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是關鍵是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主要城市的消費狀況如何?哪些城市的居民消費支出多,哪些城市的居民消費意願高?
居民的消費需求,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他的收入水平,二是他的消費意願。前者決定消費的上限,比如一個人有1萬塊錢的收入,那他一般情況下也只能花1萬塊錢消費。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之下,他的消費支出又取決於他的消費意願。比如同樣有1萬塊錢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可能喜歡儲蓄,1萬塊只花1000;另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有1萬就花1萬。在經濟學中,消費函數的基本公式就是C=a+bY。b就是邊際消費傾向,Y就是可支配收入。當然,消費支出的多少還和當地的物價水平、非消費性支出等因素密切相關。無論收入多少,人們都必須維持基本的生活,如果物價較高,消費性支出自然也較高。消費性支出不包括購房支出,如果人們在購房上開支較大,消費性支出就會受到影響。
36個主要城市(4直轄市、27省會城市、5計劃單列市)中,本文通過查閱其2019年統計公報,獲得了29個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的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粗略的分析。通過過去的狀況,一定程度上能夠預見這些城市的消費潛力。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上海最高,太原最低
從絕對量來看,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北京,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高的是上海,達到4.8萬元。上海人均消費支出比北京多出約2000元。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低的是太原(29個城市中,沒有包括數據缺失的城市),只有21305元,不到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深圳五個城市的一半。太原的收入水平也是非常低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6萬,在所有省會城市中倒數第二,僅僅比西寧高一點點。
與全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水平最接近的是南昌和銀川兩個城市。2019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萬,人均消費支出2.8萬。南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4萬,比全國整體水平多出不到2000元,人均消費支出2.85萬元,比全國多出不到500元。銀川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國整體水平有近4000元的差距,但人均消費性支出和全國整體水平只相差300元。整體來看,南昌市的收入、消費和全國整體水平最為接近。身為省會城市,而城鎮居民收入、消費水平與全國整體水平相近,已經是有點不爭氣了。
前面是就絕對量而言,下面我們用人均消費性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來衡量不同城市城鎮居民的消費意願。佔比越高,表示相對而言當地居民花錢消費的意願越強烈。
消費意願強的城市:烏魯木齊、天津、瀋陽
消費意願最強的是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7 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達到35837,也就是有10塊錢的收入,8塊4都用來消費了。另外,烏魯木齊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8 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居然達到24412 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比人均可支配收入還高!相當於賺10塊錢,消費了11塊4毛。不懂當地的情況,不知數字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天津、瀋陽也是比較喜歡花錢消費的城市。天津、瀋陽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46119元、46786元,處於中遊水平,比濟南、武漢、呼和浩特、福州低;其人均消費支出則是34811元、34137元,比上述4個城市要高。其中瀋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濟南少5100多元,人均消費支出卻比濟南高出1100元。天津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濟南少近5800元,人均消費支出卻高出約1370元。
不愛消費的城市:南京、寧波、太原、石家莊、合肥
這五個城市的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最小的。但情形又有不同:南京、寧波屬於高收入,低消費意願;合肥屬於中等收入,低消費意願;太原、石家莊屬於低收入,低消費意願。
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72 元,寧波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86 元。收入水平都很高,在主要城市中分別名列第6、第5,只比北上杭廣4個城市低。但是南京、寧波兩個城市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排在第9、第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別只有55.8%、59.0%,在已有數據的城市中分別是倒數第一、倒數第三。
太原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2 元,不到北京的一半,在主要城市中倒數第二,僅高於西寧。太原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只有21305 元,倒數第一;人均消費性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8.6%,倒數第二(已有數據的29個城市)。石家莊的情況類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50 元,只有北京的52%,在主要城市中排名倒數第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3349元,倒數第二,人均消費性支出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0.6%,倒數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