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登記表還沒消失,眾多商家竟不知健康寶掃碼可登記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進出餐館、銀行等場所,不必像過去排長隊填寫個人信息,用手機掃碼一秒就能完成登記——上個月,北京健康寶上線掃碼登記功能,相關部門也要求各復工復產單位使用,逐步代替紙質登記。

但記者連續多日走訪發現,本市多處場所依然沒有換下紙質登記表。在很多地方,健康寶的電子登記簿並未派上真正的用場,疫情之下的防控登記仍存在著隱私洩露、交叉感染的風險。

紙質登記還沒消失

在某銀行常營中路營業所,前來辦業務的市民王女士被門口的保安攔下,要求填寫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讓她格外擔心的是:這些牽扯隱私的個人信息最終去了哪?是否有被洩露的風險?

正是考慮到紙質登記可能存在洩露隱私的風險,健康寶最新增加了掃碼登記功能。此前,市經信局也對外表示,各復工復產的單位均應使用掃碼功能,逐步代替傳統紙質登記。

相比費事的紙質登記,健康寶掃碼登記甚至可以1秒完成。記者在健康寶小程序中申請了一份信息登記簿,簡單輸入單位名稱、地址後便生成了一個二維碼。訪客進門前,用健康寶掃這個二維碼,只需1秒鐘,系統就自動判別訪客的健康狀態,訪客的個人信息也會記錄到登記簿中。信息均以不完整的脫敏形式出現,避免如紙質登記一樣有隱私洩露的風險。

但現實中用健康寶掃碼登記代替紙質登記的單位卻相對有限,很多市民仍與王女士一樣需要費事地手動登記信息。位於朝陽區的龍湖長楹天街商場裡,西貝莜麵村、綠茶餐廳、黃記煌等餐廳門口,都擺放著紙質登記表讓客人填寫,還未採用掃碼登記。

喆啡酒店鼓樓大街地鐵站店,進門的桌上擺著的四個二維碼中就包括健康寶,但只是查詢健康狀態是否是「綠碼」,並非掃碼登記,依然需要客人填寫姓名、手機、身份證號等信息。酒店工作人員透露,衛生等部門要求做好信息登記,紙質登記是「為了方便留底」。其實,健康寶的掃碼登記實現驗碼、登記合二為一,掃碼的同時便能判別出其是否屬於「綠碼」。

等到上級通知才能改

掃碼登記只需要一秒鐘,為啥非得讓人耗幾分鐘排著隊手寫?

「不清楚,沒有聽說過這個事兒!」北京像素小區引導訪客排隊填寫紙質表格的工作人員說。中國電信建國路營業廳工作人員同樣表示不了解健康寶上線的新功能,甚至錯誤地解釋道:「健康寶只是看是否健康,紙質表格是為了記錄誰到過門店,兩個不一樣。」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對健康寶新功能毫不知情的店面不在少數。「紙質的信息登記是之前商場要求的,現在商場不改要求,我們也沒法改。」東南三環某餐廳負責人道出未推行掃碼登記的原因。長楹天街綠茶餐廳一位店員也說,顧客信息的登記方式是公司統一要求的,要有文件下來才能改。

其實,本市一部分單位之所以已經改用掃碼登記,也是因為上級單位和相關部門有了新要求。中關村理想國際大廈入口處張貼了多個登記簿二維碼,並附有「本人信息掃碼登記」使用方法。據大廈保安人員透露,中關村附近的多個寫字樓都在過去一周接到物業通知,要求替換原先的紙質登記,「現在只用掃碼,比以前快多了。」

「之前也遇到過客人擔心隱私洩露不願意登記的,但是沒辦法啊,現在要求不登記不讓進。」鏈家金隅麗景園店的店員說,之前沒聽說過健康寶登記簿,但以後就要考慮換成掃碼登記了,「這多省事兒啊!」

紙質登記存交叉感染風險

紙質登記的風險其實不只是隱私洩露。

在南五環一家政府部門的傳達室裡,工作人員要求前來辦業務的訪客登記信息,桌子上的幾支筆不斷被人拿起使用,但填寫之後工作人員也並沒有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記者探訪本市多家商超、餐館、房屋中介、便利店發現,填寫紙質表格時往往都使用公用的紙筆,且沒有進行有效的消毒。疫情之下,也存在著交叉感染的風險。此外,在一些人流量較大的單位,高峰期大量人員手動填寫登記,無疑增加了防控壓力。

