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七月
定稿:七月
從小就聽老人說「隔壁的飯菜香」。
對於孩子來說這句話簡直就是至理名言,不管家裡準備了多新鮮的食材,多美味的食物,孩子看都不看上幾眼,偶爾給個面子能多吃點,但大多時候吃飯都像是吃藥一樣費勁。
反而是外面的食物孩子吃的特別香,尤其是幼兒園,不少家長總是能聽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興高採烈的誇讚幼兒園夥食好。
薛女士的兒子就是這樣,由於兒子是早產兒一直體弱多病,精心養了4年才讓身體不至於風一吹就倒。
在這個過程中,薛女士學習了不少營養餐做法,不過兒子卻一點不賞臉,每次都吃不幾口,這讓薛女士非常擔心兒子上幼兒園後是否能吃飽。
不過薛女士的擔心非常多餘,上了幼兒園後的兒子每天都和媽媽說「幼兒園飯菜好吃,我能吃兩碗」。
這讓薛女士又好奇又驚喜,秉承著虛心求教的心思,薛女士請老師將孩子都吃什麼了發張照片過來,自己也學一下。
不過薛女士看到飯菜後卻備受打擊,沒忍住脫口而出:就這?薛女士沒想到自己精心做的營養餐,居然輸給了幼兒園的大鍋飯。
生活中這類孩子有很多,不管父母做的飯菜有多好吃,但在孩子眼中始終都不如幼兒園的飯菜香,就連放假了都在想著幼兒園的飯菜。
家長對此非常不理解,幼兒園的飯菜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大鍋飯,沒有任何出彩之處,難道真是自己做的不符合孩子胃口麼。
家長不必懷疑自己,你的手藝沒問題,孩子在幼兒園吃飯香,根源主要是在幼兒園
1)幼兒園孩子多,吃飯自然香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人多的地方吃飯都香,不在於味道而在於氣氛。
在幼兒園幾個孩子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雖然都有自己專屬的盤子,但在過程中孩子吃飯的氣氛也會互相傳染。
看著其他小朋友吃飯香的樣子,自己也會忍不住多吃幾口,幼兒園的飯菜香不僅僅香在味道,還香在氣氛。
2)飯菜花樣多,更吸引孩子
不少幼兒園為了孩子們都會請一些專業廚師,甚至是還有麵點師,在做飯這件事情上不僅僅講究味道,還講究賣相。
例如幼兒園的包子和餃子都是五顏六色的,幼兒園的饅頭都是小動物形狀的,總之幼兒園為了讓孩子多吃一些,在外形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而這是家長無法做到的,畢竟這是一個大工程,人多吃飯還行,要是只有家裡人或孩子自己吃,真折騰不起。
3)老師鼓勵孩子吃的更香
老師的話永遠比家長的話讓孩子更聽從,家長平時說千遍萬遍的話,都不如老師隨口一句話。
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非常神聖的,對於老師的鼓勵,孩子很是嚮往,在聽到老師鼓勵吃飯好的孩子之後,就會有一大批孩子為了得到誇獎而好好吃飯。
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在家裡吃飯也很香呢?
首先,家長要保證飲食豐富多樣,吸引孩子興趣,有些家長一個星期有三四個菜都是重複的,孩子能愛吃就怪了,幼兒園飯菜雖然不能說有多好,但一個星期幾乎沒有重複的菜系。
物以稀為貴,孩子吃的少了自然不管是否好吃都能吃進去,父母要多注重飲食豐富多樣,不要總是頻繁吃幾樣菜。
其次,了解孩子口味,有些孩子喜歡吃甜的,有些孩子喜歡吃辣的,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口味適當做出調整。
父母不想讓孩子挑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要一直都做孩子不愛吃的,效果反而更不好,父母一次可以做兩樣,一樣孩子愛吃的,一樣不愛吃的,讓孩子摻著吃,這樣孩子才能吃得香。
最後,孩子真不想吃,父母別過於逼迫,如果說孩子真的不想吃,父母就別再逼著孩子了,從心底裡讓孩子抗拒的食物,就算是吃進去也很容易嘔吐出來。
與其逼迫著吃倒不如讓孩子餓一頓,給孩子一個教訓才能讓孩子明白這頓不吃就必須要等到下一頓,這樣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壞毛病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蜂蜜媽媽心裡話:想要孩子吃飯又香又好,父母不僅僅要在食材上下功夫,還要有好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更喜歡吃家裡的飯菜還是幼兒園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