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治街道推行居家隔離「智能防控」

2020-12-23 聚焦深圳

為提高疫情防控的效果,更好保障一線防疫人員安全,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除加強「人防」以外,著力在「技防」上下功夫,率先在3個住宅小區整棟居家隔離點安裝「智能防控」裝置,通過發揮實時監控、語音對講、移動偵測等作用,實現對居家隔離人員的24小時高質量、高效化監管。

民治轄區居住人口多,且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後的返程高峰來臨,居家隔離人數也將隨之增多,防控人力不足、壓力風險增大逐漸顯現,藉助科技手段實現對居家隔離人員的「智能防控」,可以降低對人工的依賴,減輕一線工作壓力。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智能防控設備安裝後,當攝像頭檢測到視頻畫面發生變動,如監控對象開關門時,會拍下變動的畫面,向手機發送圖片消息告警,由工作人員迅速進行處置。同時,工作人員也可通過客戶端實時監控動態,一旦居家隔離對象自行離開樓棟,可以通過監控平臺發現,及時進行跟進處理,並通過實時對講功能,將情況報告指揮部,通過「人防」和「技防」的有機結合,有效提高防控工作的精準性。

據了解,民治街道將根據轄區疫情防控實際,逐步推廣智能防控裝置,確保居家隔離人員全方位全天候實時有效監控,避免交叉感染風險,切實保障一線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文:羅育方

