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12月19日,在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說,受疫情影響,今年中國醫美市場線上規模增長約12.2%。
過去幾年,中國醫美市場年均增長速度在兩位數。據全球企業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醫美服務供應商透過線上醫美服務平臺的獲客支出佔所有線上渠道獲客總支出的比例,從2014年的0.9%增加至2018年的7.0%,預計2023年將達到25.6%;預計在醫美服務平臺上的獲客總支出將由2018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8.2%。
但疫情打破了一路高歌的醫美行業。弗若斯特沙利文今年5月發布了一組調研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
金星認為,5.7%的預測過於樂觀,國內醫美機構2、3月幾乎不能營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機構今年營收或許能跟去年保持平衡,但很多中小機構跟去年相比,業績要下降10%~20%,「今年整體的行業情況現在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數字,但至少我直觀的感覺來講,行業整體還是一個萎縮的情況,這是我們過去十幾、二十年來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2020年醫美企業年度註銷企業數量為1709家,同比2019年的2351家減少27%。
與此同時,跟線上辦公、線上會議、線上教育一樣,醫美行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線上化程度也進一步加速。
從新氧平臺的數據來看,今年下半年,非手術品類服務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15.6%,二線城市整體萎縮,三四線城市反而需求旺盛,實現一定規模的增長。
「今年輕醫美的市場增長比較快,特別是大光電抗衰產品,經過過去幾年持續的市場教育、市場培訓,今年取得了突破式的增長。」金星說,像醫美行業的一些專業詞彙,現在正在被更多人知曉,甚至成為一種時髦消費,「咖啡廳隨便一桌,幾個女生坐在一起都是在聊醫美」。
鑑於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在即、醫美在消費端逐漸破圈等現狀,金星認為,明年中國醫美市場將恢復到高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