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存在感最低的國家,發展雖晚卻十分富裕,全靠一塊「飛地」

2020-12-21 趣觀歷史

引言

中東地區連接亞、非、歐三大洲,自古以來就是世界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實際上,中東不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還蘊藏著保障世界各國能源安全的石油資源。

作為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地區大多數國家的命運也被稱為「黑色黃金」的石油從根本上改變了。同樣是土地貧瘠,常年乾旱的地區,非洲南部大部分國家國力貧困,國民生活水平低;而中東各國異常富裕,人民生活幸福,有的國家甚至富得流油。

▲石油開採

01

中東地區依靠石油致富的國家有很多,比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等國。這些國家身處氣候乾燥、土地貧瘠的沙漠地帶,時常還會發生內亂,政局動蕩,其本身也並沒有強大的工業技術、科技基礎和軍事力量,如果不是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國家現今的處境和非洲貧困國家沒有本質差別。可上帝就是給這些中東國家安排了不一樣的命運,豐富的石油資源促使其國力強勁發展、經濟日益繁榮,中東大部分國家也因此揚眉吐氣,在世界大舞臺站穩腳跟。不過在中東各國中,有一個國家十分富裕,國民生活水平也較高,但卻在國際上沒什麼名氣,它就是阿曼。

▲阿曼首都馬斯喀特

阿曼,全稱阿曼蘇丹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部,30餘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400餘萬人。作為阿拉伯半島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阿曼的國民自古以來就靠種地打漁為生,是個十足的傳統農業社會國家。從事農漁牧業的阿曼人,一直自給自足,生活勞累貧苦,直到有一天,阿曼人發現自己腳下蘊藏著儲量極大的石油資源,他們的生活就此發生改變。

▲阿曼鄉村風光

02

據統計,阿曼現今探明的石油儲備量多達7.2億噸,對於一個小國來說,這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經濟體量和國民生活水平從靠天吃飯的農漁經濟,到利用石油資源的工業經濟,阿曼人生活質量急劇提高,許多人成為了坐擁千金的大富豪。雖然阿曼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相比,石油儲備量較少,發現石油時間較晚,起步較低,可即便如此,現今阿曼人均GDP高達2萬美元,已超過大多數亞洲國家,可算是巨富之國。

▲阿曼首都馬斯喀特的孩子們

阿曼不僅財力雄厚,它還擁有一個其他國家都比不上的先天優勢,在阿拉伯半島上方,有一個世界著名海峽——荷姆茲海峽。全世界大部分石油產自中東地區,而荷姆茲海峽就是進入中東最重要的門戶,打開世界地圖,將視線移到中東地區我們不難發現,荷姆茲海峽位於伊朗和阿聯之間。事實上,當你仔細觀察中東版塊,你會發現在阿聯領土上方,有一塊小到不易察覺的土地,它就是穆桑代姆省。穆桑代姆省屬阿曼管轄,是阿曼的一個「飛地」,全省轄境面積僅1800平方公裡,人口只有兩萬多。可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價值卻是非同一般,尤其是一旦有軍事需要,阿曼完全可以通過該省徹底封住荷姆茲海峽,扼制石油交易,影響世界各國經濟發展。

▲荷姆茲海峽地圖

但有這樣一張「王牌」在手,石油儲備量又十分豐富的阿曼在國際上為什麼鮮有人知呢?原來阿曼是君主制國家,其國王卡布斯本賽義德曾接受過西方教育,推崇民主人權,在面臨石油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時,阿曼的統治階級並沒有將這些財富用於個人揮霍,而是投入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現在阿曼有著完善的社會福利待遇制度,國民可享受免費醫療和教育。

結語

阿曼經濟不斷發展,各項制度建立健全,使得西方媒體對該國大為改觀,稱其一夜之間從中世紀的落後國家轉變成為了現代化國家。如今阿曼一直發展穩定,也不參與國際是非,國力日益強盛繁榮,人民的生活也自得其樂。

參考資料:

