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爺連卡佛等奢侈品商重返中國殺回馬槍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除了艾菲爾鐵塔,法國巴黎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景點」之一,就是位於奧斯曼大街上的老佛爺(Lafayette)百貨了。這個裝修豪華、集合了全世界奢侈大牌的百貨店一年四季都人頭攢動。

  在過去的十年裡老佛爺百貨始終是世界上最高營業額紀錄的保持者,每年接待的遊客都超過800萬,而其一半的銷售額都來自亞洲顧客,其中中國顧客排名第一。

  但細心的人們也許早就發現,在中國奢侈品市場迅速爆發增長的這些年,全世界的奢侈品商們都來勢洶洶地進來搶灘時,有著如此良好中國顧客基礎的老佛爺卻缺席了。

  如果你知道,1997年前就來北京開店的老佛爺因為經營嚴重虧損在一年之後便匆匆關門退出中國市場的歷史後,或許就不會再驚訝於上述的事實。

  16年之後,老佛爺宣告它將回歸中國市場。原因恐怕很簡單。「中國奢侈品市場實在無法迴避。」深諳奢侈品行業商業邏輯的有機家創始人兼執行長陸曉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指出。

  在這樣的「誘惑」之下,那些曾經撤出中國市場的奢侈品商們最近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不約而同地紛紛殺回來。

  不過,背負著歷史的二次登陸實在要格外謹慎,畢竟要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需要勇氣,也需要格外精心準備。

  「太過超前」還是「沒耐心」?

  除了老佛爺百貨的回歸格外引人注意之外,諸多選擇近期重返並計劃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的還有另一百貨大佬連卡佛(Lane Crawford),以及在英國與博柏利(Burberry)齊名的時尚品牌Paul Smith等等。

  細數這些奢侈品商在中國市場之外都頗具知名度與群眾基礎,為何來到中國市場後便折戟而歸?它們「水土不服」的原因有著哪些共同之處?

  「很多國外品牌是在不適當的時機(中國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用不適當的方式進入中國,比如沒有找到合適的代理商,導致市場運營效果不佳;或是在市場定位的時候,沒有一炮打響,無法扭轉消費者對品牌形成的錯誤定位等;當然也與品牌缺乏耐心,無法預期或等待市場的成熟與成長有關。」時任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副總裁李哲曾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

  回到老佛爺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上世紀90年代,那時只有極少數具有遠見卓識的品牌進入了中國,而當時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幾乎還是空白,一直到2000年至2005年,才是中國奢侈品市場新興的開始,2006年之後進入了差不多五年時間的爆發式增長。

  不管是當時的市場條件還是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都沒有成熟到接受集合了全世界奢侈大牌的老佛爺百貨,彼時對於中國的消費者而言,耐克和阿迪達斯才是他們最為喜愛的名牌代表。

  同樣,連卡佛所擅長的設計師品牌以及Paul Smith所提供的頗具現代感的產品離當時的中國消費者都還有一段距離。

  「先前的失敗都是因為對中國市場的了解、準備不足,不管是產品還是管理團隊,對適應本土化所要求的結構沒有做好,」陸曉明總結,「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投資人耐心不足,沒有堅持,一個品牌在中國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堅持下來一定會很好。」

  勝算關鍵:「結構」

  時隔幾年,這些品牌最近紛紛選擇殺回這個曾經折戟的地方。「現在中國市場實在無法迴避,這是個高度發展的市場,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持續保持增長的市場。」陸曉明指出。

  儘管在201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呈現放緩的跡象,但這裡有著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以及世界上最為年輕的奢侈品消費群體,中國市場的前景依然為奢侈品商們所看好。

  「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中國市場已經分化出一批較為成熟的奢侈品消費者,他們不再盲目跟風,而是選擇符合自己品味與個性的品牌,這對像連卡佛這樣的企業是個機會。」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任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高端商業地產也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冒出,競爭也愈加激烈。眼下的「疲軟」讓這些商業地產也承受著招商的壓力。「此時商業地產為了能招到品牌應該願意多提供一些租金或其他方面的優惠,這對於品牌來說,是減少經營風險的舉措。」任國強補充。

