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柯研所642號研究員優米創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柯南劇場版23《紺青之拳》在2019年可謂說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在日本超越前作《零的執行人》,斬獲93.1億日元票房。M23在中國大陸也瘋狂吸金,票房突破2.3億人民幣大關。
M23中國大陸票房超越M22時,官方發海報慶祝
當筆者得知《紺青之拳》導演被換成了永岡智佳時,心裡其實十分擔心永岡智佳能否導好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永岡只是在靜野孔文(2011-2017年柯南劇場版導演)時期承擔了分鏡和演出的工作。
M23導演永岡智佳
當看到成片那一刻,筆者終於鬆了一口氣!M23的確給了筆者不小的驚喜!但驚喜之中又不得不提,這部劇場版仍存在一些小遺憾!
咳咳,借著《紺青之拳》全網上線的東風,下面筆者就從劇本完成度、案件、細節、音樂、作畫與分鏡等多個方面全面評價一下《紺青之拳》!(以下簡稱《紺青》)
劇本完成度
劇本完成度,可能是筆者要吐槽的一個點。這部劇場版的劇本,大體來說呈現出以下套路:
第一個案件日常怪盜基德首次出現第二個案件(怪盜基德二次出現)第三個案件(園子遇襲)日常高潮喜劇收尾
這也是《紺青》的編劇——大倉崇裕的一個慣用套路,劇場版21《唐紅的戀歌》(以下簡稱《唐紅》)的劇本同樣出自他手,劇情套路簡直如出一轍。
柯南劇場版21《唐紅的戀歌》編劇也是大倉崇裕
正因如此,《唐紅》的優點,《紺青》完全繼承;《唐紅》的缺點,《紺青》也一個不落。
文武兩開花
大倉崇裕的劇本,有一個重要特點——武戲(動作部分)和文戲(文學劇本)兩開花!文武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尤其在《紺青》之中格外明顯:武戲基本集中於後半部分,而且有所弱化。
人物塑造合格,小蘭不再是工具人
其次,《紺青》的人物塑造總體合格,避免了後期劇場版頻繁出現的OOC(Out of character,指人物脫離原來性格、人設崩壞)現象。
在《紺青》中,小蘭不再是一個只會叫「洗衣機」的「工具人」!從基德出現的第一刻起,她就在通過語言、動作等各種細節,判斷、確認「新一」的真實身份。
毛利小五郎與小蘭婦女倆,都在劇情的高潮使出了柔道、空手道;京極真也通過最後的決戰進一步強化了其「柯學世界最強男人」的人設。
但是,相對於柯南那些優秀的劇場版,《紺青之拳》的劇本還是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
反轉略顯突兀
大倉崇裕的故事情節太過於冗長。這個問題在《唐紅》中已經出現,《紺青》也同樣如此。與《唐紅》相似,《紺青》在講述人物關係、梳理兇手犯罪邏輯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把高潮部分壓縮到了僅僅25分鐘(《零的執行人》的高潮長達40分鐘呢!)
因為前期鋪墊不足。這就導致在《紺青》後半部分,真相的反轉來得有點突然,甚至讓人覺得有「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傾向。
劇情稍顯凌亂
不少觀眾在看完一遍《紺青》之後表示都劇情沒太看懂,這歸咎於劇本本身對於各部分的銜接與處理稍顯凌亂。
這是大倉崇裕前作《唐紅》遺留下來的老問題,故事各部分的串聯度有所欠缺,導致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到後面也只能通過犯人之口來講述事件真相。
這個時候,就要好好誇誇《紺青》的導演永岡智佳了。首度擔任柯南劇場版導演的她,並以女性的視角,添加了許多描繪京園、「新蘭」的戀愛細節,盡力彌補了劇本的缺陷,為《紺青之拳》增色不少。
案件與細節
第一起命案:十分有亮點
第一起命案是一個社典型的社會派案子,無論是通過人物變裝偽造被害者的存活,還是借著旅行箱搬運屍體,通過爆炸來掩護自己掉包,都可以說是近期眾多劇場版中的一個亮點。
第二起命案:必須給差評
第二個案件,筆者要給差評!可能是時間緣故讓這個案件真真正正的成了一起無頭懸案。
誰殺的?裡昂·勞殺的。怎麼殺的?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法?不知道。為什麼會留下暗號?不知道。
說實在的,這個案件的處理水平,真的是不怎麼樣。
園子遇襲案:凸顯女高中生的小情緒
至於園子遇襲案,處理相對比較細節化,片中其實有很多暗示,而且得聯繫「真園」二人的性格來考慮他們的行動邏輯,更不要忘了他們還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
