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日燙傷護理 糊塗家長勿「傷口撒鹽」!

2021-02-13 天使媽媽基金會

炎炎夏日,經常會在光著身子的小寶寶身上看到大大小小的紅色傷痕,一問才知道是不小心的燙傷!確實,夏天是幼兒燙傷的高發季節,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奇心強、自我保護的意識還較弱,同時寶寶的動作還不協調,迴避反應又遲緩,加之天熱皮膚暴露在外的機會較多,父母在看護時稍有疏忽,就容易發生燙傷意外。

  

那麼,寶寶一旦燙傷,作為家長,在護理過程中就一定要當心了,千萬不要做什麼糊塗事。一些老舊的說法、偏方可能不但沒能減輕寶寶的痛苦,反而會加重燙傷的程度,讓家長更加痛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曝光一下那些糊塗家長幹過的糊塗事,希望每位父母以後都能避開這些燙傷護理的觀念誤區,不再做糊塗事!

【1歲娃被開水燙 糊塗奶奶傷口撒鹽致惡化】

  

近日,家住湖南株洲攸縣的1歲5個月男童小程意外被開水燙傷,本來燙傷的面積並不大。可誰都沒有想到,孩子的奶奶在情急之下,竟然將半包食鹽撒在孩子的傷口上,導致孩子的傷情嚴重惡化。

  

因為不小心打翻開水瓶,小程被燙傷,在一家人都慌神之時,孩子的奶奶突然拿來一包食鹽,抹在了孩子的傷口上,認為這樣能夠殺毒消炎,可不料劇痛讓寶寶嘶聲痛哭,更導致了傷口的惡化。

  

醫院裡寶寶的上半身都被紗布包裹的嚴嚴實實,小程的主治醫師表示,本來孩子的傷口並不嚴重,屬於輕二度燙傷,但由於撒了鹽後創面加深,使得孩子的傷情加重,成了二度或深二度的傷,胸部更有可能留下一塊永久的疤痕。

傷口上撒鹽,只能說奶奶的偏方過於荒誕,給各位爸媽提了個醒。小寶寶燙傷後,要立即用清水衝洗傷口,不能隨意用食鹽來塗抹傷口,這樣加重了燙傷,就真的是一把鹽惹的禍了。

 

【牙膏塗傷口 燙傷會更痛】

  

開水燙傷後想用牙膏降溫、消炎,哪知傷情更嚴重。醫生花了近半個小時,才將傷口上的牙膏清洗乾淨。

 

8歲的青青獨自在家倒水時被燙傷雙腳。奶奶回家後,立即將牙膏塗在傷口上。晚上,青青雙腳更疼。經醫院檢查為Ⅱ度燙傷,部分表皮有破潰。塗在傷口上的牙膏已結成一層硬塊,並伴有乾裂,不僅增加創面清洗難度,也加重了疼痛。

  

雖然有些牙膏具有收斂作用,對較輕燙傷有一些作用,但牙膏並不能改變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護傷口。相反,牙膏很容易使滲出液積聚,滋生細菌,發生感染。

牙膏是刷牙用的,但我們卻常發現有家長會給燙傷寶寶的創面上塗滿厚厚一層牙膏,認為牙膏可以使燙傷部位降溫,緩解燙傷程度。其實,燙傷後塗抹牙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非但沒有治療作用,可能還會引起感染,其凝結粘連傷口還會增加醫生處理創面的難度。

  

專家表示,由於傷口的熱氣受到牙膏等物質的遮蓋,熱氣只得往皮下組織深部擴散,結果還會造成更深一層的燙傷。所以,切忌勿在燙傷創面塗沫牙膏、醬油、凡士林、肥皂等沒有確切治療效果的東西,這是家庭處理燙傷的又一誤區。

 

【寶寶被燙傷 兩糊塗媽用煤灰敷傷口】

  

寶寶被開水燙傷是立即送往醫院還是相信民間偏方?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就連遇2例因輕信民間偏方,家長在孩子被燙傷患處塗抹煤炭蛋清的混合物和鍋煙墨的病例。

 

1歲7個月的孩子小麗在家裡玩的時候,被地上的開水瓶燙傷小腿。「我們當地的說法是,燙傷以後用煤炭混合雞蛋清,塗到被燙的地方,就好得快,還不得留啥子疤。」小麗的媽媽張女士說,女兒被燙後,她想到了這種方法,立即找了一個蜂窩煤,砸爛了以後把最細的灰弄出來,在裡面加了蛋清塗到孩子燙傷處。但小麗的傷口不但沒好轉,反而整個左腳背都腫了。在當地醫院治療無效後,張女士把小麗送到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無獨有偶,在燒傷科病房同住的1歲半女孩心心也在家裡打翻開水瓶燙到了自己的2條小腿。燙傷後,家住農村的孩子家長聽信了一位熟人的所謂「祖傳秘方」,把一層類似黑黑的鍋煙墨(鍋底積累的煤灰)似的東西塗在心心的雙腿上,心心的2條小腿在此後3天每天都會被重新塗上一層新的「鍋煙墨」。可是心心的傷口非但沒癒合,反而腫得更厲害了。

