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ktor&Rolf 2015秋冬高級定製
時裝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從視覺藝術中汲取靈感,與藝術品的結合賦予時裝更加嚴肅的藝術價值,也為藝術品帶來了更廣泛的關注。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盤點十個藝術融合時裝的經典設計案例。
1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
Christian Dior by John Galliano
Chrisitian Dior 2007 S/S HC
《神奈川沖浪裏》是世界級的浮世繪名作,也是西方世界最為熱愛的日本藝術品之一。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2007年,時任Christian Dior創意總監的鬼才設計師John Galliano用一整季春夏高級定製來致敬他極為熱愛的東方文化——摺紙、梅蘭竹菊、木屐、藝伎妝容等東方元素。
Chrisitian Dior 2007 S/S HC
其中一件華服以《神奈川沖浪裏》為基礎,創造性地將戲劇性的領口設計、闊口袖融入到Dior「New Look」的經典廓形之中,呈現出如夢如幻的東瀛韻味。
2
蒙德裡安《紅黃藍的構圖》
&
Yves Saint Laurent
Yves Saint Laurent 1966 Fall "The Monderian Collection"
荷蘭畫家蒙德裡安是非具象繪畫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幾何抽象畫派的代表。上世紀20年代,他以垂直的色塊、線條為基本元素創作了一系列幾何抽象畫,在繪畫、建築、時尚等領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蒙德裡安《紅黃藍的構圖》
1966年,傳奇時裝設計師伊夫·聖·洛朗發布了秋季「蒙德裡安」系列,其中有六條致敬《紅黃藍的構圖》的A字雞尾酒裙,引起了時尚界轟動。
Yves Saint Laurent 1966 Fall "The Monderian Collection"
設計師將畫作本身的極簡氣質完美地還原到時裝上,引發了人們對於藝術融合時裝新方式的思考。
3
達利《龍蝦電話》
&
Elsa Schiaparelli
Schiaparelli "Lobster" Dress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以奇妙怪誕的想像著稱。《龍蝦電話》是達利在上世紀30年代創作的極具標誌意義的超現實主義作品系列。
達利《龍蝦電話》
龍蝦、電話,毫不相互的兩個日常物品組合在一起,產生了奇異而衝突的和諧感,透露出玩笑意味,同時具有某種性意味的脅迫性。
Elsa Schiaparelli是活躍於上世紀30年代的時裝設計師,她的設計受到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影響,變化多端、古靈精怪。
伊爾莎·斯奇培爾莉(Elsa Schiaparelli)和好友達利(Dali)
1937年,受到「龍蝦電話」的啟發,她設計了一條絲綢晚禮裙,龍蝦圖案由小腹下側一直延伸到裙擺處,帶有性隱喻意味和超現實美感,同時不乏優雅華貴。
溫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身著「Lobster Dress」
4
湯姆·韋塞爾曼《偉大的美國裸體》系列
&
Yves Saint Laurent
Yves Saint Laurent 1966 F/W "Pop Art Collection"
湯姆·韋塞爾曼是美國60年代重要的波普藝術家,他拒絕抽象表現主義,贊成裸體、靜物和風景的經典表現。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有著感性形式和強烈色彩的「美國裸體」系列。
湯姆·韋塞爾曼《偉大的美國裸體》(Great American Nude)
YSL 1966年秋冬發布的「波普藝術」系列以韋塞爾曼創作的裸體剪影為靈感,成為第一個展示出波普藝術對於時尚產業影響力的時裝系列。
5
安迪·沃霍爾 《瑪麗蓮·夢露》
&
Versace
Versace 1991 S/S
