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龍全新明星系列外置框架陀飛輪鏤空腕錶(限量8枚)經全新演繹,以精湛的全鏤空三維立體機芯結構,傳承美耐華表廠160逾年卓越制表精神,定義高級懸浮時計新標杆。遵循純粹高級制表傳統,該表款搭載的萬寶龍自製機芯MB M18.69的188個部件完全由專業制表師手工雕琢打造,包括圓形粒紋、鏡面拋光及倒角打磨。該款機芯共有420多個內角,如此多的內角打磨只有非凡手工工藝和澎湃高級制表激情方能成就。
全新鏤空外置框架陀飛輪機芯:方寸間的建築之美
外置框架陀飛輪(Exo Tourbillon)是由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的制表大師歷經三年自主研製的複雜功能,並獲得獨家專利。全新萬寶龍自製手動上鏈機芯MB M18.69在原有外置框架陀飛輪構造的基礎之上,歷經18個月的研發,以188個部件綻現精緻複雜的全鏤空結構。該機芯從美學、幾何結構和穩定性方面進行了全面重新設計,展現機械之美,亦提高了其性能表現。
遵循美耐華高級制表傳統 非凡手工工藝雕琢機芯飾面
萬寶龍自製機芯MB M18.69的188個組件完全由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的制表師以手工雕琢打造,飾以傳統高級制表的精細打磨處理,例如圓形粒紋、鏡面拋光,以及內角處理的倒角打磨。該機芯總共具有420多個內角,由萬寶龍專業制表師耗時兩個多星期裝飾完成。這種高端的手工工藝是一種非常古老、真正的高級制表藝術,用手工打磨微小部件的倒角角度,從而突顯部件的光澤。倒角的類型各有不同,但是內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打磨是極難實現的,即兩個倒角相交形成一個尖銳的交叉點。機器是無法製造出這些部件的,每位工匠都會鑽研自己的打磨技藝、研製自己的工具用以加工每個微小的部件。在維萊爾,於傳奇美耐華表廠原址上重建的萬寶龍制表工坊內,工匠經常使用山花的莖,例如當地的軟木龍膽根,將拋光用的金剛石研磨膏塗抹到特定的部件上,以創造其最終獨特的光澤效果。類似的機芯裝飾工作極為費時且極需耐心,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掌握這項重複而精細的工作。
全新18K玫瑰金表殼搭配18K黃金大明火琺瑯錶盤
以三維立體橋板構造為靈感,承載機芯的優雅圓形表殼與穹形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和諧相襯。機芯主機板的外置部分被固定在表殼內的側邊,給人一種完全懸空垂掛的震撼視覺。44.8毫米直徑的拋光表殼由18K玫瑰金打造,正面和背面均內嵌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讓萬寶龍自製手動上鏈機芯MB M18.69的手工打磨細節美感得以充分展現,也讓鏤空的外置框架陀飛輪裝置通透可視。
萬寶龍專利外置框架陀飛輪,源自2012年
「Exo」字根由希臘文衍生而來,意為「外部」或「外側」,指將大螺絲擺輪置於陀飛輪旋轉框架外側。這一特殊的專利結構令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的制表大師無需增大機芯或表徑,便能為陀飛輪裝置配備令人驚嘆的大尺寸平衡擺輪。該大尺寸平衡擺輪懸浮於錶盤上方4.15毫米處,令人驚嘆的效果歸功於全新設計的陀飛輪橋板,僅由一隻彎曲精鋼支臂支撐,並與「十二點鐘」位置的穹形小時刻度圈相呼應,所營造出的三維立體造型和嶄新的高級制表美學實屬驚豔。它的不對稱結構使得單臂外置框架陀飛輪橋板校準需要極為嫻熟的技藝方可完成,無疑是高級制表的極高挑戰。萬寶龍專利外置框架陀飛輪的複雜性在於長軸尺寸務必極度精準,對於誤差的容忍度在0.01毫米,加之複雜結構本身,這要求平衡軸必須與機芯完全垂直。在打造萬寶龍全新明星系列外置框架陀飛輪鏤空腕錶時,陀飛輪橋板和秒鐘刻度圈的一體化設計形成一個高度穩定的相協結構,對技術水準要求更為嚴苛。夾板底部定位相差5微米(0.005毫米)便會導致0.05毫米的偏差,這意味著任何失誤都會造成10倍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