  

對此,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主治醫師袁心剛說,這種做法太不合理,甚至是非常危險的。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是細菌滋生的良好的培養基,煤炭和鍋煙墨裡也含有相當多的細菌,被燙傷後的地方失去了皮膚的保護,把這些東西塗抹在上面,讓細菌直接進入到創面,導致創面感染,燙傷深度加深,甚至會導致敗血症。

民間流傳的所謂燙傷治療方法,很多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並且違背了燙傷早期的「保護創面、預防感染」的原則。現在,心心和小麗的傷口處就由於敷過碳而變得黑黑的,且碳灰進入後非常難清洗,要用抗生素處理才行。所以還在聽信偏方的家長要注意咯,千萬別讓孩子的燙傷拖延得更加嚴重!

  

【一時疏忽「暖寶寶」滑落 燙傷兩個月寶寶】

  

王女士的女兒剛滿兩個月,前兩天餵奶時,貼在王女士肚子上的暖寶寶貼滑落掉到了女兒的襠部,「我當時想暖寶寶不是很熱,正好給寶寶取暖,就沒拿開來!」王女士說。直到寶寶發出大聲哭叫,王女士才抱起孩子,發現女兒襠部被暖寶寶燙紅了,不一會就起了幾個小水泡。

因為水泡很小,王女士覺得孩子太小不適合用藥,就沒做處理。十幾天後,女兒的那塊皮膚都沒有好,水泡破了引起炎症,王女士這才帶孩子看醫生。醫生告訴王女士,因為孩子皮膚嬌嫩,燙傷後又沒做及時處理,孩子的傷口已經形成,將來肯定會留疤。

寶寶燙傷沒有引起媽媽的足夠重視,本來可能並不嚴重的傷勢卻在沒有及時處理的情況下留下疤痕,寶媽肯定後悔萬分!但世上沒有後悔藥,小編只能在這裡勸告各位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錯過寶寶燙傷後的最佳治療時機,儘量幫助寶寶減輕痛苦!

寶寶燙傷了,爸爸媽媽著急的手忙腳亂,這時您如果了解一些寶寶燙傷的緊急護理知識,寶寶就不用那麼難受了,也會少受一些苦哦!

  

燙傷發生後,現場急救非常重要,關鍵的是要搶時間,這關係到燙傷的愈後是否良好。具體的處理方式如下:

 

孩子燙傷了,馬上送醫院,對嗎?不全對,醫院是要送的,但專家表示,如果燙傷面積不大,正確的緊急處理方法是,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持續衝洗傷部,或將傷處置於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續30分鐘,以脫離冷源後疼痛已顯著減輕為準。


 

這樣可以使傷處迅速、徹底地散熱,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滲出與水腫,緩解疼痛,減少水皰形成,防止創面形成疤痕。這是燙傷後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療方案;有一些燒燙傷面積小,深度也淺,經過冷水浸泡衝洗處理後,塗一些防治感染、促進創面癒合的藥物,過幾天就會自行好轉、癒合,甚至不會留下疤痕。

第三步:千萬不要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也不要急著用毛巾擦拭,另外查看傷勢時切勿胡亂扯下衣服,要將覆蓋在小兒傷處的衣褲剪開,以避免表皮剝脫使皮膚的燙傷變重;對於面積較大、較嚴重的燙傷,不建議家長自行處理,需要立即送往正規醫院治療。

第四步:創面不要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藥液,以免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用鹼面、醬油等亂敷,以免造成感染;

 


 

第五步:水皰可在低位用消毒針頭刺破,轉運時創面應以消毒敷料或乾淨衣被遮蓋保護。

1、如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局部疼痛加劇、流膿,說明創面已感染髮炎,應請醫生處理。

2、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寶寶休克,應儘快送醫院救治。

3、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藥後,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4、寶寶燙傷超過體表總面積的5%,經過正確的早期急救處理後,都應該去正規燒傷專科治療,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小編有話說:兒童燙傷的家庭急救處理是否及時,不僅對以後的治療有重要影響,甚至關係到患兒的生命安全。所以年輕的家長們,多學一些常識,多盡一些責任,將來才會少一份痛苦。