《列國志:阿曼》

相關焦點

  • 中東地區最低調國家,起步雖晚卻富裕繁榮,一塊飛地影響世界局勢
    在中東,大多數國家依靠石油脫貧致富,如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卡達等我們熟悉的國家。事實上,這些國家的科技實力、軍事條件和工業技術都不是很強,但它們以石油聞名於世。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國家非常富有,但幾乎不出名。它是阿曼的蘇丹國。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自2000年以來一直從事廣泛的海陸貿易活動。
  • 中東最低調國家,曾是一方霸主,經歷13年內戰,卻成富裕國家!
    中東的波斯灣沿岸,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而波斯灣的出口荷姆茲海峽,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通道之一。然而,作為扼守了半個海峽的國家,阿曼卻顯得非常沒有存在感,或者說非常的低調。不過,可別小看這個低調的富國,歷史上它曾經是一方霸主。
  • 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小國,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存在感最低的國家,不加入西方,也不加入俄羅斯,國家非常窮困。 在歐洲存在感還不如盧森堡,聖馬利諾,甚至梵蒂岡等等。
  • 中東最富裕的國家,原來並不是沙特,該國人均GDP是沙特的6倍
    說到中東國家,或許大家首先聯想到的一個形容詞就是「富裕」。大部分中東國家因為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經濟繁榮。像卡達、沙特等都是人盡皆知的土豪國家。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人們所熟知的中東國家並不是中東最富裕的國家。真正最富裕的國家反而是另一個非常低調的國家。 這個國家就是阿布達比酋長國。阿布達比酋長國是阿聯中最大的一個國家,同時也是主體國家。領土面積為6萬平方公裡,人口的話就只有200多萬。雖然這樣看來,該國只是一介小國,但是它的GDP卻接近3000億美元,人均GDP為12美元。
  • 中東2個國家正被一分為三,一個富裕一個貧窮,網友:國外壓力大
    總之這兩個悲劇的阿拉伯國家都地處中東,真可謂是難兄難弟, 而這對難兄難弟便是利比亞和敘利亞 利比亞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 國土面積176萬平方公裡,全國總人口600多萬,屬於中東乃至非洲地區最為龐大的國家之一
  • 世界上最富有的那個中東國家,如今快沒錢了……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美國彭博社報導,曾經靠出口石油積累了大量財富、並一度被稱為全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的中東國家科威特,如今卻因為油價暴跌,而面臨財政緊張的問題。可與此同時,彭博社介紹說,這個90%的財政收入都仰仗著能源出口的國家,在公共開支方面仍然相當「奢侈」,比如之前油價高漲時該國政府直接給全民發放現金的「福利」並沒有被取消,給該國提供了80%就業崗位的國有石油公司也仍然在給其員工發放著超過私營企業的工資和福利待遇。
  • 瀋陽市大東區在實踐中破題發展「飛地經濟」
    放大「飛地」效應 蓄勢發展新動能——瀋陽市大東區在實踐中破題發展「飛地經濟」  為推動我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飛地經濟」,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著力培育壯大遼寧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新動力源。
  • 中東最幸運的國家,僅靠一樣東西,就足以讓國家富有數十年
    然而就是在這種惡劣的大環境中,卻有一個最幸運的國家:沙特。當時的非洲,南亞,東南亞,遠東,南美洲地區才是這些帝國爭奪的領土,中東自然就少了很多覬覦,躲過了一劫。而彼時的沙特人民,吃著粗糧,穿著破爛衣服,過著十分窮苦的日子,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窮二白,自認為紳士的英國人,自然也是瞧不起這種日子過得苦哈哈的沙特人。
  • 巴林這個國家到底有多富裕?網友:真讓人羨慕
    中東有很多實力很強的國家, 但是,中東的巴林不僅富裕,而且穩定的發展著,這裡是亞洲全境的第三小國, 現在的巴林到底有多富裕呢?聯合國的資料顯示,這裡是中東第一個富含石油的國家,多年前這裡就有很高的發展水平,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 近2年的GDP更高達2.6萬美元。
  • 飛地課堂 (七)
    每一塊白,甚至每一塊髒顏色,都反映形體。髒顏色可能不出現在暗部,它出現在高光部位都有可能,但是你把它看做形體的一部分,它這個髒顏色就會變得立體的。如何一根線條都可以表現形體,任何一塊陰影或者固有色也表現形體,任何一個疤痕也表現形體和空間。你必須立體的看這些,不能只抓住一頭。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在很多人印象中,沙特和伊朗有著相似的標籤:兩國都是政教合一國家,國內宗教氛圍濃厚;都是石油大國,靠石油就能很土豪。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美、伊、沙三國上演的可是連續劇,一播出就是好幾十年。這齣戲中,三國有過哪些恩怨情仇?
  • 中東形勢瞬息萬變,主要的中東國家有哪些?他們和美方的關係如何