  或許市場永遠沒有絕對的好時機、壞時機,如何把握才是商業最大的命題。對於重返的奢侈品商而言,需要勇氣,也更需要從歷史經驗中吸取教訓、制定出能把握住中國消費者的策略。

  「要清楚這裡的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產品結構要適合這裡,同樣管理、經營的團隊結構也要適應這裡。」陸曉明強調。

  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在中國沒有經營團隊,老佛爺選擇了與香港I.T集團合作,將自身的品牌優勢與服裝品類之外的經營能力和I.T所擅長的服裝品類以及豐富的本土化運營經驗相結合。而Paul Smith也選擇了連卡佛旗下的俊思(ImagineX)集團作為其重返中國的合作夥伴,利用後者的渠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來減少再次失敗的風險。

  「開拓市場,"人"和"錢"是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如果這兩方面都不缺,一般會選擇自己經營,如果不具備,最好還是找合作夥伴來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但不管是自營還是合作,最終都是要在中國找到經營團隊。」任國強說。

  在挑戰與機會並存的市場,這些奢侈品商的重返才剛剛開始其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以什麼樣的姿態讓中國消費者知道我回來了,起步也是非常關鍵的,引發的工作也需要做很多考量。」任國強強調。
  (第一財經日報 鄭爽)

相關焦點

  • 老佛爺、連卡佛同打回馬槍 百貨業怎麼走
    核心提示:兩家百貨使出回馬槍。彼時,黯然退場時的市場環境尚不成熟;如今,追求時尚、個性已蔚然成風;百貨轉型勢在必行。功能業態豐富性、空間體驗感、服務完備度等方面都必須提升水準;百貨發展的另外一條途徑:個性化與服務。「百貨公司向購物中心看齊」未必包治百病,修煉內功才是關鍵。
  • 連卡佛、老佛爺在國內集中開店 百貨業春天來臨?
    諮詢公司貝恩發布報告稱,在經過三年兩位數增速之後,預計2013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增速放慢至4%~5%。但正是因為全球奢侈品市場不景氣,奢侈品百貨才更要抓緊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中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的數據同樣給出了佐證。過去4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以每年16%~20%的速度遞增。2012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佔整個行業銷售的27%。
  • 連卡佛、老佛爺國內集中開店 百貨業迎來春天?
    所以,老佛爺去年就裝修好了卻沒開業,一直在摸索。   諮詢公司貝恩發布報告稱,在經過三年兩位數增速之後,預計2013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增速放慢至4%~5%。但正是因為全球奢侈品市場不景氣,奢侈品百貨才更要抓緊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中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的數據同樣給出了佐證。過去4年,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以每年16%~20%的速度遞增。
  • 百貨差異化:輕奢老佛爺 買手制連卡佛【圖】
    許均松告訴記者,奢侈品百貨巨頭捲土重來,更多的並不是搶佔,而是創造一個細分市場。老佛爺的「輕奢」和連卡佛的「買手制」模式與國內絕大部分百貨經營模式都不相同,這種差異化的經營思路契合中國未來百貨業發展趨勢,也給了國內百貨業啟示。
