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曼谷建築圖書館,一座讓全球建築學生羨慕的圖書館

2021-01-16 新浪家居

在不久的將來,

我們是讀紙質書還是只需一個Kindle?

網絡重構一切的今天,

人們對圖書館的使用有什麼不同?

網際網路又如何改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

鏡像世界的概念曾由耶魯大學計算機學家大衛·格勒恩特爾提出,認為網際網路的終極形態就是現實世界的完全虛擬映射。我們可以和鏡像世界進行互動,能夠操縱它,還能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那樣體驗它。

這是一個關於「泰國最古老、最有威望的大學」的建築系圖書館項目,它探索了圖書館如何發展的新可能性。

學院正門上方圖書館

為了重新激活圖書館,泰國知名設計工作室Department of Architecutre將建築圖書館的意義擴展到不僅僅是一個讀書的地方,而是成為建築專業學生的「創意孵化器」,將這棟老建築煥發新的能量。

建築外立面通過全新材料及工藝顛覆了立面處理中原有的虛實對比、比例尺度等觀念,運用與傳統觀念完全不同的手法來創造全新的表皮視覺效果,產生了如織物般的肌理紋樣和微妙的光影關係。

新圖書館裡匯集了各種公共空間,它們包括合作空間、展覽、固定空間和演講空間,圖書館成為交流思想的場所,不僅包括作為知識和靈感來源的實體書籍,還包括數字媒體、電影、展覽等新媒體交流方式。

在一樓,這個由鐵藝搭建協同工作空間的三維立體網格系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平臺,通過懸掛、固定、插入、移動或使用搭建多樣化展架形式,可創建為各種形式的策展場地或活動,它成為建築專業學生在空間上活動的實驗場所。

學校各個工作室不斷變化的展覽可以相互啟發。該系統還可用於帶有磁性釘板和數字屏幕的釘扎空間,任何經過的人都可以在這裡停留,加入討論。

鐵藝展架結合樓梯欄板塑造了冷酷的外表,如同設計的初衷,開創新的閱讀視野,其理念是先鋒的、多元的,不僅僅只是保留傳統閱讀方式。

對於那些需要集中精力的人來說,這裡需要一個安靜的區域。為儘量減少周圍循環走動的幹擾,這裡被重新布置成迷宮式結構。

學生作品展示板

儘管網絡信息發達,書籍中的內容仍然具有不同的策展性和深度。雖然數位化實際上已經包圍了我們,但圖書館的物理空間試圖用物理書籍和雜誌包圍我們。網絡架構讓書籍封面的展示空間最大化,而不是通常壓縮的書架,我們希望書本可以被看到,邀請人們來閱讀它們。

可旋轉書架

對應銀灰色展架的另一處立面以黑色為背景,黑色木飾面展架回應著同款材質的黑色家具。斜切工藝在內嵌式燈光下將櫃檯擁有不可撼動的時尚感。

閱覽區迎著室外的風景,將窗臺結合書桌框景般地導入採光。在裸露的混凝土背景下,黑色陳列書架擁有致命的魅力。立面處線性燈帶產生的序列感強調了安靜環境下的專注力。

夾層下的休閒閱讀區

在頂層,設計師通過像素化的臺階構成了閱讀區。如樂高玩具一般通過和臺階尺寸匹配的模塊化沙發墊,可以變化成不同形式的演講區或電影的禮堂。幾何變化的多種形式讓這裡可分可合,分散和聚攏形式根據不同功能的需要可拆解組裝。

不同的氣氛和座位類型根據人們的偏好選定,從共同工作空間、安靜的區域、桌椅高低和沙發空間放鬆設置,甚至坐在地板上。通宵工作的學生甚至可以在夾層的床墊上找個地方小睡一會兒,以便在上下一堂課之前恢復精神。

圖書館的最高位置,在頂樓天花板上,嵌入了對拉瑪九世國王的紀念。它描繪的國王不是他的形象,而是他重要的城市項目,這些項目對城市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並激勵我們了解他獨特的城市規劃方法哲學。

夾層床墊區構建了一個靜謐的空間,頂部的圖案以及立面採用深灰色吸音棉與軟墊的材質一同將此處開放空間的噪音儘可能地消解。

走廊兩邊通過三角斜切方式帶來不同感受的立面,黑色及綠色木飾面有導向性地指向不同的區域。部分斜切面被玻璃片下的燈光所取代,帶來的不同能量賦予空間哲理般的二元性。通過走動帶來的不同角度,陰影變化所帶來的力量,富有禪意地喚醒人們不同角度的思考。

走道的另一端是靜音室,相對於經常舉辦展覽及活動的開放區,這裡更為幽靜、獨立。清涼的綠色及半透明玻璃讓此處帶來一種冷靜的氛圍。

迷宮般的書桌隔斷強調了此處更具私密性,燈光掩映下的半透明玻璃以及鏡面的天花板賦予了整個空間的神秘感。冷色光源更添理性魅力,適合閱讀,此處更像是實驗室帶給我們的科研氛圍。

