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亮,第一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面對疫情,他選擇了挺身而出奔赴武漢前線,積極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在當地醫院,陳金亮迅速規劃院感流程,培訓所有的醫護人員並進行嚴格的一對一考核,對病區進行改造,三天改造出了「三區兩通道」。在每天查房時,陳金亮除了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外,還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想法設法給他們灌輸信心,讓他們樂觀,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大年初一,作為第一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金亮向抗疫前線武漢開赴。 「我是一名呼吸科醫生,在疫情面前要有使命感、勇於擔當。我愛人也是一名醫務人員,對此非常理解和支持!」他說。
經過兩天嚴格培訓後,陳金亮就率先進入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30病區,並積極參與到病區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在江蘇醫療隊到達前,當地醫務人員長期處在超負荷工作狀態,已經趨於心理與生理的極限,我們的到來對於他們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他說。
入駐當地醫院後,陳金亮發現,當時病區裡還存在一些問題。他迅速在院感專家的幫助下落實了三件事。「第一,重新規劃院感流程,制度上牆,培訓所有的醫護人員並進行嚴格的一對一考核,逐個過關才可以上崗工作。第二,對病區進行改造,設置合格的三區兩通道,把隔離病房汙染區和醫院普通區域隔開。第三,甄別疑似病人和普通病人,將兩者區分開來。」
由於人手不夠,陳金亮帶領醫護人員和施工人員一起,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病房的改造。改造後的病區設置了專用醫護通道和患者通道,整理出了醫院汙染區和緩衝區、清潔區,還規劃了醫用垃圾的存儲清理路徑。「硬體等設施合格後,儘快將病人區分開成了當務之急。」陳金亮說,到1月31日,病區所有住院的病人第一次核酸檢測甄別完成,把所有檢測呈陽性的病人被安排到隔離病房治療。
隨著病區工作的不斷推進,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整個病區工作運轉趨於平穩,大多數患者的狀況也趨於穩定。在每天查房時,陳金亮除了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外,還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問題,想法設法給他們灌輸信心,讓他們樂觀,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通過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目前病區的重症病患已經從原來的十多人減少到個位數,治癒的患者每天都會有,總體情況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他說,這對於所有醫護人員和病人來說都是一件欣喜的事,這樣大大增強了所有人贏得這場抗疫鬥爭勝利的信心。
2月7日,在防疫一線,陳金亮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右手握拳,在老黨員的帶領下,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行了莊嚴的入黨宣誓儀式。「作為一名在火線淬鍊入黨的新黨員,在疫情面前,我會秉承『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療精神,繼續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陳金亮說。
新華報業赴武漢採訪組記者 王世停 王拓 王子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