    但是中東地區這個詞語雖然朗朗上口,可它究竟代指了哪些主要的國家呢?有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從地理的角度來說,中東地區一直都有「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這樣的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能夠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也串聯著亞歐非三大洲,同時還囊括了黑海,裏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這五海,海上交通十分的便利,為其輸送各種各樣的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所以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是個重要的樞紐。那麼我們經常說的中東國家,究竟都有哪些主要國家?
  • 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
    一般認為,中東之所以這麼多戰爭,主要還是因為沒有一個大國存在,所以任何強國都可以在這裡博弈,能不亂麼!但是其實中東也是有強國的,而且國家實力還不可小覷,最典型下面這五個國家堪稱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個個強悍無比,不可撼動。第一個就是伊朗。
  • 香港代表想要中央給塊飛地,解決當前居住問題
    這是想要一塊飛地呀!從很多人的評論中,我發現,多數人並不反感這種提議,反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哪些地可以飛,應該怎樣發展等等。我們對於同胞的包容心,對於是非的分辨能力讓我很詫異,國民素質已經這麼高了。由邊緣島進入大陸圈內,能夠被允許進飛地的也不可能是參與暴亂的曱甴。
  • 河源會不會出深圳下一塊飛地?不要急,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深汕之間的跨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自產業轉移工業園算起,也有十二年時間了。在這十二年中,成績可謂斐然,一座「新深圳」在粵東的紅海灣拔地而起。從最初的產業轉移,到2011年正式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再到2018年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調整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一塊深度的「深圳飛地」已經成型。在深圳東進計劃中,最初進入候選名單的除了汕尾,還有粵東的另一個地級市河源。和汕尾一樣,河源的經濟總量在省內也居於倒數第幾名,人均GDP甚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全球最奇特飛地之一,所有機構都設置兩套,從臥室到客廳就算走私
    子淵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阿聯與阿曼王國之間的「雙重飛地」馬德哈,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放眼全球,除了馬德哈州之外,歐洲還有一塊「雙重飛地」,這就是位於比利時王國和荷蘭王國之間的巴爾勒地區。這為比利時遺留下大量名勝古蹟的同時,也造就了一塊與荷蘭糾葛百年的「飛地」,即巴勒-赫爾託赫地區。
  • 邊境為何還存在30塊飛地?
    貳三不管地帶:河中島嶼成犯罪天堂這次交換土地,比利時會失去一塊延伸進默茲河美麗土地,但他們也同時可以卸下管理那塊土地的惡夢。1961年,為了把阿爾貝及朱利安納2條運河連接起來,互聯互通,比利時與荷蘭決定把默茲河的河道截彎取直。
  • 我國最大的飛地,面積比臺灣還大,卻只是一個鎮,人口不足2000人
    我國的行政劃分非常複雜,造就了境內存在一種特殊的地理現象,那就是「飛地」。其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北京和天津之間的廊坊市北三縣。但要論面積,這三縣和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塊飛地簡直無法相提並論。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國這塊面積最大的飛地——唐古拉山鎮。
  • 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飛地,是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通俗點說,就是自己家的地盤在別人家地盤上,所以你要到這塊地去,只能「飛"過去。世界上有很多飛地現象,比如比較著名的一塊飛地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周邊全是歐洲國家。塔吉克斯坦在費爾幹納盆地有一塊飛地,被吉爾吉斯斯坦包圍。
  • 第一次中東之行,在卡達體驗奇遇人生.
    作為一千零一夜「正統」的發源地,下屆世界盃的舉辦地,三面環波斯灣的阿拉伯「飛地」,卡達在中東都算是個相當有個性的一份子。最最重要的是,這裡人均GDP全球第一,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大大的RICH。也代表著這座博物館將發展成為學習藝術與對話交流的平臺。它將把居住在世界各地、不同年齡層的人們聚集一堂,更好的理解伊斯蘭文化,促進伊斯蘭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