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我,只知道吃。
我真的太愛吃了,吃是我上升到審美高度的需求、我的生命之光、活著的最大動力、生活的高級樂趣。我們幾個朋友是什麼人,別人是去哪裡玩順便吃飯,我們是去吃飯,順便去附近玩,一切活動圍繞吃飯展開。
因為澳門真的太小了,給我創造了一時興起也能出門吃飯的條件,我經常看書看得頭昏腦脹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要去吃個什麼,然後馬上就走,半小時內就能到。我在昆明也是喜歡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飯,到了澳門更是其樂無窮,怡然自得啊!好像學校裡並不是很多人認識我,但是小吃店的老闆和店員倒是挺多認識我的。
作為中華凹糟店品鑑王者協會的創始人,我堅信最好吃的東西一定在凹糟店,作為顧客性子也不能急,要抱著自己能吃到這家店是一種福報的信念,才能吃到最好吃的美食。澳門作為一個人口極少的城市,美食確是數不勝數。澳門的美食裡夾雜了粵式的基調,融合港式的茶餐廳文化,又因為葡國菜這個流派的加入而自成一體。
我的照片都特別潦草,大家湊活看吧。
我在來澳門前,最感興趣的也是豬扒包和葡撻這兩大經典,現在還是最喜歡豬扒包和葡撻,這二者作為澳門的標籤是有道理的,這兩道經典各家也是各有千秋。剛到澳門的前幾天,我當然就去的大三巴,開始品鑑。
[澳門篇]
—1—
勝利茶餐室
澳門大街94號
這家的豬扒包好像也算是小有名氣,我是在路上偶然碰到的,茶餐廳是港式風格,豬扒包卻是做得非常好,麵包很鬆軟,上來的時候還是很熱的,豬扒有脆皮,口味整體偏鹹,作為我吃到的第一個豬扒包,意義非凡。這家茶餐室我去了兩次,但是都只吃了豬扒包,其他東西沒有鑑賞過。
—2—
不知道為什麼圖這樣,懶得調了,就這樣吧
大聲公涼茶
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1號
作為一個廣東人(不是),我對涼茶有一種原始的嚮往。剛來的那幾天咳嗽上火,尤其想喝,想看看是不是真包治百病。這個涼茶是在大三巴附近的一個小小鋪子,是最傳統的那種涼茶店,阿公阿婆經營,阿公阿婆不太會說普通話,我剛來不會什麼粵語,靠手指點的瓶裝涼茶,其實這種涼茶就是要喝玻璃杯的,當場一杯咕嘟咕嘟喝下去,神清氣爽。後面我在黑沙環見到很多傳統涼茶店,以後有機會再去試試。
—2—
坤記葡萄牙料理
水坑尾街
這家店在水坑尾街,我是逛街的時候碰到的,當時還是遊客非常非常少的時候,餐廳裡人很少,都是本地人在吃,我就覺得很OK,後面才知道這家店也挺網紅的,這家店主打土葡菜,除了各式配飯,還有單點的菜。我點的免治奄列牛肉飯和凍奶茶,免治是minced的意思,也就是碎肉;奄列是omelet的意思,蛋卷,我一開始不知道,亂點的,當時覺得味道比較獨特,就是土葡菜的一貫風味,我也不會形容。凍奶茶表現一般,有點甜了,茶味不夠,我喜歡港式有點澀的奶茶。
—3—
恆友魚蛋
澳門馬統領圍66-102號
這家在大三巴下面,超級好找,是我們6個人出門團建的時候feifei推薦的,feifei真是太會吃了,在此感謝feifei,帶我領略了好多美食!這家的咖喱偏辣,我超級喜歡,胡椒味很重,很有特色!是很好吃的街邊小吃了!
