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低幼兒童的認知學習類玩具,鍛鍊顏色認知、形狀配對、手部精細動作能力,點擊(這裡)了解詳情。
積木類玩具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常見的玩具了,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款來自日本的「迷你樂高」積木,它的特色是積木塊體積小巧,拼裝方式與大家熟知的樂高一樣。
本期多位測評官家長帶領孩子進行了試玩後發現,這款玩具比較適合學齡階段的孩子,7、8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嘗試獨立拼插。
nanoblock 動物系列微型積木
測評玩具名稱:nanoblock 動物系列微型積木
小測評員信息:男4歲8個月男7歲3個月
小測評員家長:致致
01
品牌介紹
nanoblock是一個日本品牌,在樂高佔據拼搭玩具半壁江山的時代,如果你想換換口味,nanoblock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積木如其名,以 「4mm x 4mm x 5mm」單元的極小積木塊為特點,並擁有很多國際大公司例如:迪斯尼,任天堂,Sanrio(Hello Kitty的東家)的設計。
這次試玩的動物系列是nanoblock的一大賣點,裡面有包括北極熊、熊貓、火烈鳥等等各種或美或萌的動物,它家還和很多國外的自然博物館、動物園合作,很多紀念品商店都會看到nanoblock的身影。
02
開箱展示
打開一看,玩具實物很小,和我手掌差不多吧。哥倆對nanoblock不陌生,以前都玩過。家裡有個nanoblock的同系列的長頸鹿,是我自己拼的。有次逛國外動物園還入了個nanoblock的鯊魚,應該也是同系列的。他倆還拼過某寶買的pokemon的nanoblock。
年齡:nanoblock一般都把適用年齡寫的很高,比如我們拿的這套,寫的是12歲以上,其實7歲的大寶完全能獨立完成了。
難度:nanoblock和樂高不同,還給每套分了5級的難度等級,我們拿到的這套是2級的,so easy~
粒數:nanoblock的動物系列,據我所知基本都在200粒以內,我們這套是140粒的。但是顆粒多少和難度並非直接掛鈎。
包裝袋和平時的食品袋類似,所以娃很輕易的就自己撕開了,從中倒出來4個小包裝
玩nanoblock,趁手的容器是很必要的,否則小零件滿地亂滾是會出事故噠。我給他們備好4個盤子,讓猴兒們把內包裝打開,玩具倒進去。
140個零件,還是nano的,看起來真少啊。畢竟咱是經常經歷1000粒以上大場面的。
03
圖紙解析
對nanoblock圖紙我和大寶都挺熟悉的了,但是新手可能需要點時間看懂。
這張圖紙分兩大部分,虛線左邊是孔雀的身體,虛線的右邊是孔雀的屏。孔雀這個比較特別,是分兩部分分別做,最後把兩部分組裝起來。別的有些nanoblock就是從頭到位一步步拼裝起來的。
每個步驟都會用黑色框線來表明這一步需要的積木類型和數量。每個步驟圖中的深色積木,就表示這一步需要安裝的積木,淺色(帶灰度)積木則表示上一步完成的部分。因為積木很小,圖紙也不大,有些組裝時,圖紙會用一根自上而下的貫穿線,來指導你積木具體安裝在哪個位置。
和樂高比起來,nanoblock的圖紙可謂濃縮的精華,我們玩過的四五個,全是一張圖紙搞定的,很多一個步驟要裝十幾二十幾塊上去。也因此,理解nanoblock的圖紙,比樂高的要稍微費勁一些,要觀察的非常仔細、能理解不同的視圖才行。
04
試玩過程
圖紙看完,就開工了。此時弟弟雖然叼著夢龍,但還是想參與進來。大寶就給弟弟派發了找積木的任務。他對照圖紙,挑出一塊需要的積木,然後讓弟弟幫他找同樣的幾塊。正好弟弟最近痴迷於數數和找不同,這個任務太適合他了。很快第一步需要的積木就找完了。
大寶開始對照圖紙,進行第一步的組裝。弟弟也不能閒著啊,於是我就帶著弟弟,讓他開始準備下一步驟需要的積木。真是完美的搭配。剛開始,弟弟找完一步的積木,大寶也拼完了上一步,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的拼搭。
後來,隨著組裝難度的上升,弟弟找完積木哥哥還沒拼完,他閒著無聊就要開始給哥哥找茬了。基於孔雀這個特殊的構成,我立刻換了種合作模式,乾脆讓弟弟轉去找第二大部分,即孔雀的屏的積木。孔雀的屏是由好幾個相同的小部分組裝起來的,我試了一個後,發現其實很簡單。
於是把我的半成品作為樣品,讓弟弟照著做。弟弟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從找材料,上升到能和哥哥平起平坐的拼搭角色了,也非常興奮。雖然他的小手擺弄這個nano積木有點吃力,沒想到他也完成了,我對比了一下,還真拼對了。
於是大寶開始獨立的找零件,拼孔雀身體,弟弟獨立的找零件,拼孔雀屏。之後大寶的身體部分先完成了。
然後大寶又根據弟弟的進度,去拼屏的主體部分,等弟弟做的部件完成,就把屏組裝起來了。
最後,身體和屏拼在一起,Ta-Da!美麗的孔雀完成啦。一看時鐘,才短短半個小時。
05
體驗總結
關於產品本身
作為拼搭類玩具資深玩家,加上玩過四五套nanoblock的經驗,總結如下
優點
顆粒極小,成品通常很精緻、佔地小;
色彩鮮豔,成品漂亮,孩子喜歡;
主題豐富,從動物到動漫到建築,總有一款適合你;
動物系列,身體上還有設計一些機關,比如這個孔雀的屏和身體的連接處有一個關節,屏可以前後左右的轉動,有點小趣味;
其它拼搭類積木的優點,比如鍛鍊觀察力、精細動作、空間能力等。
缺點
nanoblock總體來說是面向大人和大孩子的玩具,成品基本只適合展示,經不起玩。也就說做出來只能擺在那兒欣賞。比如這個孔雀,頭和身體直接處,只經由一個單點顆粒連接,幾乎一碰就掉,別說玩了。我以前做過的同系列長頸鹿,雖然很漂亮,也是稍微碰下就斷脖子、掉尾巴。所以基本做完後只能當個擺件了,不像樂高很多成品是經得起折騰的;
nanoblock都是主題式玩具,玩法比較單一,基本就是按照圖紙,按部就班的造個東西出來,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
顆粒極小,圖紙精煉,只適合學齡上少年們,小童雖然也可以玩,但必然需要大人的很多參與。
關於玩法
二胎家庭,尤其倆男孩的家庭,往往玩具不僅是玩具,也是社交場和戰場。玩得好就你儂我儂,玩的不好就拳打腳踢。
玩nanoblock這短短半小時,我們採用了這兩種有效的配合方式
哥哥拼搭,弟弟找材料
優點:家長參與度低(可以一旁刷手機),孩子們合作度高
缺點:弟弟找久了可能覺得無聊
哥哥拼一部分,弟弟拼一部分,最後組裝
優點:兩個孩子參與度都很高,極其鍛鍊二寶的動手能力
缺點:家長參與度高(需要給二寶許多協助),孩子之間合作度相對較低
不過這也是看二胎年齡的,相信再過兩年,老母親就能退出舞臺,讓倆娃自由選擇合作方式。
這樣的Nanoblock,你喜歡嗎?
往期相關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