冷色光源為防止炫光在空間通過間接光源照亮,烘託環境氛圍,更添理性魅力。這裡適合閱讀,卻也更像是實驗室帶給我們的科研氛圍。

鏡面將空間鏡像刻畫在天花板上,虛擬構建了一個倒影般的空間,創造不一樣的觀感和視覺體驗,錯覺藝術還將空間高度和照度成倍複製。

靜音室的設計致敬了帶給傳統圖書館衝擊的網絡媒體,在這裡將兩者元素融合,探索多元化知識媒介,給予學生以新的啟迪。

項目信息:

業主Owner : Facultyof Architecture,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本項目特別鳴謝 Benefactor: Sermsin Samalapa (為本次項目進行贈予和支持)

建築&室內設計Architect, Interior Designer: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主創團隊 Principals: Twitee Vajrabhaya, Amata Luphaiboon

項目總監 Project Architect: Chaiyapat Mirasena

設計團隊DesignTeam: BoonvadeeLaoticharoen,Pattamapa Komonniramit

面積Area: 1,260 m2

完工時間Project Completion: 2019年9月9日

攝影師 Photographer : W Workspace

相關焦點

  • 泰國絕美圖書館——朱拉隆功大學建築系圖書館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還會閱讀紙質書籍或需要實體圖書館空間嗎?人們將如何根據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我們因網際網路的存在而已改變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圖書館?這個項目將探索圖書館的新可能。如今的圖書館也許依舊作為學習空間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它可能無法再同往日而語。
  • 我心中排名前五的曼谷圖書館
    有的時候,做小組作業的時候,泰國的同學會約著一起去學校外面的圖書館,一方面討論完作業之後,大家還可以開心的在外面吃一頓好吃的,或者逛逛街,感受曼谷的生活。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除了學校的圖書館之外,曼谷還有哪些值得去的圖書館。1、TCDC Resource CenterTCDC圖書館是一個非常有藝術氣息和現代氣息結合的圖書館。
  • 北投分館入全球25美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再獲選為全球最美的25家公立圖書館。(圖片來源:聯合報)  繼選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之後,美國娛樂網站Flavorwire.com又選出全球最美的25家公立圖書館,其中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也被選上。網站先前已選出全球最美的大學圖書館與私人圖書館。這次入選的公立圖書館,美國佔了三家,分別是洛杉磯中央圖書館、紐約市立圖書館與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日本、英國、荷蘭、法國各有兩家入選。
  • 圖書館:留住老讀者 吸引新讀者
    (朱東君)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 傳播藝術和設計知識在泰國曼谷湄南河東岸,有一座特殊的設計藝術類圖書館——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該圖書館於2017年5月啟用,隸屬於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簡稱「TCDC」)。TCDC圖書館的建築原為曼谷郵政總局,已有約80年歷史。
  • 日本「現代建築美學」圖書館八選
    近年來更有一些新建或翻新的圖書館邀請了日本當代知名的建築師如安藤忠雄、隈研吾、伊東豊雄來規劃,並設計出極具美學與特色的建築。有些拿下了日本建築大獎,也有些被國外的雜誌媒體選為一定要造訪。今天要帶大家一起打卡以下這幾間大有來頭的圖書館!
  • 近現代建築史的重要建築實例——清華大學圖書館
    薪火相傳——清華大學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是校園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既是公共文化建築,又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老館於1919年及1931年分兩期建成,是我國近現代建築史中的一個重要建築實例。2016年,清華大學圖書館被列入「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全球TOP10圖書館
    豚哥結合攜程旅拍旅行大數據,攜程預訂,搜索大數據為大家精心盤點了全球必打卡的10個絕美圖書館由建築師科林·聖約翰·威爾遜建造的大英圖書館,是二十世紀英國最大的公共建築。總共有14層樓,其中9層在地面上,其餘5層延伸出來24.5米的地下。
  • 一位老年讀者正在日本高梁市圖書館內閱讀。(劉軍國 攝)
    (朱東君)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 傳播藝術和設計知識在泰國曼谷湄南河東岸,有一座特殊的設計藝術類圖書館——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該圖書館於2017年5月啟用,隸屬於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簡稱「TCDC」)。TCDC圖書館的建築原為曼谷郵政總局,已有約80年歷史。
