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條件的變好,很多人都喜歡過著精緻的單身生活。單身看似是孤獨,寂寞,但實際上,卻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
有一種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擁有不錯的人緣,朋友、同事、親友之間都能做到和睦相處,有講有笑。但是,當回到家裡或者周末放假時就喜歡獨來獨往,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現在,獨處反而是一種奢侈品,很多人拼命完成工作和社交,目的都是為了擠出時間讓自己獨處。獨來獨往並非你所想的孤獨、性格內向、人緣差。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獨來獨往,不代表人緣差
其實,獨來獨往並非一種孤僻的表現,只是他們喜歡待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享受寧靜的生活節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想被人打擾罷了。
我們身體會有一個調節按鈕,即使你多麼不願意去接觸社交,但當你身處熱鬧喧囂的環境時,你自然會表露熱情來迎合這個氛圍。你潛意識中抗拒與人交流,當幾杯小酒下肚後,你便會放開胸懷,暢所欲言。
當社交完成後,回到家中,一切恢復平靜,你又十分享受獨處的時光,靜靜地發呆,看手機,看書。這種切換就是人的本能,心境會因環境變化而變化。
所以,獨來獨往並非是說明你人際關係差,只是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的表現罷了。
獨來獨往,容易讓心放飛
有句話說的好: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有人會在外面表現得積極熱情,你從沒有看過他半點傷心,對方的性格很好,會開玩笑,會調侃,給人一種善於交際的感受,別人更樂意跟他交往。
但是,每次曲終人散後,恢復到平靜的環境中去,他們就會有一種寂寥,容易多愁善感。但是,他們情願一個人承受這種寂寞,也不會到處傾訴。實際上他們是在用嘻嘻哈哈的外在掩飾自己的孤獨,故作灑脫其實是平衡內心的寂寞。
獨來獨往的人,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發現不足。和朋友們熱熱鬧鬧聚集在一起,這都是表面的喧囂,實際上內心都是渴望早點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中去,好讓自己靜一靜。
在外人面前的樂觀積極模樣,也許是假裝出來的,內在卻是渴望自己自由自在,自娛自樂,不用顧及別人的目光和看法。
3、社交方式正在改變,獨處是一種趨勢
現在社交模式變得多樣化,因此個人隱私就顯得相當重要了。社交模式越是變得便利,就越激發我們對隱私權的渴望。
現在無論是工作、生活、學習,我們與人交流的方式也變得很方便,一臺手機便能滿足日常的工作生活需要。反過來說,我們無需面對面地交流,也能做到信息互通。
社交方式在改變,使得我們更多時間獨處。儘管你在線上給500人開會議,你也可能是獨處在一個房間裡,對著屏幕講話,無需看著別人的臉色和反應,你會變得淡定從容很多。
綜合來看,現在的人喜歡獨來獨往,這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哪怕近在咫尺,大家也不再互相強加意志,而是可以禮貌性的交往,也完全尊重對方的不同,無需強人所難。
願我們都能找到喜歡的社交模式,活得輕鬆自在。
我是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