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進洞房前後,都要幹些什麼,看看溥儀是怎麼說的

2021-01-15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古代,洞房花燭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首,尤其是在自由戀愛極為稀缺和以孝為先的古代,結婚其實就是彼此了解的開端,也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大事。

不過,古代新婚夫婦結婚用的房屋不叫「洞房」,而叫「青廬」。

(洞房花燭夜,圖取其意)

在中學課文《孔雀東南飛》裡,就有關於青廬的記載:「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這裡的青廬就是青年男女舉行婚禮的房舍。

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頗為有趣的小故事,提到了「青廬」。說曹操年輕的時候,和袁紹的關係很鐵,兩人經常相約一道遊玩。一日,兩人路過一個新婚現場,見新娘貌美如花,便打起了歪主意,大喊「捉賊」,故意製造混亂,把「青廬」裡的人全部引了出來,兩人乘機劫走了新娘。當然,這只是一個野史,不過,以曹操的秉性,這樣的事,是有可能幹出來的。

從東漢至唐初,結婚都在用青布搭成的簡易帳篷裡進行的。當然,青廬的選址必須圖個吉利,一般都會設在住宅西南角的「吉地」所在,下轎的新娘從特備的氈席上走過,最後進入青廬。

在《酉陽雜俎·禮異》中載:「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外,謂之青廬,於此交拜。」

古代除了把婚房稱作「青廬」外,有時還把結婚也稱作「青廬」。即便到了現代,也有人把「青廬」指代結婚。郭沫若的《卓文君》裡有這麼一句話:「司馬長卿名揚四海,如今尚未青廬。」

那麼,古時候的「洞房」又叫什麼呢?

「洞房」在唐代以前並不是指新婚夫婦的婚房,而是指宮廷中豪華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辭》中有這樣的描述:「姱容修態,絚洞房些。」司馬相如在《長門賦》中描寫失寵的陳皇后時,也提到了「洞房」一詞,「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即便在北周時期的《三和詠舞》已出現了「洞房花燭」的記載,但「洞房」仍然不表示婚房,「洞房花燭明,燕餘雙舞輕」。

(司馬相如劇照)

唐代以後,「洞房」才逐漸演變為新婚夫妻的婚房。朱慶餘在《近試上張籍水部》中有這樣的詩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劉禹錫的《苦雨行》中有「洞房有明燭,無乃鼾且歌」。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留下了後人廣為熟知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名句。

直到此時,「洞房」一詞才真正成為新婚夫婦婚房之意。

有關古代洞房的趣事有很多。民間的鬧洞房的場景也花樣百出,讓人忍俊不禁,廣為人知。不過,很多人對帝王洞房的過程卻相對陌生。其實,帝王的洞房也是非常有趣的。

當然了,皇帝的洞房肯定是不能鬧的。不過,這並不表示皇帝的洞房就能不受打攪地隨心所欲,其中還有很多的繁文縟節是免不了的。

那麼,皇帝入洞房後會做些什麼呢?

《新唐書》記載,帝王洞房後要先祭拜神靈,向皇天后土,歷代祖宗敬告,同時表達敬意。這種既定的祭拜活動會,一直持續到婚後幾天。每祭拜一次,帝王夫婦倆都會同桌吃飯,以便加深感情。

祭拜活動完成後,還得舉行「合巹禮」。所謂「合巹」,本意是把剖開的瓠合為一體,古時多用之盛酒。在行「合巹禮」時,帝王夫婦會把各自瓠內的酒摻和到一起共飲。從這層意義上講,帝王夫婦的「合巹禮」,實際上就是民間的「交杯酒」。

(溥儀舊照)

清朝時期帝王的洞房儀式又有些許不同。因為清帝王是滿族,還會舉行一些獨特的禮節。如由薩滿教巫師主持的跨火盆、祭神靈等民族儀式。當然,內務府還會給帝王夫婦獻上裝有「子孫餑餑」的水餃,象徵子孫綿延,萬世昌盛。

「合巹禮」結束後,司儀會高聲奏道:「禮畢,興,帝、後俱興。」皇帝由貼身太監伺候著入洞房,「釋冕服,御常服」。皇后則由「尚宮引其入幄,脫服」,等待皇帝的到來。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對洞房的過程有著詳盡的描述:「按著傳統,皇帝和皇后新婚第一夜,要在坤寧宮裡的一間不到十米見方的喜房裡度過。這間房子沒有什麼陳設,炕就佔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部塗成了紅色。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裡,我覺得很憋氣。新娘子坐在炕上,低著頭,我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感到很不自在,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我覺得還是養心殿好,便打開門回來了。」