—4—
利多餐室
澳門士多鳥拜斯大馬路69號, Songbo Village
這家是我和室友梅小姐的周末吃飯項目計劃餐廳,不是太好找,主打土葡菜,是一個家庭式的小餐館,在孤獨星球的旅行指南裡提到過。老闆和服務員不會說普通話,我們點了非洲雞和幹免治牛肉,幹免治牛肉稍微有點油,一家中規中矩價格實惠的土葡菜。
—5—
義順鮮奶
G/F, 1, 7 公局新市東街
眾所周知,我從小就超愛雙皮奶!這家也是在大三巴的附近,經常路過,每次都很饞。以前知道香港有一家叫義順的雙皮奶很有名,但是不確定澳門這家是不是,後面知道是,馬上就去吃了!雙皮奶奶味超醇厚,有點點甜。我對雙皮奶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狂熱喜愛,我覺得這個甜品怎麼都好吃!
—6—
大堂街秘方炸雞
大堂街
這家炸雞是我們同學幾個都很喜歡的炸雞,在那附近不知道吃什麼,有人問一句「大堂街吃不吃?」會得到全票通過的這種店。這家炸雞店的風格是比較傳統的美式炸雞,麵皮比較厚的那種,醃料又很夠味,香料味道很複雜。合格的肥宅快樂餐。
—7—
金玉滿堂
澳門新馬路南灣大馬路5號龍圖閣地下
這家店其實分店很多,我們是去美食節前想墊個底,去南灣的店吃的。這家店也是經常排隊,我們去得早,沒有排。避風塘口味的炸雞很特別,是避風塘炒蟹炒蝦的口味,用在炸雞上,炸雞很多汁,甜甜辣辣,口味很有層次。椰汁紅豆冰也是能贊一句「層次豐富」的,整體很輕盈,椰汁和紅豆很和諧,不甜膩。值得一提的是整家店都是性價比極高的,值得嘗一嘗。
—8—
馬慶康南天咖啡室
澳門俾利喇街 Edificio Vai Tat
著名港式茶餐廳!這家也是feifei帶我們去吃的!feifei太棒了!真的是太絕了,不愧要經常排隊,我覺得很多菜都做到了茶餐廳的天花板,且我很難說出我最喜歡哪一道菜,因為都很好吃,盲點不出錯的那種!如果在澳門就吃一家茶餐廳的話我一定推薦這一家!位置不是非常好找,但是絕對值得。怎麼形容呢,就是每道菜都可以做到很有「鍋氣」,是那種帶煙火氣的小吃。
-9-
新英記(巷仔)咖啡麵食
澳門惠愛街2號B-C 地下
詳情請參考《早餐中國》之澳門豬扒包,我就是看了早餐中國去吃的,還是只能說名不虛傳四個字。老闆超有意思的一個人,跟我聊天,老闆問我在這邊讀書嗎,我說喺啊,我是澳門帶學的學生,我要走了還讓我再坐一下啦。啊,儘管不好找,但是我還會再去!
-10-
滄州咖啡小食
澳門十月初五馬路55號A
這家也是詳見《早餐中國》之澳門蛋撻。這家不是葡撻,是類似港式蛋撻,蛋味很濃鬱,皮真的很酥,超級香,另外老婆餅也是好好吃!
[凼仔篇]
—1—
海王冰室
凼仔布拉幹薩街
這家因為近,所以我常吃。菠蘿豬扒包真的很好吃,菠蘿包香甜軟糯,豬扒也是很鬆軟的款,加在一起非常和諧。這家店的招牌無骨雞翼非常推薦,整個雞翅只有翅尖是有骨頭的,味道也很不錯,吃起來很滿足。我個人很喜歡這家的奶茶,不管是凍的還是熱的都很好喝,是比較典型的港式奶茶,但是相比較而言凍鴛鴦就太普通了,過於苦了,我不是很喜歡。
-2-
盛記白粥
(有多家分店)
我去的是凼仔的店,找不到地址了,反正這家也是總店在澳門半島,很多分店。有一說一,味道一般,不排除是分店的問題。我為了早上起來喝粥當天起得很早,吃完以後覺得不是很值。我點的是皮蛋瘦肉粥和炸腸,皮蛋瘦肉粥不夠鮮,還有點腥,炸腸我也沒有覺得很出色,中規中矩。
-3-
喜蓮咖啡
84號花園地下 Edificio Nam Long, R. de Fernao Mendes Pinto
著名的喜蓮咖啡,算是一家網紅店了,據說豬扒包好吃,但是我沒吃過這家的豬扒包。我們吃的是幹免治牛肉飯,確實很不錯,雖然幹免治牛肉這個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喜蓮憑藉足夠的分量(?)得到了我的喜愛。另外我個人覺得喜蓮的凍鴛鴦還是不錯的。
