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葉聖陶創作了童話《一粒種子》。原本是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身為成人的我來讀,卻同樣感受良多。
童話故事中,這一粒種子從沒有人種過,自然也從未有人人聞過它的花香,但是關於它的傳說從未停止。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把這粒種子種下,待到開花那日,它就能釋放出超越世間一切花朵的清香。這樣獨一無二的種子,自然首先落到國王的手上。
對於已經擁有世間一切的國王來說,這顆種子是尊貴和權力的象徵。所以國王將種子種在白玉盆裡,澆金缸裡盛放的,過濾了一遍又一遍的水,天一冷,就搬進生著火爐的暖房。國王事事親力親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這顆種子。
兩年過去了,種子依然沉睡不止。國王惱怒之下,將種子從泥土裡挖出來,扔進了水池。
隨後,種子來到富翁的手上。擁有數不清金銀財寶的富翁心想,這顆種子要是開出花來,就能顯得我比別的富翁高雅。
於是,富翁出高價僱了四個花匠來精心照顧這粒種子。四個花匠使出全身本領,用最好的土,最好的肥料,按時給它澆水,按時抱它出去曬太陽。可是,種子還是沉睡不醒。
兩年過去了,富翁失去了耐心,他就像國王一樣,挖出種子,扔出牆外。
後來,種子到了一個商人的手上。商人想借著這顆種子發財,只可惜種了一年,也沒見任何動靜。商人像國王和富翁一樣,扔掉了這顆「沒用」的種子。
丟棄的種子被一個士兵撿到,士兵種下它,期待它能開出花來,好讓自己升官。可是,一年過去了,種子就像在冬眠一般,沒有一絲動靜。士兵不耐煩了,他像國王、富翁、商人一樣,挖出種子,使出全身的勁兒,將種子扔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在種下這顆種子的時候,國王、富翁、商人、士兵都期望種子能開出超越所有的花來,為此,他們竭盡所能地悉心照顧。可是,當時間一天天過去,種子依舊沉睡不醒的時候,他們生氣了,然後憤怒地將種子拋棄了。
「我真是個傻子,以為是什麼稀奇的種子!原來是死的,又臭又難看。現在明白了,不為它這個壞東西耗費精神了。」
每一個丟棄種子的人,都說了這樣一句話。當稀奇的種子開不出來鮮花,帶不了尊貴與榮華的時候,它就不值得耗費精神。
讀到這句話,心中不由一震。這不就是我們在放棄夢想時,心底裡的那個聲音嗎?
夢想就是這顆神奇的種子,種在我們心上,我們悉心地照顧它,時時刻刻切切期盼它花開震驚四座的瞬間,可是當日子一天天溜過,夢想卻一點成真的跡象也不見時,夢想就成為心中的負累,再不值得我們耗費心神去精心澆灌。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這個國王、富翁、商人和士兵。盡心竭力照顧夢想的種子,也只是為了在它花開那日滿足虛榮心,又或是實現心中的欲望。
但是,一旦欲望無法得到及時滿足,所謂夢想也就不值一提,甚至會被徹底拋棄。
童話故事的最後,這粒種子落到了一片麥田上,年輕的農夫見到後,就地刨了一個坑,將種子埋了進去。
種下神奇的種子,農夫並沒有對它特殊對待,而是照常工作,該耕地耕地,該澆水澆水。神奇的種子得到了和麥田裡其他作物同樣的照顧,不過幾天,居然開出絢爛的花來。
由花瓣上,由花蕊裡,一種新奇的濃鬱的香味放出來,不管是誰,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遠不散。
果然,這就是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種子。可是,縱然開出稀奇的花朵,農夫還是照常工作。只是,每次從花旁經過的時候,稍微站一會兒,看看花,看看葉,嘴邊露出和平的微笑。
如果說夢想是一粒種子,最難的不是它在精心照料之下始終不開花,而是當它不費吹灰之力驚豔四座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試想一下,如果國王和富翁種下的種子開花了,他們定然會宴請四方賓客,只為炫耀屬於自己的那朵神奇的花,只為炫耀自己的尊貴和高雅。倘若是商人和士兵種出花來,也許他們會諂媚地將花兒獻給比他們更富有更尊貴的人,只為獲得更多的榮華富貴。
這樣的做法,正如同他們當初種下種子時心中的想法。實現夢想,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反觀農夫,面對這神奇的花,他並沒有做出任何特別的反應,而是和平常一樣照常工作生活。對他而言,夢想的實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他一直都在努力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同時還保持著一顆和平的心態。
讀完這篇童話,我不由得去想人究竟該如何對待心中的夢想,當夢想實現時,我們又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是像國王富翁們一樣,費盡心機去照料,只為從中滿足自己的私心雜念,然後等過了兩年發現沒有成功跡象的時候,一把扔掉?
還是像農夫一樣,把夢想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該怎樣生活就怎樣對待,保持一顆平常心,然後縱然種子開花,夢想實現,依然懷著平和心態照常生活?
我想,葉聖陶寫這篇童話,就是想要告訴孩子們,告訴心中有個孩子的大人們:夢想是美好的,是獨一無二的,只值得追尋的,只是在追尋的時候,別忘了保持一顆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