天使媽媽基金會

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媽媽的愛

求助捐贈電話:40006-21885

相關焦點

  • 1歲女兒家中被燙 "熊媽媽"在傷口撒鹽致其病危
    ,家長應該多學一些急救知識以保護孩子。天津有位年輕媽媽在孩子被燙傷後,竟然在傷口上撒鹽水,導致孩子生命垂危。
  • 寶寶燙傷黃金時間僅2分鐘!專家教學媽媽須知的護理常識
    寶寶受傷、身體不適我們提倡不要胡亂自行用藥,要到醫院就醫 。但對於燙傷家長一定要記住:急救才是治療的關鍵,寶寶燙傷治療的黃金時間其實只有最初的2分鐘。燙傷的第一時間打開水龍頭,用涼水持續衝洗傷口10分鐘以上。這是家長必須懂得的育兒常識。
  • 被一鍋熱湯燙傷後,撒鹽撒酒還用上洗潔精!結果……
    撒鹽、撒白酒,再用蔬果洗潔精清洗,最後梁女士竟然痛到休克,送到醫院急救才撿回一命!李升紅介紹,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燙傷,特別是夏天,小孩燙傷的病例特別多,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每個月都至少接診七八例,這些患者年齡從一兩歲到60多歲都有。「小孩燙傷的治療非常麻煩,因為疼痛明顯,配合程度低,家長著急。因此,預防小兒燙傷非常重要。
  • 兒童燙傷後應該怎麼護理?很多人都做錯了
    現在的孩子安全意識是非常薄弱的,大部分的兒童都是愛動的,因此非常容易去觸碰一些危險物品,尤其是開水之類的,家長們應該教育兒童要遠離這種東西,如果兒童大面積燙傷,對兒童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燙傷之後需要及時正確的處理,那麼兒童燙傷後怎麼護理呢?
  • 小兒燙傷了媽媽要保持鎮定,及時處理傷口比心疼寶貝更重要
    燙傷處理的6個用藥誤區上面反覆提到不要自己亂用藥膏,自用藥膏是燙傷護理的誤區,以下是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偏方藥膏:1.醬油、醋醬油、醋等不可作為患兒創面的清創用藥,因為這些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細菌,極有可能成為患兒感染的源頭;此外,醋和醬油的顏色發黑,容易導致醫生在對傷口觀察時會產生誤讀。
  • 寶寶燙傷後,只有2分鐘的黃金治療時間!正確處理方法家長知道嗎
    其次孩子被燙傷後,往往會引起皮膚潰爛,不僅每天都會疼痛難忍,而且也會引起發炎感染,很多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沒有做好消毒措施,最後造成截肢甚至影響到生命。之所以燙傷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沒有及時處理,或者處理的方法根本就不科學,只會更加嚴重。
  • 撫平孩子二度燙傷的傷口,需要的不只是藥物!
    尤其是轉給家裡看孩子的保姆和老師,務必做正確的應對,千萬千萬不要靠祖傳偏方,我乾兒子去醫院醫生清理傷口就花了很久時間,對孩子簡直就是二次傷害!我能感同身受是因為自己上小學的時候被老爹的摩託排氣管燙傷過,剛燙傷沒注意,上課之後泡就起來了。幸好當時老師算是明智,涼水衝完就拉我去醫院了。
  • 給寶寶洗澡也能燙傷?燙傷知識必修課,建議收藏備用!
    寶寶的皮膚比大人更嬌嫩,容易發生低熱燙傷。大些的寶寶自己能夠走動,可能碰觸未加涼水的熱水而被燙傷。預防措施:孩子拉拽桌布被桌上的熱水燙傷隱患:寶寶的手可以夠到桌布時有可能抓住桌布把上面的東西拉下來,進而造成燙傷。
  • 燙傷後竟然撒鹽、撒酒、用洗潔精清洗,最後結果……
    李升紅介紹,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燙傷,特別是夏天,小孩燙傷的病例特別多,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每個月都至少接診七八例,這些患者年齡從一兩歲到60多歲都有。 「小孩燙傷的治療非常麻煩,因為疼痛明顯,配合程度低,家長著急。因此,預防小兒燙傷非常重要。
  • 安以軒孕期被麥當勞奶茶燙傷,處理方式大獲好評
    前兩日演員安以軒(就是演林月如的那位)在微博上爆料了自己被麥當勞外賣熱飲燙傷的視頻。視頻中,在她把餐從塑膠袋裡拿出來的時候,兩杯熱飲從底部掉出來,滾燙的奶茶瞬間撒出,大腿燙傷嚴重……對於此次的,身為孕婦的安以軒寫了一篇長微博,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並且強烈麥當勞做些改進。
