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家長逼孩子讀書,二流家長教孩子讀書,那麼一流家長呢?

2020-12-26 育兒房間

「讀書」,幾乎每個家長都很重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讀書、愛讀書,當然,這種希望大多數時候還是難免要落空的。

究其原因,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很重要,但家長的態度、做法也是影響巨大。

家長們常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但卻往往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作為「執筆人」的責任,事實上,孩子是否愛讀書,與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三流的家長,他們只知道讀書重要、應該讓孩子讀書,但卻不知道該怎樣做,就一味地要求孩子讀書,當孩子表現出抗拒時則是強行逼迫,最終往往導致孩子抗拒、逆反,家長越逼效果越差。

二流的家長,他們知道讀書重要,也知道逼迫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就採取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讀書,告訴孩子讀書有多重要、不讀書以後過不上好日子、自己作為父母為了讓孩子能放心讀書有多麼不容易……

這些話,說一次是感動,說兩次是感觸,說三次四次無數次,那就只剩下漠然了,對孩子也就再沒什麼效果了。

三流家長逼孩子讀書,二流家長教孩子讀書,那麼一流家長呢?

一流家長,他們的做法與前兩者存在最根本的差距——一流家長會陪伴孩子讀書,會自己認真讀書。

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才過去不久,大家是否還記得「母女同讀研媽媽先畢業」的奇事?

50多歲的媽媽周亞松為了鼓勵女兒,和女兒一起備考,卻比女兒先一年考上華中師範大學音樂系的研究生。

無獨有偶,49歲的宿管阿姨原夢園和兒子同時考研,她考上了廣西大學,兒子考上了復旦大學。

「我也曾經『河東獅吼』過,我還打過兒子。導致孩子因為害怕,出現了輕微多動症,成績一度變得很差。」原夢園說。

後來她意識到與其在後面催趕著孩子,還不如在前面引領孩子。

於是從兒子讀中學起,她開始用「一起學習」的方式陪讀,她先後考取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讀取了成人本科,考過了英語四級,兒子也追隨著她的腳步,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

美國黑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陪伴孩子讀書,這才是真正一流父母的做法,才是真正能起到最好效果的做法。

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正是為人父母者的修行,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就先陪孩子一起吧!

