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恰巧最近嬌妹也看到一些家暴的新聞,所以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沉重的話題。
一提到家暴,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夫妻之間「拳打腳踢」的畫面。或許你會以為,只有發生了毆打等暴力行為,才能夠算作家暴。實際上,家暴離我們很近,它還有很多其它的形式。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經常被忽略的「冷暴力」。
01
到底什麼算是冷暴力?
先來看下面這兩個場景:
A
下班回到家,你想跟另一半說說話,但TA卻邊玩手機邊回覆你「哦」、「嗯」,話一點也沒聽進去。你有些鬱悶,但好像TA也沒什麼錯。
於是你們坐在一起,各自玩了一晚上手機。臨睡前,你準備向TA問個清楚。剛要開口,只見TA翻了個身,睡著了。
B
孩子放學回到家,興高採烈地喊:媽媽,我今天……話才起個頭,你立刻說,行了行了,怎麼這麼晚才回家?趕緊吃了飯寫作業去!
孩子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悻悻地換了鞋,走去吃飯。飯桌上他又一次想跟你分享,你卻再一次打斷他:吃飯就好好吃,怎麼總說話!孩子只好悶頭吃了飯,回屋關上了門。
現實生活裡,的確有很多夫妻、家長和孩子都有相似的經歷。雖是常見的場景,但如果長期如此,已經可以算是冷暴力了。
我國的《反家暴法》裡,已經明確規定了這種由冷漠、不負責任而導致的精神侵害屬於家暴。不光如此,如果家人經常謾罵你、恐嚇你、威脅你,讓你感到很害怕,也屬於家暴。
雖然冷暴力並沒有直接讓人鼻青臉腫,但被冷落的一方,常因此倍感壓力,情緒和身體都可能越來越糟糕。尤其是長期被冷暴力的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甚至會自我貶低,進而變得叛逆、孤僻。
無論是哪種關係,冷暴力的傷害無疑都是非常深刻的。
02
想解決冷暴力問題,可以怎麼做?
遭遇冷暴力,會令人感到十分痛苦。想要改善和解決冷暴力問題,嬌妹認為,可以從這幾點做起:
1、理性溝通和表達
要打破沉默,就需要我們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讓對方明白,自己正在因此而備受煎熬。如果雙方都悶著不說,矛盾只會越來越大。
2、認真傾聽和反省
儘量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嘗試理性溝通,找到冷暴力的原因。有些人可能並非有意為之,耐心對待和處理的話,其實不難解決;但有些人也許另有原因,我們也要做好直面惡意的準備,這種冷暴力,僅是溫柔和忍耐是無效的,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學會勇敢說不。
3、向他人尋求幫助
有時候冷暴力也會伴隨其他形式的家暴,倘若自己無法解決,一定別忘了尋求親友或專業人士的幫助。事態嚴重的話,可以保留證據,向婦聯或警方等進行求助,申請調解或保護。如今法律越來越健全,也有很多愛心人士在自發進行幫助,萬一遭遇了家暴,大家也千萬別對生活失去信心。
當然,我們也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實施冷暴力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多反思自己,學會控制情緒,遇事冷靜思考,以免傷害我們最親近的人。
最後嬌妹倡議大家,如果觀察到身邊有人遭遇家暴,別吝嗇伸出援手,也許這能拯救一個人的人生。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人民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