  • 如何正確處理燙傷? - 新晚報數字報
    □徐勁松 本報記者 董彤  夏季是孩子容易發生意外的高發季節,特別是燒燙傷。燒燙傷不是小事,不僅痛苦,如果燙傷嚴重,會對寶寶造成一輩子的傷害。而且燙傷後的瘢痕也很難看,孩子很容易因瘢痕造成自卑,留下陰影。小兒燒燙傷發生後應該如何科學處置?不留下終生遺憾。
  • 燒燙傷的護理
    燒傷是通過外界的高溫液體或者是物體接觸到皮膚後出現的傷口。
  • 秘方治燙傷?1歲男童感染身亡
    原創 Lynn 醫學界兒科頻道這操作,豈止是糊塗!孩子被燙傷後,父母求助「江湖醫生」……今年5月,1歲男童小A(化名)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II度燙傷。
  • 寶寶燙傷後,家中錯誤的處置是「雪上加霜」,要謹防低溫水燙傷!
    同時,嚴重的低溫燙傷雖看起來可能傷口不大,可有些傷口創面比較深,甚至會形成深部組織的壞死。寶寶的皮膚本就比大人嬌嫩,就拿同樣的溫度來說,大人覺得這個溫度正好,可孩子就受不了。所以,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過度接觸熱水袋、暖氣或者電熱毯等等用具,也不要給孩子使用暖貼等危險性持續發熱的物體,否則遭罪的是孩子,心痛的是大人!
  • 小傷口導致的大意外,5個醫生想告訴你的傷口處理常識!
    5月大寶寶墜床後昏迷不醒一位5個月大的寶寶,自己從家裡60cm高的床上掉了下來。摔下後除了哭了一會,神志清楚,沒有嘔吐、抽搐等表現,家長也就沒太放在心上。但是1天後,寶寶再次墜床,這次寶寶摔下後出現哭鬧、煩躁的表現,過了一會家長發覺孩子意識不清、迷迷糊糊沒害嘔吐了幾次,隨即就醫。
  • 貓毛敷臉治燙傷?為什麼有些家長們膽子永遠比腦洞還大!
    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則令人氣絕的新聞:在黑龍江大慶,一名9歲女孩的手指不慎被防盜門夾傷,奶奶情急之下採取「土辦法」用花椒麵撒在傷口處止血
  • @戰友,帶你走出訓練傷口的護理誤區,快做筆記啦!
    走出訓練傷口的護理誤區■郝東紅 洪 宏姜 晨繪「醫生,我在障礙訓練時不小心摔破了膝蓋,用雙氧水消毒後,還撒了頭孢消炎,怎麼不見好?」近日,第901醫院傷口門診護師徐媛媛在接診時發現,一些戰友在野營駐訓期間,因對小傷口處理不及時或護理不當,引發了局部發炎、紅腫等現象。經耐心詢問,徐護師得知這些戰友對小傷口不夠重視,且缺乏護理常識和處置經驗。有的戰友認為,不小心擦傷、劃傷後,只要傷口不深、出血不多就不用在意;還有的戰友認為,吃抗生素、打點滴有助於消炎止痛、癒合傷口。
  • 寶寶二度燙傷 家長竟用蚯蚓和泥土治療
    近日,杭州一18個月大的寶寶被燙傷,家人用「土方法」,將泥土和蚯蚓塗在患處,以為能夠緩解病情。醫生:土壤裡有很多細菌,不僅不能減輕燙傷問題,還可能會引起感染,加重病情。應用涼水衝洗燙傷處後,儘快送醫。小時候燒傷、燙傷在所難免,有些缺乏醫學知識的家長在處理患處的時候答案五花八門,比如抹牙膏、塗醬油、抹紅藥水……還有更奇葩的「老鼠油」、「獾子油」,把小編雷得外焦裡嫩。這些偏方不僅沒用,而且可能對皮膚造成進一步傷害,簡直就是在傷口上撒鹽!1.
  • 給寶寶洗澡的4個禁忌和5個注意事項!很多家長一直都在犯錯…
    小寶寶皮膚嬌嫩,如果水溫過高很容易燙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切記!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水流進寶寶的眼睛、鼻子和耳朵裡,尤其是耳朵,一旦進水很容易引發中耳炎。因此,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利用水往下流的原理,把寶寶的頭略微抬起,讓寶寶的身體呈向下傾斜的姿勢,這樣水就會向下流。
  • 傷口及疤痕的芳香療法護理
    可能有的寶寶會問,為什麼有些人的疤痕特別容易去除,有些人就特別容易留疤呢?一般來說,傷口癒合時間超過3周,就會產生肥厚性疤痕,而如果能在14天內完全癒合,傷口只有色差問題,不會產生肥厚性疤痕。3個月以內的疤痕使用精油來淡化的效果是最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