  • 劉玉龍作品:河南中醫學院圖書館/2017-2018年度建築設計獎·建築...
    -1- 項目概況 河南中醫藥大學位於鄭東新區,校園有一個寬闊的前廣場,以及一棟巨大的600米長的主樓,所有的學校設施都集中在這一棟樓裡,樓後面是密集的學生宿舍
  • 讓人稱讚的深圳圖書館,大型的公益性建築,樓梯上都坐滿了讀書人
    有人說是圖書館人多是因為深圳人好學,也有人說是因為人們壓力大,還有些人說這裡夏天空調足,究竟是知識的力量還是其他原因,作為遊客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我們來這的目的很但單純,為建築而來。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 方盒子中的『圖書館』
    文字描述由建築師提供(譯者:張卿安)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還會閱讀紙質書籍或需要實體圖書館空間嗎?人們將如何根據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我們因網際網路的存在而已改變的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圖書館?這個項目將探索圖書館的新可能。如今的圖書館也許依舊作為學習空間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它可能無法在同往日而語。現在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是學習空間,尤其是一座建築學院的學習空間能變得如何。為了能使圖書館重新煥發活力,這個項目擴充了建築圖書館的意義,使它成為一個不僅用於閱讀書籍的空間,更是一座為建築系學生提供的創意孵化器。
  • 妹島和世新作:日本女子大學圖書館
    近日,攝影師Vincent Hecht拍攝了一組日本女子大學圖書館的照片,展現了圖書館的使用情況。 圖書館的各個樓層有不同的功能,以滿足學生們的不同使用需求。建築的入口處栽種有大量的綠樹,而在建築的一側則設置有一條人行廊道,以通往附近的幼兒園。
  • 承德將在馮營子建設新圖書館 現圖書館擬做區級圖書館
    每個周末,陳琳都會帶著女兒來到位於廣仁大街的市圖書館讀書,雖然館內有很多現代化設備,但陳舊的閱讀環境、有限的閱讀空間仍讓她很羨慕其它城市高大上的圖書館。8月29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為推動承德市公益性事業和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承德市將遷建市圖書館,新館選址將坐落在馮營子區域,位於鳳凰山大橋南端,預計2019年開工建設,2020年投入使用,屆時市民就可以在新館內盡享閱讀的樂趣了。圖書館作為一個城市區域發展的文化標誌,集城市書房、城市記憶、城市精神家園等功能於一體,是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市精神的凝練,也是一項惠及群眾的民心工程。
  • 六個未來派建築設計,出自倫斯勒理工學院學生之手!
    (Steven Holl)的亨特圖書館的替代品。 這些項目是作為紐約特洛伊倫斯勒建築學院學生本科學位的一部分而創建的。 雖然創作年代不同,但所有的設計都聚焦於「建築的仁愛力量」,以解決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社會和環境問題。
  • 內蒙古一高校將鍋爐房改成圖書館,工業風夾雜塗鴉,網友:羨慕了
    近日,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政治學院,一個原本廢棄鍋爐房被改造裝修成煥然一新的圖書館,既保留了原有建築的年代感,將工業美感和文化氣息完美融合。據悉,該圖書館共計三層,約2000平米,能同時容納近1000名學生。
  • 內蒙古一高校將鍋爐房改造成圖書館,工業風夾雜塗鴉,網友:羨慕了
    近日,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政治學院,一個原本廢棄鍋爐房被改造裝修成煥然一新的圖書館,既保留了原有建築的年代感,將工業美感和文化氣息完美融合。據悉,該圖書館共計三層,約2000平米,能同時容納近1000名學生。
  • 高校將廢棄鍋爐房改造成工業風圖書館,吸引師生學習打卡
    12月11日,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將一座廢棄鍋爐房改造裝修成煥然一新的圖書館。該圖書館共計三層,約2000平米,能同時容納1000名學生。圖書館保留了原有極具年代感的建築印記,將工業美感和文化氣息巧妙融合,吸引了不少師生來學習和打卡。
  • 世界最美圖書館:這裡應該就是圖書館的模樣吧~
    全球時尚圈 ↑一起看時尚 微信號:qqssq0點標題下藍字【全球時尚圈】關注,教你變時尚!
  • MAD馬巖松新作「雲洞圖書館」即將建成
    馬巖松帶領的MAD建築事務所發布海口"雲洞圖書館"設計。一體成型的白色建築像是多維的時空隧道,連接了城市與海岸、現實與想像。這是一個複合圖書館和濱海步道驛站功能的公共空間,人們可在其中休憩、閱讀、放空、看海,周邊還可以舉行中型的戶外演出和音樂會。目前建築已經進入施工階段,預計2021年建成。
  • 藝術牆就是一座永不褪色的「圖書館」
    採用牆體雕塑藝術,分歷史腳步、城市年表、人文聖地、株洲人物版塊,300多米長的文化藝術牆將在五一正式向市民掀開神秘面紗,這無疑將給株洲地標性建築——美麗的湘江風光帶又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給「白蘋紅蓼西風裡,一色湖光萬頃秋」的風光帶更增添了歷史文化的神蘊。有人把湘江風光帶比作是一串項鍊,將株洲數千年的歷史珍珠一顆顆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