  • 老佛爺與連卡佛9月攜新商業模式回歸 京滬開店
    來自香港的奢侈品百貨公司連卡佛日前宣布,將於9月在上海開出迄今在內地的最大旗艦店。與此同時,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位於北京西單北大街的老佛爺百貨也將於9月下旬正式開業。這兩家數年前曾因特許經營模式而敗走的大牌零售商,此次都攜新商業模式回歸。
  • 北京老佛爺百貨18日試營業 連卡佛緊隨其後
    北京老佛爺百貨18日試營業 連卡佛緊隨其後 地產中國網綜合 2013/9/17 8:56:00 據北京商報報導,敗走王府井商圈15年後,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即將在西單商圈重張。昨日,記者了解到,老佛爺百貨北京旗艦店將於9月18日進入試營業階段,10月18日開始正式營業。
  • 連卡佛們依然水土不服?
    連卡佛一度進軍上海在2013年重回上海灘,當時業界評論其商業模式仍是懸疑,歐美奢侈品百貨在中國城市幾進幾出,似乎還沒找到在中國奢侈品消費中分一杯羹的辦法。如果說以前這些奢侈品百貨買手們選擇的小眾奢侈品太超前,現在由商場買斷商品的採購模式符合市場需求開始奏效了嗎?
  • 法國老佛爺百貨北京西單店開業 重返中國力推新品牌
    店面裝修延續了巴黎總店的風格,以歐洲奢侈品和時尚品牌為主,定位明顯高於西單商圈內的大悅城、君太百貨和漢光百貨等,但和附近金融街購物中心的奢侈品買手店連卡佛相比,品牌組合和價位區間要更親民些。   創始於1893年的老佛爺百貨,其巴黎旗艦店在過去10年裡始終是世界上最高營業額紀錄的保持者,每年接待遊客超過800萬,其中一半的銷售額都來自亞洲顧客,而中國顧客的購買排名第一。老佛爺百貨集團共有64家門店,59家在法國,其餘5家在德國柏林、阿聯杜拜、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和今年新開張的印尼雅加達,中國北京,2015年還計劃在土耳其新開一家門店。
  • 老佛爺百貨新任命中國CEO 曾供職連卡佛
    Galeries Lafayette(老佛爺百貨)首次為中國公司任命了 CEO:Paul Burke。     Burke 在零售界有25年的國際經驗,他是在離開香港時尚買手連鎖店連卡佛(任 CEO顧問)後加入老佛爺的。  Burke 曾在 Adidas, Luxottica 以及 A.S.
  • 徐匯東方商廈年底重開業 對標巴黎老佛爺、連卡佛等
    據悉,東方商廈徐匯店確定將於今年底重新開業,以百貨為主的經營業態不變,同時將對標巴黎老佛爺百貨、連卡佛等國際精品百貨,首次推出品牌買手制,東方商廈徐匯店也將成為百聯集團旗下首個「買手孵化基地」。百聯集團已成立國際買手部門,並招聘了多名在連卡佛和老佛爺百貨有豐富經驗的資深買手。明年1月,買手們奔赴各大時裝周採買的「尖貨」,首站就會出現在東方商廈嶄新的貨架上,商場2至4樓每層都將開闢500至600平方米的國際採買區域。商場整體定位已明確為「精緻優雅,低調奢華」,關注商品原產地、製作工藝和性價比,國人知之甚少的小眾品牌和各大奢侈品品牌未在中國售賣的商品都將首次露面。
  • 老佛爺百貨北京西單店正式開門迎「三新」【圖】
    店面裝修延續了巴黎總店的風格,以歐洲奢侈品和時尚品牌為主,定位明顯高於贏商網西單商圈內的大悅城、君太百貨和漢光百貨等,但和附近金融街購物中心的奢侈品買手店連卡佛相比,品牌組合和價位區間要更親民些。老佛爺百貨集團共有64家門店,59家在法國,其餘5家在德國柏林、阿聯杜拜、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和今年新開張的印尼雅加達,中國北京,2015年還計劃在土耳其新開一家門店。   1997年,老佛爺首次進軍中國,地址選在北京王府井的一條側街,經營僅一年就因虧損而關門。
  • 重返中國 考量PaulSmith整體運營能力
    「Paul Smith重返中國。」熱愛英倫範兒的時尚人士聽到這則消息定會激動不已——要知道除了博柏利(Burberry)的格子,就是Paul Smith的彩虹條紋代表「英倫風」了。這個二度進軍中國市場的英國時尚品牌表現出了它的「誠意」:在中國開設第一間Paul Smith旗艦店,該店將於今年年底在上海落成。