編輯:王小九

相關焦點

  • 開放包容、務實創新、擔當為民 民治街道在疫情防控中詮釋「深圳...
    入夜的深圳北站,華燈初上,車流客流川流不息,周圍的各大商場食肆正恢復經濟活力,人們的生活逐步步入正軌。龍華區民治街道,這個管理人口超90萬人的街道,這個正在快速成長的深圳都市核心區,在這場氣勢恢宏的疫情防控中,以先行示範的擔當作為,全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隨著復工復產按下「啟動鍵」,民治又奮力率先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邁步前進。
  • 民治街道疫情中的愛心潮 彰顯民治本色
    針對隔離居民,社區專門開設了線上直播課程,包括書法課、國畫課、瑜伽課、舞蹈課等形式,讓居民的隔離生活多些趣味、少些煩悶。2月8日晚,他在線上組織了一場居家隔離解除儀式,大家齊唱社區之歌「北站社區我的家」,回顧隔離期間的暖心記憶,為在隔離的居民加油打氣,社區居民真切感受到社區「隔離不隔愛」的溫暖。
  • 深圳民治街道斥資300萬助力物業企業防疫戰
    連日來,在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頭、城中村及小區出入口、園區樓棟中,凡是從前行人能進出的地方,如今都被街道一線工作人員奮戰的身影所點亮。這一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班子成員們看在眼裡,更疼在心上,開展慰問活動的同時,還安排300萬經費助力物業企業抗疫!
  • 深圳民治街道:「六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黎明君 劉夢來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下轄12個社區,實際管理人口超90萬人,是深圳市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深圳北站位於轄區內,轄區人員結構複雜,居住外籍人員和跨境司機多,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防控壓力大。
  • 戴上智能手環,居家隔離更溫暖
    5日上午9點,南京新街口街道唱經樓社區主任錢秀和社區醫生一起,準時敲響了隔離居民李成華(化名)的家門,「老李,今天送你一個新玩意!」給李成華量完體溫,錢秀拿出一個紙盒,「這是智能手環,街道給你們配的,能計步能定位,能通話能預報天氣,還能測心率。」確保居家隔離人員14天不出門,是基層疫情防控的關鍵。
  • 延吉:健康套餐 自助點單 河南街道暖心守護居家隔離人員
    2月17日一早,延吉市河南街道白菊社區黨委書記權美花將河南街道「健康禮包」放在剛從黑龍江省返回延吉的居民家門口,並叮囑他要嚴格按照隔離要求做好居家隔離。 權美花(右)將健康禮包放到居家隔離人員家門口 付楊 攝 回到社區後,權美花看到街道「網際網路 供需菜單」智能平臺上顯示了新消息,家住白菊社區老幹部樓的何女士在平臺發布需求信息
  • 民治街道提升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 「六心」打造安心家園人文社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陶倩 通訊員 梁淑萍)開展心理疏導,提供上門居家服務,開設「有聲讀書角」……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民治街道突出黨建引領,充分發揮轄區12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將黨群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室升級為安心驛站,配置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配齊放鬆椅、沙盤、塔羅牌等工具,開設心理諮詢熱線,為居家隔離者及社區居民開展情緒疏導、心理諮詢服務,組織各類心理健康輔導。同時,積極對接市、區等資源,邀請心理專家定期向居民講授心理健康知識,有針對性地做好人文關懷。
  • 民治街道發出邀請!「民治文明大使」請你來擔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你可能是在民治的創業青年、學生,或是剛來深圳的「新深圳人」。8月17日,龍華區民治街道發布「民治文明大使」招募令,面向全城尋找文明代言人,同時邀請優秀青年參與以「圳青春——民治後浪show」為主題的青年主題宣講會,分享彼此的青春故事。
  • 民治街道獲評全省文明單位
    12月9日上午,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一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獲表彰,民治街道辦獲評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並作為代表到會領獎。 民治街道地處五區交會處,是龍華區的南大門,深圳的城市新窗口。這裡花園小區與城中村並存,人口密集且結構多樣,市民參與社會管理意願強、要求高。
  • 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橫嶺舊村城市更新舊改
    橫嶺舊村舊改項目位於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橫嶺舊村片區,鄰近萬科和風軒,北臨規劃的民榮北路,南至遊松河,東臨規劃的民通路,西臨嶺南路。 深圳市民治橫嶺股份合作公司來文申請辦理民治街道橫嶺舊村片區城市更新單元舊屋村範圍認定。
  • 民治街道民生項目「遍地開花」 國際化街區未來可期
    深圳新聞網訊 「民治不會忘記每個幹部逆向而行的責任和擔當,不會忘記每個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決心和勇氣,不會忘記每個居民共克時艱的胸懷和信心。」5月28日,《民治不會忘記》抗疫特輯發布會舉行,九萬多字,其中居民創作文稿、書法、繪畫等作品152個。
  • 民治街道社區常態化防疫工作這樣做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王雪敏 通訊員 袁甲清 李明燕/文 記者 蔡維澤/圖)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為疫情防控「調度服務中心」,優化社區圍合管理,按照「五個一」要求完善常態化查驗卡點……處理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恢復秩序的關係,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社區「最後一公裡」。記者獲悉,民治街道將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深圳民治街道:錨定城市安全底線,全方位「宣教+實操」築牢安全...
    "培訓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隱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一刻不懈怠,按照「標準+」要求,全力推進各項安全培訓,通過「宣教+實操」模式,思想和實戰並進,築牢轄區安全「防護網」。
  • 新莊社區送愛心面與居家隔離人員「隔離不隔心」
    深圳新聞網2月2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洳鑫 通訊員 餘巍巍 駱耀森)2月21日,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工作人員收到轄區居家隔離人員王女士發來的簡訊:「你們放在門口的愛心面和慰問信收到了,謝謝社區對我們的關心,同時請轉告網格員小練、小羅等人,這段時間不斷上門為我們提供服務辛苦了
  • 深圳這82個小區曾發現「新型肺炎」病人!但大家不用方
    、福保街道明月花園、華強北街道航苑大廈西座、福保街道紅樹福苑、益田花園豪園居、園嶺新村、南園街道南園路232號工行公寓、梅東三路半山御景 龍華區(12個)民治街道豐澤湖山莊、龍華圓酒店、觀瀾湖高爾夫大宅昆士頓區、民治街道金地梅隴鎮、龍華街道新華苑2期、民治街道翔龍御庭、金地上塘道1期、觀湖街道招商觀園
  • 上海一街道試點智能門磁:能感應隔離人員打開家門還能發通知
    「高科技」雲監控讓江浦街道的居家醫學觀察管控更精準。「有了這個門磁傳感器,就能對轄區內的居家隔離人員的進出情況進行實時掌握。」2月22日,江浦路街道將這個高科技產品用在了轄區居家觀察人員管理工作中。門磁傳感器 本文圖片均由江浦街道提供智能門磁安裝在隔離居民家大門上,一旦隔離人員打開家門,智慧居家隔離管控系統就會在後臺形成一鍵告警,推送到對接責任人的手機上,提醒關注該戶隔離人員的開門情況。
  • 防控解決之道在民間,來看「上海居家隔離36計」
    「接頭暗號」:居委上門服務先「敲兩下門」為避免引起其他居民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有居委會幹部想出了與居家隔離居民約定「接頭暗號」的方法,讓居家隔離人士平穩度過這14天。每當要代收垃圾、代購生活必需品等上門服務時,普陀區長壽路街道逸流公寓居委會幹部都會在居家隔離戶「敲兩下門」作為暗號。好幾戶人家直到解除隔離,周圍鄰居都不知道「原來隔壁曾隔離過」。
  • 民治街道舉行誓師大會,正式啟動火災高風險區域整治工作
    為紮實推進2020年火災高風險區域整治工作,確保消防安全形勢穩定,7月31日,民治街道2020年火災高風險區域整治動員部署暨誓師大會在民治公園舉行。此次大會由民治街道辦主辦、民治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協辦。
  • 廣東深圳又發生一起事故,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場面令人不寒而慄
    廣東深圳又發生一起事故,位於龍華區民治街道,場面令人不寒而慄!接到最新消息,在3月29日凌晨,廣東省深圳市有一城中村的充電樁突發大火,現場火光沖天,明火迅速蔓延,數十輛電動車被過火,滾滾濃煙把很多市民都嚇了一跳。
  • 深圳這82個小區曾發現確診患者 已嚴格消毒
    截至1月31日12時,深圳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已達到134例。根據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以社區防控為主」、加強「群防群控」的通知精神,深圳於1月30日晚響應市民的強烈呼聲,公布了第一批31個曾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逗留的小區(場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