此前,市經信局副局長潘鋒也曾表示,各復工復產的單位均應使用掃碼功能,逐步代替傳統紙質登記,一是避免接觸傳染風險,二是必要時可以防疫追溯,三是保護個人隱私。也有信息化專家認為,完整信息保存在北京市政務雲,且僅用於防疫追溯相關工作,既對個人是種保護,又能更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各行業主管和基層部門應加強推廣、替代紙質登記。

需要提醒相關單位的是,如果是人流量特別大的場所,可以指定多個登記員、生成多個二維碼,以一米線為間隔,避免聚集風險。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曹政 實習生 王靜遠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紙質登記表未退出 北京眾多商家竟不知健康寶掃碼可登記
    紙質登記表未退出 仍存隱私洩露和交叉感染風險  眾多商家竟不知健康寶掃碼可登記   本報記者 曹政 實習生 王靜遠  進出餐館、銀行等場所,不必像過去排長隊填寫個人信息,用手機掃碼一秒就能完成登記——上個月,北京健康寶上線掃碼登記功能,相關部門也要求各復工復產單位使用
  • 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探訪1寫字樓紙質版個人信息已上交物業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在疫情早期,市民進出不少餐廳、商場、寫字樓大廈等公共場所,需登記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紙質版個人信息才可進入。永和大王建外soho店之前的紙質版信息同為留存一個月,待相關部門檢查後銷毀。和合谷幸福大街店的信息留存時間較長,工作人員介紹,店內6月前的信息已手撕銷毀,新登記的還留在店裡,過段時間也會銷毀。大型商場的信息銷毀頻率多為半年到一年不等。
  • 出入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
    探訪1登記的信息還在嗎?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在疫情早期,市民進出不少餐廳、商場、寫字樓大廈等公共場所,需登記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紙質版個人信息才可進入。探訪3登記現場信息保護措施如何?目前,多數記者探訪地點的門口已經沒有了用來登記顧客信息的紙質本子,取而代之的是印有北京健康寶的二維碼,有的還配有提示牌或提示廣播,但部分餐飲店並沒有人監督顧客是否掃碼。
  • 顧客進店躲掃碼、餐飲店員不戴手套……這些防控漏洞還得堵住
    元旦假期,記者走訪多個商圈餐飲店發現,絕大多數門店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入口處指導市民掃碼、測溫,嚴格落實各種防疫措施。但是在一些商圈,由於節假日瞬時客流量大,工作人員很難做到逐一查驗每名顧客;個別市民「圖省事兒」,直接用準備好的「本人健康碼自查詢」綠碼界面代替現場的「掃碼登記」。除此之外,餐飲店的工作人員還存在未規範佩戴手套的情況。
  • 北京健康寶使用說明超全指南
    哪裡會用到北京健康寶?  北京「健康寶」小程序是一個方便個人查詢自身防疫相關健康狀態的小工具,您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搜索「北京健康寶」小程序,查詢自身健康狀態。查詢結果可作為您復工復產、日常出行的防疫相關健康狀態參考。
  • 北京健康寶從未採集過個人位置信息 16歲以下不強制人臉識別
    掃碼功能上線以來,北京全市已累計生成約34萬個登記簿二維碼,約500萬人次通過掃碼實現電子登記。「查看驗碼」「紙質登記」合二為一潘鋒說,健康寶始終堅持「信息最小化採集,前臺極簡化設計,後臺多部門聯動,隱私高安全保障」的理念,從沒有採集過個人位置信息,而是通過後臺多源數據比對分析,賦予大家相應狀態。具體來說,各場所可指定專人作為登記員。
  • 掃碼登記進商超,秒過!青島啟用公共場所掃碼系統,查找更便捷
    手機掃碼登記才能進入商超3月1日,記者來到李滄區金水路維客超市看到,超市門前區分開了入口和出口,入口處已經張貼上了一張二維碼,偌大的「掃碼進入」幾個字格外顯眼,採購的市民掃碼之後方能進入超市。通過掃碼可以發現,這種出入登記的方便確實便捷,可以說是秒級通過。
  • 滴滴花小豬因防疫不力被罰 今日起北京乘車需掃碼登記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還宣布了一條新的防疫措施,1月11日起,乘客乘坐巡遊計程車或網約車應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駕駛員在運營開始前應主動向乘客出示「到訪人信息登記二維碼」,乘客不掃碼登記的駕駛員可以拒載。