-4-
新記車仔面
凼仔大連街
這家也是總店在香港的,澳門有好幾家分店,據說是啥陳奕迅愛吃的車仔面,我是看凼仔也有分店,就在逛超市的檔去啦!這家是典型的港式車仔面,點面的話可以自選配菜、面的種類、湯底,我點的貢丸+金錢肚+雞中翼的粗面轉撈麵,我很喜歡,香味十足,面也是有嚼勁的港式麵條。
[路環篇]
路環!我最喜歡的部分!啊!我的天堂!心情不好我就會去路環,看海,吃麵。曾經有一天我一個人在竹灣海灘上坐到太陽下山,一個人放空,我太喜歡路環了!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狗頭.jpg
-1-
安德魯咖啡店
澳門屠場前地9號號地下
噹噹當擋!最著名的安德魯,這是葡撻神聖的發源地!路環一共有3家安德魯,一家安德魯咖啡,一家安德魯花園咖啡,一家安德魯餅店,前面兩家是兼營飲料和西餐、簡餐的店,餅店是單純的餅店。啊!安德魯是一個偉大的英國人!蛋撻的天花板!比起港式蛋撻我還是最喜歡葡式蛋撻,我已經很難誇出花樣來了。除了蛋撻以外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有玫瑰咖啡,超級棒,咖啡底下是玫瑰味的糖漿,我愛一切玫瑰口味的東西!
-2-
路環碼頭麵館
澳門船人街116號
拍完這張照片我的牛腩就淌出來了.這家是我導推薦的,路過的時候她和我說她經常自己一個人吃,於是我就來了。我點的是牛腩面,轉撈麵,加荷包蛋,滿滿一大盤,太好吃了。牛腩非常軟爛,口味也是我很喜歡的那種鹹口,路環的兩家麵館我都好愛好愛,我會為了吃麵專程去路環,這碗撈麵值得。
-3-
橋記咖啡美食
路環水桶巷
真正的凹糟店,全路環非要我選一家我最喜歡的,我一定選這家。誰能想到,導師第一次帶我一起have lunch就帶我繞進一個七拐八繞的小麵館,她進去開啟快速粵語的模式,我直接一個字都沒聽懂,上來給我安排了這一堆,OMG人間美味,迅速拉近了我和導師的距離。這家的一切都很好吃,一定要點爛蛋,這個爛蛋真的是非常爽口的滑滑軟軟的炒蛋,不知道怎麼做到的這個境界,絕了。後面我自己一個人經常去吃,還帶了西子一起吃過,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爛蛋雞扒公,茄汁湯底加咖喱。推薦不管點哪種面都加點自製咖喱汁!另外需要注意,這家只接受現金支付哦!
-4-
陳勝記
澳門計單奴街21號
這家店也很神聖,是《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的。我記得初中的我在《舌尖上的中國》裡看見這個陳皮鴨,當時就深深長草了,具體形容去看舌尖上的中國,反正真的是太絕了。我惦記了快10年,終於在2020年,和室友去了路環,吃到了神聖的陳勝記陳皮鴨。這個陳皮鴨真的是,融合陳皮的清香,骨肉分離,入口即化,啊,名不虛傳!
大概就是這些啦!寫完我才發現,沒有一家是人均超過100的,果然這就是窮學生美食攻略.我記得高曉松還是誰說,每個人每個階段在同一個地方都會不一樣,20幾歲窮學生背著包走和30歲50歲報團都不一樣,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澳門,我的第二故鄉,在我20幾歲的時候,有幸到這裡讀書,休息日背著個書包走街串巷到處迷路,偶爾約上一兩個同學出門,這種經歷頗為珍貴。對我來講,每個老闆、店裡遇到的顧客都是溫溫暖暖的普通人,我愛跟他們交談,吃著各式特色的美味,我用這種方法體會這座城市。關於哪裡有好玩的,下次再寫(希望我不會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