相關焦點

  • 三流家長只看成績,二流家長懂得抓習慣,一流家長幫孩子提高能力
    不管是什麼原因,在每一次期中考試結束後,我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家長們,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三流家長只看成績,二流家長懂得抓習慣,一流家長幫孩子提高能力。三流的家長,在和我的溝通中,反覆強調的也是成績和分數,他們的高頻詞往往有:退步了、差兩分、平均分、第幾名、這樣的成績不行……很顯然家長的焦慮也都是被分數控制著。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很累?
    現在孩子讀書,家長的確很累,甚至有些時候家長比孩子還要累。小學生家長如此,中學生家長更是如此。我先來說說小學生家長的累。不少小學老師就採用,先讓家長教一遍,自己教第二遍的方式。家長教一遍叫作「預習」。以我三年級的女兒為例。語文老師的預習要求是:1.讀課文三遍,劃出生詞和好句。2.如果課文要求背誦,則背誦課文。3.抄寫生詞三遍,並注音,用規定的符號標出哪些是前鼻音、後鼻音,哪些是平舌音、後舌音。4.做完課後思考題。
  •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3個方法,幫助家長教出愛讀書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3個方法,幫助家長教育出愛讀書的孩子。我是一位有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教過二十多年的語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發現,那些喜歡閱讀,閱讀面廣,有自主閱讀習慣的孩子,語感更佳,寫出來的作文,也更生動具體。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家長應該怎麼辦?別再又打又罵了
    對於家長來說,很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不想讀書。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讀書,採取的方法都各不一樣。有的不是打就是罵,甚至有的還會求孩子讀書。當然以上幾種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那麼面對孩子不讀書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學校生活,學習生活,什麼事情是讓她開心的,而什麼事情是讓她苦惱的?學習上會有什麼困難?於老師與同學相處的是否融洽?找到影響孩子學習的最根本原因,然後再進行對症下藥。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真的遇到了什麼困難,那麼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而且要理解他們住,這樣孩子才會真正變得強大。
  • 「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當孩子覺得讀書又苦又累的時候,你是怎麼勸說孩子的呢?這個時候,往往大部分家長都會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勸說孩子,但是大多數孩子只會認為家長不夠理解自己,進而變得更加的叛逆。「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你家孩子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認為讀書很苦,想要放棄。當家長得知孩子不想讀書的想法時,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認為孩子不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 讓孩子愛上讀書:家長試試這11種方式
    閱讀與識字如何互相促進……針對這些問題,12月12日下午,「樊登書店一堂好課」第三講在呼和浩特樊登書店維多利喜悅匯店舉辦,樊登書店中國戰略顧問徐智明應邀來到現場,他用親身經歷和廣大家長分享了「讓孩子愛上讀書的11種方式」。
  • 致家長—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會怎麼做?快來看看李玫瑾的回答
    可是不少家長卻表示:書籍就未必吧?孩子看都不看一眼,更別提去了解了,那麼今天欣兒媽邊待著大家來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每個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都不一樣,但是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源大部分都在家長身上,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用法不當,那麼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教授普及了幾個閱讀雷區家長們不妨看看是否踩雷了。
  • 陌生人資助失學孩子讀書 家長擔心被騙拒絕
    從深圳回到老家洪江從事留守兒童助學公益的謝啟祥說,在前一陣的黔陽「三月三」女兒節活動中,自己遇到了15歲的失學孩子張梅,為她聯繫好學校繼續讀書,孩子家長卻沒有同意。  4月27日,瀟湘晨報記者聯繫上了張梅在長沙打工的母親楊女士。「一個女孩子,萬一被拐騙了怎麼辦?」楊女士說,她也不是不希望孩子接著讀書,但自己無法核實助學者的身份,也不知道學校的情況,所以不放心把孩子交給陌生人。
  • 孩子看書容易犯困,「讀書厭倦期」反反覆覆,家長要提前防範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木木的家長會,結束後就和老師閒聊了兩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木木平時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學習情況,老師告訴我:"木木的學習成績是不錯的,就是這最近,明顯感到孩子的心不在焉,出現了讀書犯困的現象,希望家長可以多注意一下這個情況,應該是到了"讀書厭倦期",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然會對木木產生很大的影響。"
  • 家長教錯孩子讀音,在班上鬧笑話,老師:家長教之前自己要搞清楚
    今日問題:你教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遇到過不懂的問題嗎?孩子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其實還好,沒有那麼多作業,即使有也是一些很簡單的手工作業,比如:母親節給孩子錄一首古詩、元宵節讓孩子做個燈籠。原來是自己把古詩的讀音教錯了,那個"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應該讀 "qí",而不是媽媽口裡的"jì",這讓莉莉覺得很鬱悶,自己從小到大都是這麼讀的啊,怎麼會讀錯呢,看來以後教孩子還會要慎重一點,不能再讓孩子鬧笑話了。
  • 致家長:當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時,你是否選擇放棄——李玫瑾教授
    那孩子為什麼不愛閱讀呢?這是因為,閱讀的行為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行為,而是人類特有的文化活動。孩子對書沒有天生的好感,更不會對閱讀有天賦,這屬於正常現象。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生下來就向我們請教三字經或論語,那該多可怕啊。
  • 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方式方法用錯的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
    但是有的家長可能會幫倒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的在搞破壞,讓孩子喪失了聯想想像能力。比如經常有人說孩子不愛讀書,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先來說說孩子不愛讀書的事兒。一般孩子不愛讀書,肯定是有個不愛讀書的父母。
  • 小學生讀書打卡可不是發發朋友圈那麼簡單?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如今,全民閱讀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這個無比漫長的寒假裡是否都捧起了一本書,給枯燥的宅家生活多一些樂趣意義呢?暫且不說大人,單說孩子。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生,讀書打卡貫穿著孩子學習的每一天。這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對於幼兒園和讀小學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動力,也是行之有效的鼓勵,對孩子堅持讀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忙碌了一天了,還要給孩子讀書打卡,還要發圈,反正我不弄,誰有時間誰打卡去?」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其實都是成年人,都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卻不認同。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家長注意重點培養
    美國作家詹森說過:「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則拖垮努力的孩子。」當今社會家長瘋狂投資孩子的文化教育,卻不知道有時候方法出錯,那麼耗費再多的人力財力都是白用心。一、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在這個低生育率社會,不少年輕家長多隻生育一個孩子,於是家人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是教育這塊的成本投入毫不手軟。畢竟,任何時代文化知識都是孩子最好的生存成本,這點看看社會名流或者明星子女就知道。
  • 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聽聽家長的心聲
    《吉他範兒》發了一篇關於孩子學琴目的的文章,家長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長花費精力和時間,陪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麼,我們鋼琴老師要關注。不是說我們沒有外國人高雅,而是國情不同,有一堆作業的孩子有幾個真心喜歡鋼琴的。2、怎麼說呢,相對於樂器來說……鋼琴是天賦肉眼可見的,你父母手指頭什麼樣孩子手指頭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認清自己別什麼都強求,這個和文化課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鋼琴和高雅不是絕對等價的,讀書一樣可以,不是有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嗎.真心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迷信鋼琴。
  • 擔心孩子沒禮貌,就逼孩子打招呼?聰明的家長只用這三招……
    生活中,作為家長的你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況:家裡來客或是上門做客時,孩子碰人總不願打招呼,這時,很多家長動不動就會以「怎麼不叫人?那麼沒禮貌……」的口氣來責備孩子、逼他們打招呼,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適得其反,教孩子禮貌其實有著更好的做法。要不要叫孩子打招呼?
  •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還有父母真真切切切的陪伴。當父母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的時候,請問孩子的父母在幹什麼?是在玩手機,還是在打麻將?
  • 禁止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寫作業習慣?
    俞偉躍又表示「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個學校就沒有教育責任了,家長要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呢?一、讓還孩子愛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生來就是愛學習的,否則他怎麼能主動會講話,走路和自己吃飯呢?對於這一點,家長要有信心,因為只有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願望和學習能力,我們才不會過分焦慮。
  • 幼兒園「打卡」活動,培養孩子好習慣還是流於形式?家長褒貶不一
    晚飯前,收到了幼兒園老師發的消息,主要內容是:園裡的親子閱讀活動開始了,這是一個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良好契機,希望家長配合不要懈怠,每天抽時間陪伴孩子閱讀,並在朋友圈進行閱讀打卡。後面還附上了打卡的標準模板:一段話+三張照片,其中一張孩子讀書的照片,兩張幼兒園照片。
  • 家長質疑:把學生成績發給家長,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家長還是孩子。不管是哪個問的。作為家長有權利和義務知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不要把孩子送進學校,萬事大吉,什麼都不過問,當甩手掌柜。真實地了解孩子在校成績,一防止學生撒謊, 二是好給孩子提前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