單純性感染多由石膏樣小孢子菌所致,表現為特徵性的上覆黃白色痂皮的斑片,而由紅色毛癬菌引起陰囊及其鄰近部位感染的臨床表現與股癬相似。
➤表現為泛發性同心圓樣或者板層樣鱗屑性斑片,一般不累及毛囊,少有瘙癢等自覺症狀。
➤體股癬診斷的主要依據為:
• 典型臨床表現;
• 真菌鏡檢陽性和/或培養分離到皮膚癬菌。
➤股癬需要與念珠菌性間擦疹、細菌所致紅癬、反向銀屑病、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皰瘡等疾病進行鑑別。
➤體癬需要和溼疹、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多形性紅斑、環狀肉芽腫、固定性藥疹等疾病進行鑑別。
➤難辨認癬臨床易誤診為亞急性溼疹、脂溢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紅斑狼瘡、酒渣鼻、多形性日光疹、單純皰疹、梅毒等多種疾病。
➤疊瓦癬注意和離心性環狀紅斑、匍行性回狀紅斑、二期梅毒疹等疾病鑑別。
➤陰囊癬需要與陰囊溼疹、慢性單純性苔蘚、反向銀屑病、扁平苔蘚、固定性藥疹、煙酸缺乏症等疾病鑑別。
體癬和股癬的藥物治療
➤治療原則:
• 治療目標是清除病原菌,快速緩解症狀,清除皮損,防止復發。
• 外用藥、口服藥或二者聯合均可用於體股癬的治療,強調個體化用藥。
➤外用抗真菌藥物為首選,一般為每日1~2次,療程2~4周,外用藥以咪唑類和丙烯胺類藥物最常用。
➤咪唑類藥物包括咪康唑、益康唑、聯苯苄唑、酮康唑、克黴唑、硫康唑、舍他康唑、盧立康唑等;丙烯胺類藥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等。
➤其他還有阿莫羅芬(嗎啉類)、利拉萘酯(硫代氨基甲酸酯類)、環吡酮胺(環吡酮類),以及咪唑類和丙烯胺類複合製劑等。
➤同時含有抗真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的複方製劑,可用於治療炎症較重的體股癬患者,但應注意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建議限期應用1~2周,隨後改為外用單方抗真菌藥物至皮損清除。
➤對於股癬,特別要注意外用劑型的選擇,避免刺激反應。
➤當紅斑、丘疹、鱗屑完全消退,真菌鏡檢和/或培養為陰性,可視為痊癒,部分患者皮損消退後局部可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
體癬和股癬的預防與患者教育
➤建議患者貼身穿著吸汗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和其他人混用衣物毛巾,內衣應定期洗曬煮燙等消毒處理。
➤肥胖患者鼓勵更頻繁更換衣物,積極控制體重,易出汗部位可以使用粉劑保持局部乾燥,易復發患者可以採用抗真菌粉劑進行預防。
➤家庭成員有類似感染時,應同時治療,合併足癬及甲真菌病時應積極治療。
➤如果系接觸寵物感染所致,應對寵物進行真菌學檢查並治療,同時對寵物接觸過的家庭物品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