  • 【連卡佛買手策略】
    連卡佛創造一種對風格的渴望,並用「買手模式」(即買手團隊自主採購貨品並將其重新設計組合)強化這種獨家購物體驗。此外還有哪些秘訣呢?好文值得一讀。曾敗走上海、杭州,連卡佛近年來憑藉「買手模式」捲土重來。時隔三年後,連卡佛在小眾設計師品牌的高端個性時尚路上越走越遠。由連卡佛專業買手在全世界範圍搜羅採購到的流行商品,很快就會成為明星藝人和潮流人士的著裝。
  • 老佛爺百貨上海首店開業,中國市場瞄準10億歐元目標
    120多歲的老佛爺百貨在中國市場捲土重來。  據時尚商業快訊,法國奢侈品百貨老佛爺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中心L+Mall的新店於昨日開始試營業,今年9月將正式開張,目前60%的店鋪已經開張。據該零售商稱,每年來到老佛爺百貨購物的中國遊客高達3700萬人,佔外國旅客的一半。而上海旗艦店的設立,正是為了老佛爺百貨擴大業務版圖、進一步接觸中國消費者的。
  • 進魔都7個月,「不被看好」的老佛爺百貨變了
    位於陸家嘴中心L+Mall的上海老佛爺百貨商業面積為2.5萬平方米,佔據了商場B1層-4層部分空間,共引入了200多個國內外奢侈品牌、設計師品牌及餐飲品牌等。自今年3月試營業至今,上海老佛爺百貨有了哪些變化?從法國到中國上海,老佛爺有哪些不同?能否因地制宜順應中國的消費市場?或許從這7個月的運營中我們也能窺探一二。
  • 老佛爺百貨將於10月18日在西單重張
    敗走王府井商圈15年後,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即將在西單商圈重張。昨日,記者了解到,老佛爺百貨北京旗艦店將於9月18日進入試營業階段,10月18日開始正式營業。在老佛爺百貨回歸的同時,連卡佛、梅西百貨也將緊隨其後。與晚輩的來勢洶洶相比,最早入華的太平洋百貨、百盛卻深陷生存危機。  伴隨著「北京西單時尚節」的開幕,老佛爺百貨也即將亮相。
  • 連卡佛回歸上海開全國最大旗艦店 前景難測
    淮海路商圈系列報導之二  曾因水土不服而退出連卡佛,這次是否選對了時間?  著名奢侈品百貨公司連卡佛將於今年9月在上海時代廣場開設其在中國最大旗艦店。  對於連卡佛來說,在經歷了前一輪開店、關店後,此次開業也是一次「回歸」。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淮海路,連卡佛若想脫穎而出還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 連卡佛中國旗艦店落戶上海 創造奢華時尚生活終點站
    導語:上海,2013年10月9日,著名奢侈品百貨公司連卡佛將於今年10月開設其迄今在中國最大的旗艦店,為消費者在上海提供一個奢侈時尚和生活方式終點站。上海旗艦店位於淮海中路99號的上海時代廣場,面積達150,000平方英尺(約14,000平方米),合共四層。
  • 老佛爺百貨中國第三店落戶貴陽 將於2022年開業
    高端羽絨服品牌盟可睞和加拿大鵝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並不斷在中國市場擴張開店。近日,法國老佛爺百貨也宣布了在華拓展的最新計劃。10月22日,老佛爺百貨在貴陽與宏立城商業集團(HLC Commercial Estates Group)正式籤約,將在後者旗下貴陽花果園海豚廣場開設老佛爺百貨。
  • 頂級奢侈品牌帕爾瑪之水專櫃在成都連卡佛廣場開業
    義大利國寶級奢侈品品牌「Acqua di Parma 帕爾瑪之水」全新專櫃於3月4日於成都連卡佛廣場盛大開業。   "Acqua di Parma 帕爾瑪之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隸屬於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團-LVMH集團,是旗下最頂級的化妝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