早在90年代,詹尼·范思哲就以別開生面的全新設計定義了未來幾十年時裝審美的方向——性感、奢侈、欲望。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作為性感的實體化圖像範式,被大量運用在範思哲的時裝設計之中,展示出了藝術品最為肉慾和「世俗」的一面。
安迪·沃霍爾《瑪麗蓮·夢露》系列
美國式的波普藝術與義大利式的戲劇化情慾感融合在範思哲時裝之中,開闢出了一個華美瑰麗的時裝年代。
6
達明安·赫斯特
&
Alexander McQueen
Alexander McQueen 2013 Damien Hirst限量合作款絲巾
英國YBA頗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一貫以先鋒的藝術創作方式來觀照生命與死亡的話題。
達明安·赫斯特
同樣來自英國的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與達明安·赫斯特在美學理念和藝術議題上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對死亡與自然的痴迷、對於骷髏元素的頻繁運用,以及大膽新銳的藝術創造力……
達明安·赫斯特《For The Love Of God》
2013年,為紀念Alexander McQueen的骷髏頭印花絲巾系列上市10周年,品牌方邀請達明安·赫斯特創作了30款不同的絲巾印花圖案,以骷髏、昆蟲為元素,將死亡浪漫主義與大膽前衛的先鋒派風格結合,創作出極具震撼力的視覺作品。
7
Sterling Ruby
&
Christian Dior by Raf Simons
Christian Dior 2012 S/S HC
藝術家Sterling Ruby擅長運用多樣的材質和手法創作藝術作品,他的作品主題涉獵廣泛,常常被譽為是對潛在的體系和社會權力機構的曝光。如同星雲一般的暈圖案是Sterling最廣為人知的視覺標識。
Starling Ruby《SP108》
Sterling Ruby與時裝設計師Raf Simons在2005年相識,兩人從對美學的認識到思維方式都有著共同的見解,便一拍即合,展開了十幾年的友誼與合作。
Starling Ruby與Raf Simons
2012年,Raf成為Christian Dior的創意總監。在為Dior創作的第一場秋冬高定系列中,他運用瀕臨失傳的印染織布技術將Sterling的畫作還原在禮服上,如同星雲一般的圖案為時裝增添了神秘感和現代感,幫助Raf呈現出一場別具一格的發布會。
Christian Dior 2012 S/S HC
8
梵·高
&
Rodarte
Rodarte 2012 Spring
在Rodarte的2012春季系列中,姐妹設計師Kate Mulleavy和Laura Mulleavy再現了梵·高的一系列名作,向日葵、杏花、星月夜等元素都被運用於時裝印花中。
Rodarte 2012 Spring
9
羅伊·利希滕斯坦
&
Moschino
Moschino 1991 Spring
美國波普藝術家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以漫畫與廣告風格結合的繪畫方式著稱。
羅伊·利希滕斯坦《Girl With Hair Ribbon》
1991年,Moschino將羅伊·利希滕斯坦1965年的畫作《Girl With Hair Ribbon》製作成印花複製在時裝上,再次詮釋了Moschino古靈精怪、腦洞大開的品牌調性。
Moschino 1991 Spring
10
Vkitor&Rolf
2015年Viktor&Rolf秋冬高級定製秀場向我們展示了可穿戴藝術品的一種全新可能——兩位設計師現場將掛在牆上的畫作結構,並在模特的身上重組。畫框的線條感和畫布的垂墜感一同構成裙子的多樣廓形。
模特穿著「畫」在T臺上展示一周之後,再由兩位設計師將畫作還原到牆上。
Viktor&Rolf用天才般的想像力再度打破我們對於藝術融合時裝的固化認知。通過行為藝術般的秀場實踐,他們將「可穿戴的藝術」這一概念實體化地呈現了出來,強調了時裝與藝術之間的無界限。
藝術的演變發展過程就是其界限不斷擴大模糊的過程。到了今天,藝術的邊界清晰與否、界限何在似乎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日漸生活化的審美呼喚著更加多元的藝術表達。而時裝,作為一種曾經因為過於日常化而往往被忽視的媒介,正在肩負著愈加重要的藝術使命。
時裝?藝術?既是時裝,也是藝術。
時裝「融合」藝術,這一命題的特殊性正在被大眾審美時代逐漸消解。在未來,時裝或許「就是」藝術。
編輯、文/路子傑
監製/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