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指在正常國家體制下,由自成派的軍人組成的軍事集團,對國家實行分權,用軍事手段割據一方。無論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結束,都會出現軍閥混戰或軍閥混戰,漢末三國時期也不例外。清末軍閥也不同,至少分成八派,這四派中最強的是北派、西派、東派、西派,這四派中的哪一派是北派、哪一派是西派?
第一個東北王是張作霖,他是北洋奉系首領,北洋十四大元帥之一。在這四個軍閥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傳奇,最初張作霖也不過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他選擇在甲午戰爭爆發後參軍,北洋水師覆滅後,便返回家鄉。沒過多久就投身綠林,無意間被清廷招供,再通過剿匪,搖身一變成為奉天巡撫,慢慢地成為奉系首領。
而張作霖的主要勢力仍在東三省,所以才被稱為東北王,他也屬於一般梟雄那一類。霸佔關東十五年,幾經折騰,想盡辦法從日本手中奪回利益。不過,與虎謀皮終究是難上加難,他的不願出賣國家利益便讓日本人心生殺意。一九二八年(一九一七年)六月四日,被日本關東軍事先埋設的爆炸物炸傷,回奉天便死。
西北部國王馮玉祥,是西北軍的總司令,也不過是個武夫而已。15歲以後,在父親的引導下,才開始讀書,向修養方面努力。原來在淮軍中,可當時淮軍已是黃昏時分,他1902年便離開淮軍,轉投袁世凱的門下,後來又在抗日中大顯身手。只是遺憾的是,最後因為一些事情,他被迫去了美國,剛想於1948年9月1日回國,卻不幸在黑海遇難。
東南部王孫傳芳,他是直系軍閥的領袖之一,也是晚清最有勢力的大軍閥。孫傳芳幼年十分孤獨,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但他比張作霖和馮玉祥更有學問。曾留在日本的孫傳芳,從日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一直在北洋陸軍任職,最壯觀的時候,他在南京組建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己當了總司令。
又因其地理位置,稱為西南王,在擔任總司令期間,孫傳芳又擁兵十萬,為自己的五省之民提供了安定的生活。之後企圖組織革命軍北伐,主力被消耗後便一蹶不振。而且這一代軍閥中,很少有不愛國的,就像孫傳芳一樣。九一八事變後,他隱居天津,嚴詞回絕崗村寧次支持抗日的請求。可是1935年,卻在佛堂裡被施連翹刺殺而亡。
西南王唐繼堯,這位西南王的主要勢力範圍在雲南一帶,說來他和孫傳芳都是同班同學,兩人都是軍校第六期生。區別在於,唐繼堯回國後一直在雲南地區發展,1913年開始掌權。十四年來,他把雲南管理得井井有條,對現代化事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後來惹來了更多的民怨。一九二七年失權後不久病逝,一九三五年,因感念他護國家的功勞,又在國葬儀式上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