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購物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塑料包裝袋、編織袋、膠帶……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塑料製品都將面臨禁止、限制使用。近期,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今天上午,上海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實施方案》內容。
三年後形成塑料汙染共治體系
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續上升。2019年,我國產生廢塑料約6300萬噸,約佔世界1/5,是全球塑料消費第一大國。而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人口規模大,塑料使用量大。
《實施方案》立足上海實際,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範一批」的總體思路,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實施方案》提出了塑料汙染治理的分階段目標:到2020年,率先在餐飲、賓館、酒店、郵政快遞等重點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基本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到2021年,全市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效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到2023年,全市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民參與的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次性塑膠袋、餐具被禁限
《實施方案》對塑料製品的日常使用環節作出了明確的禁限要求。
記者看到,對於塑料購物袋,主要有幾方面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到2023年底,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其中,塑料購物袋是指用於盛裝及攜提物品的塑膠袋,不包括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關於一次性塑料餐具,主要要求是:到2020年底,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底,全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以上。其中,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是指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此外,到2021年底,全市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不可降解塑料膠帶使用量下降40%。到2023年底,全市各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新民晚報
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
有堵也要有疏,《實施方案》提出,要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真正地把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在分類回收方面,鼓勵有條件的場所進一步細化可回收物「藍桶」,提高廢塑料的回收比例。推動電商外賣平臺、環衛部門、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在快遞外賣集中的重點區域投放塑料包裝回收設施。建立健全廢舊農膜和黃板回收體系,到2023年底基本實現廢舊農膜和黃板全量回收。
在資源化利用方面,推動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結合上海實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和企業,提高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品類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實施方案》在具體執行中,不可避免會對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造成影響。會上提出,希望廣大市民大力配合,例如採購商品時養成自備購物袋的良好習慣,餐館用餐時儘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餐具,外賣點餐時主動勾選「無需餐具」選項,郵寄快遞時,儘量使用「瘦身膠帶」,避免過度包裝,扔垃圾時,做好塑料製品分類等。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