細節可圈可點
《紺青》是一部非常注重細節的一部劇場版。每一個你沒有注意到的場景與細節,都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劇情的發展。這裡具體就不細說了,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柯研所微信公眾號前面的文章:
也可以嗶哩嗶哩溫習一下601號研究員叉柯的文章(指路:CV3638266),包括了上面所說的園子遇襲案。
音樂
宮澤謙繼承大野克夫衣缽
幾乎每年劇場版的背景音樂,都能夠給大家驚喜,今年也不例外。在這部劇場版的片尾職員表中,果然不負眾望,我們又看到了大野克夫與宮澤謙的名字。
自從《沉默的15分鐘》之後,隨著大野克夫一日日的老去,精力逐漸下降,他開始逐漸培養自己的徒弟——宮澤謙,慢慢接觸柯南配樂的工作。
宮澤謙對柯南配樂的發展也做出了許多貢獻——其中之一便是將高潮BGM由原來的簡單的主旋律BGM轉變為對主旋律的徹底解構,重塑,這一做法使得BGM與柯南劇場版的高潮情節更加配合,更加能挑動起觀眾的荷爾蒙。
經典配樂重新編曲 異國風情南洋味道
在《紺青》中,柯南一行人來到了獅城新加坡。與此相映襯,《紺青》的背景音樂也具有鮮明的南洋風味,與劇情配合,讓電影院的觀眾更有代入感。
除此之外,可能是因為今年的《紺青之拳》是「平成時代的最後一部劇場版」,所以大野克夫和宮澤謙對早期的背景音樂重新編曲,並且配合相應的畫面。
將《対決のテーマ(對決主題曲)》改編成《アーサー·ヒライ(亞瑟·平井)》,並致敬原作,在柯南說出「我叫亞瑟·平井」的時候完美配合;
將《世紀末的魔術師》中的經典背景音樂《怪盜キッドの予告狀1(怪盜基德的預告函1)改編為《怪盜キッド ~紺青の拳ヴァーション~(怪盜基德~紺青之拳版本~)》,配合怪盜基德的出場現身,也是精彩絕妙;
在影片的終極對決中,由柯南經典主題音樂《キミがいれば(如果有你在)》改編的《貴公子の拳(貴公子之拳)》呼之欲出,更是燃爆了全場!
另外,這部劇場版大膽引用了德彪西的名作《月光》,並且把它用在了將故事推向高潮的轉折點,這一部分簡直是神來之筆!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的片尾曲,從來都是佳作頻出,今年也不例外。登坂廣臣為我們帶來了頗具J-hop風格的片尾曲《Blue Sapphire(藍寶石)》,不僅與《紺青之拳》的主題神之契合,它的韻律也是非常的讓人洗腦。
分鏡與演出
《紺青》的作畫、分鏡與演出還是一貫保持了M20之後的高水平。這裡,要鳴謝兩個人——靜野孔文和須藤昌朋。
靜野孔文給柯南劇場版帶來了「好萊塢」式的現代劇場版的概念,他比較重視分鏡與演出,這讓柯南劇場版的觀感提升了很大層次。
而永岡智佳不愧是靜野孔文的助手,在靜野孔文身邊的幾年,她的分鏡與演出也是做得十分優秀。這部劇場版,怪盜基德與柯南的推導過程、柯南隱姓埋名、京極真和賈馬爾丁的最終對決的幾個分鏡都非常出彩。
當然,最棒的還是海盜來襲嘛!那一段海盜來襲與新加坡濱海灣燈光秀的結合,遊船的迫近,群眾的驚慌,小蘭的不安,燈光的炫麗,再配上德彪西的《月光》,絕對會讓觀眾激動不已。
須藤昌朋是《名偵探柯南》的角色設計和總作畫監督,不得不說,作為貫穿柯南23年創作史的男人,須藤昌朋對柯南作畫的理解,完全高出了其他人很多層次(恐怕現在的青野厚司都沒有辦法與他相提並論)。在須藤昌朋的協助下,《紺青之拳》的幾位作畫監督,也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筆者不是黑人,想想如果這個職位讓給牟田清司來的話……算了,不敢想像不敢想像。
總結
儘管《紺青之拳》存在很多缺陷,但整體來看各項表現十分可圈可點、瑕不掩瑜。93億日元、2.13億人民幣票房的秘密可能就隱藏在上述分析之中。
總體而言,如果讓筆者給《紺青之拳》打分的話,筆者會給7.5分(滿分10分)的成績!
但說到底,《紺青之拳》的票房奇蹟歸功於每一位熱愛柯南的你!正是大家不變的情懷與熱愛、包容與批評以及——堅持去影院支持觀影,才成就了這部精彩的《紺青之拳》!
期待明年柯南劇場版更加精彩!
在這裡,筆者特別感謝「名偵探柯南事務所」、柯南吧大佬大山君(百度帳號:大大山山山山)和柯研所601號研究員叉柯。大山君的劇場版評析的貼子和叉柯君寫的一系列分析,給了文章很大幫助。
戳我來討論紺青之拳吧!
本文由柯研所642號研究員優米完成,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來源 | 642號研究員 優米
修改 | 18號研究員 樂小魚
編輯 | 359號研究員 茅臺
審核 | 柯研中心
喜歡請點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