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抗疫小品過兩天就要到77劇場去演出了。」一大早,年過六旬的永外街道管村社區居民羅小琴就和話劇社的成員們排練起來。
「這裡以前是社區的辦事大廳,後來騰出200平方米專門給我們文化團隊用。」羅小琴搬到管村居住已經20年,讓她感受最深的不僅是這幾年周邊環境通過「疏整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居民們更有凝聚力了,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變化」。
疏解整治打通堵點
老年飯桌解決難題
十年前來到管村社區的社工趙佳回憶,當時,因為附近搞批發的小商戶比較多,運貨的三輪車經常是滿街隨意停放,革新南路、管村路、西羅園北路經常性堵車。
2017年,永外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騰退了2300平方米的金獅奧龍文化用品商城,共清理商戶40餘家。管村社區黨委廣泛徵求居民的需求和意見,利用騰退空間建立了便民綜合體,引入了美家綜合超市、老磁器口豆汁店等服務項目,並建立了「鄰裡匯社區服務加油站」黨群服務空間。
2019年,社區黨委擴建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開辦社區老年餐桌。「就在美家綜合超市裡邊,15塊錢一個人能吃幾個菜呢。」羅小琴說。
社區騰出辦公用房
成立十支文化團隊
趙佳明顯體會到,經過整治,居民對周邊環境的投訴少了,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了。這兩年,社區黨委大力發展居民文化活動,相繼成立了益馨合唱隊、益健舞蹈隊、益健飛夢模特隊、益健太極隊、益緣話劇社、益悅書畫社、益健桌球隊等居民文化團隊,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參加自己喜歡的各類活動。
「原來這一塊兒全都是社區的辦公大廳,當時大家就提出咱社區是不是應該成立一些文化團隊。」羅小琴說,社區後來就把辦公區縮小到了100平方米,騰出來200平方米改造成了「永外街道三站合一社區文化活動室」,供居民進行文化活動。
現在,每周七天這裡都洋溢著歡聲笑語,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8點半,連中午都不休息。羅小琴說:「去年我們的小品還在東城區『戲劇一幫一』成果展演中獲得了三等獎呢!」
「我算了算啊,我現在得參加了四五個團隊。」羅小琴認為,她心目中的小康生活就是社區裡的人與人之間很有凝聚力,就像現在大家都擰成一股繩為繁榮東城文化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甄珍)
【來源:東城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