  • 北京養老助殘卡健康寶刷卡指南
    北京養老助殘卡健康寶刷卡指南  內容:為解決很多老年人頭疼的手機掃健康碼難題,北京市推出試點,老年人刷養老助殘卡就能完成「北京健康寶」健康狀態查詢、來訪登記等功能,整個過程像坐公交車刷卡一樣簡單便捷。目前已在朝陽醫院等10處場所試點運行。
  • 10處公共場所已試點養老助殘卡刷健康寶
    針對公園、商超、醫院等老年人日常出行涉及的高頻場所,試點方案提出,在這些場所開發或升級現有智能健康寶自助登記查驗系統終端,增加養老助殘卡讀取功能,老年人刷卡就能實現測量體溫、來訪登記、健康狀態查詢等功能,省去手機查詢健康碼、手動測溫等環節,為老年人出行增加便利。
  • 北京健康寶照片長按3秒即可重拍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 張璐)6月25日下午,北京市舉行第132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介紹,北京健康寶3.0版已上線,新版完善照片更換方式,只需在結果頁長按照片區域3秒,即可重新拍照。
  • 養老助殘卡將能刷出北京健康寶
    而此次試點正是利用養老助殘卡,並在相關場所安裝新設備,讓老年人像平時坐公交一樣刷卡,完成健康碼驗證、測溫和登記所有程序。試點方案針對公園、商超、醫院等老年人日常出行涉及的高頻場所,通過開發或升級現有智能健康寶自助登記查驗系統終端,增加養老助殘卡讀取功能,老年人刷卡就能實現測量體溫、來訪登記、健康狀態查詢「三合一」,省去手機查詢健康碼、手動測溫等環節,解決老年人出行便利性問題。
  • 即日起乘坐上海計程車可掃碼登記,填寫的信息僅用於疫情排查
    據市道路運輸局消息,即日起,上海計程車乘客登記系統正式上線,本市巡遊計程車將在車內張貼「乘客登記二維碼」。近期,上海面臨復工復產,乘客登記系統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尋找到乘客,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安全。操作流程:乘客乘坐計程車時,可打開支付寶、微信等具有掃碼功能的任意軟體進行掃碼,確認乘坐車輛的車牌號後,輸入乘客的手機號碼即登記成功。乘客填寫的信息僅用於疫情排查。另外,市道路運輸局提醒廣大乘客,儘量通過非接觸式支付方式付費。
  • 早教機構防疫存隱憂:管理流於形式,不掃碼不測溫不強制戴口罩
    「近兩次我去接送孩子,走進機構時,發現工作人員連查看健康碼和測體溫這兩個最起碼的環節都沒做。」這名家長介紹,在該早教中心上早教課的,大都是3歲以下甚至幾個月大的嬰幼兒,免疫力都比較弱,「而上課都是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如果有孩子或家長患病又傳染給其他孩子怎麼辦?」據介紹,他是幾個月前給家裡的孩子報的早教課。
  • 為啥要乘車掃碼,鐵路、民航等換乘是否受限?關於18號通告的解答在...
    關於18號通告乘客乘坐公共運輸的有關情況說明一、為什麼要掃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實行公交車和計程車「一車一碼」、地鐵「一站一碼」,乘客在乘坐公交、地鐵、計程車時掃碼乘車,可以自動登記乘客信息,為疫情排查部門提供技術支撐,為乘客出行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 養老助殘卡將能刷出北京健康寶!市經信局:充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試點方案針對公園、商超、醫院等老年人日常出行涉及的高頻場所,通過開發或升級現有智能健康寶自助登記查驗系統終端,增加養老助殘卡讀取功能,老年人刷卡就能實現測量體溫、來訪登記、健康狀態查詢「三合一」,省去手機查詢健康碼、手動測溫等環節,解決老年人出行便利性問題。
  • 記者實地走訪商場疫情防線:測溫靠隨機、掃碼您隨意
    他們所謂的「快」,是指從這裡進入商場,省去了掃碼、測溫的環節。記者看到,商場正門及南門都有安保員在值勤,但正門兩側各有一家品牌服裝店,其中一家的玻璃門上掛著一個健康碼,另一家乾脆「屋門大敞」。很多顧客有意或無意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從而避過了測溫和掃碼環節。記者現場做了一個統計,在半小時裡,顧客從商場正門進入和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的頻率比例大約是6比1,這意味著未接受測溫、掃碼的人佔了相當的比重。
  • 低風險區快遞外賣人員查碼登記可進小區
    原標題:低風險區快遞外賣人員查碼登記可進小區本報北京6月18日訊 記者楊學聰李佳霖報導:為織密疫情防控網,北京社區防控措施全面升級,恢復所有小區卡口設置,實行24小時值守,出入口嚴格執行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