直到現在,故宮裡依然保留著當初清帝王大婚時洞房的陳設,巨大的雙「喜」字大宮燈和大紅色「喜」字的木影壁,述說著帝王洞房的氣派和奢華。

由此可見,帝王的洞房遠沒有老百姓的喜慶和隨和,顯得莊重而呆板。

(參考資料:《漢書》《清史稿》等)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帝進洞房前後需要注意些什麼?一起來看看溥儀是怎麼說的
    自古以來都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要遵守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尤其是有權勢的家族或者富商,尤其需要後代來傳承家業,所以結婚更是一件大事。結婚往往和洞房聯繫在一起,隨著文化的變遷,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古人在洞房的前後會做些什麼呢?尤其是擁有三千後宮的皇帝,結婚次數這麼多,地位也很高,他在洞房前後又會做些什麼呢?
  • 古代新婚夫妻的性教育-古代皇后在洞房之夜是怎麼伺候皇帝
    古代皇帝大都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結一次婚,此即所謂「大婚」。不過也有例外,如果哪位皇后被廢了,皇帝就還有可能再來一次大婚的機會。也就是說另有一位美麗女子就要歡度皇宮大內新婚的洞房之夜。洞房花燭夜乃人生四大樂事之首,收藏君與諸君八卦一下古代皇帝的洞房習俗,看看一個女人是怎樣進入後宮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 溥儀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看看他小時候每天晚上在幹什麼就知道了
    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也具有悲劇色彩,世界上沒有任何皇帝能夠複製他的一生。他一共有5位老婆,可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為什麼溥儀沒有留下子嗣,讓我們來看看他小時候都幹了些什麼就知道他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了。
  • 揭秘中國古代皇帝洞房的習俗
    被選為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來彩禮,但皇帝絕不會親自去迎親,而是讓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門。皇帝即便想多結幾次,也是不是那麼隨便的,要花大價錢的。皇后與皇帝結婚時也要進「洞房」,但與民間洞房的習俗不一樣,皇后與皇帝結婚的洞房並不在皇帝自己原來的寢宮內,也沒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舉行儀式的地方當作大婚之夜的洞房。明清兩朝皇帝結婚一般在坤寧宮舉行。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在古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皇帝住最好、最大的房子——皇宮,穿最珍貴的衣服——龍袍。而住在紫禁城裡的他們,到底吃什麼?上面這些菜,是溥儀回憶錄《我的前半生》裡記錄的早膳菜品,僅一頓早飯就有這麼多菜,皇帝的生活由此可窺一二。溥儀在回憶錄中對皇家如何吃飯有細緻描寫,可謂耗費人力、物力、財力。關於皇帝吃飯有一套術語,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皇上想吃飯了,吩咐一聲:「傳膳!」御前太監便向守在養心殿的太監說一聲:「傳膳!」
  • 末代皇帝溥儀回憶悲慘童年:餓急了吃魚飼料,身體被宮女掏空
    有些人想像著自己穿越的古代成為王子公主,甚至有的人希望自己穿越到古代成為皇帝,但是古代的皇帝雖然看起來掌握天下大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溥儀雖然成為皇帝,但是身邊的宮女太監都知道他只是一位傀儡,所以並不尊重他。當時所有的權利都掌握在隆裕太后手中,太后命人對溥儀嚴家看管,絲毫沒有自己的自由。溥儀畢竟是一個小孩子,也是喜歡吃東西,喜歡到處玩耍,有一次他吃板慄吃多了,撐得肚子難受,身邊的太監宮女都因此受到了懲罰,隆裕太后知道此事後,為了懲罰他,就減少他的飯量,讓他每天只能喝稀粥。
  • 古代皇帝享受錦衣玉食,為何大多還短命?看他們每天都幹了些啥
    人活在世上,哪可能會有不累的活法,即使是古代皇帝,拋開外表的光鮮亮麗,因為一些原因也是辛勞的活著,今天我們就來探討看看,為何古代皇帝大多短命?01相信各位讀者對古代的皇帝都多多少少存有一定的羨慕之情,畢竟皇帝是真正生活在萬人之上,真實的擁有平常人不敢想像的權力與財富。
  •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悲慘的一生
    」,這是我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在回到故宮的時候,問的問題。我們都說大清早就亡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就此結束了。當然對於我們現在來說,這個封建制度該亡,亡的好,但是,我想對於那個時候的溥儀來說,大清亡了,也就說明了他的家沒了吧。溥儀,我國古代最後一位皇帝,也是結束我國封建制度的一位皇帝。他的身世可謂是十分的坎坷離奇。
  • 揭秘古代皇后的新婚之夜
    坤寧宮東暖閣皇帝的洞房內景皇后與皇帝結婚時也要進「洞房」,但與民間洞房的習俗不一樣,皇后與皇帝結婚的洞房並不在皇帝自己原來的寢宮內,也沒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舉行儀式的地方當作大婚之夜的洞房。同治皇帝大婚用瓷「長春同慶」款紅地粉彩化蝶開光龍鳳紋圓盒皇后與皇帝的大婚自然沒有鬧洞房的規矩,但禮節是少不了的。那皇后與皇帝入洞房後,首先要做什麼?在民間,新郎新娘一入洞房可能就急不可耐地上床了。
  • 溥儀為何無法生育,看看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就知道了!
    在古代皇帝一直都是被大家所羨慕和嚮往的職業,敢問天下何人不願做王,但是卻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做得如此的安逸。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末代皇帝溥儀,他的「皇帝生活」就顯得有點悲涼了。大約過了半個月左右,溥儀在太和殿舉行了繼位儀式,由光緒皇帝的妻子隆裕和自己的父親載灃攝政,並在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就這樣,年僅三歲的溥儀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寶座!
  •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看看小時候,宮女都對他做了啥
    溥儀的人生故事其實和這首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非常符合。1908年溥儀被迫送進了紫禁城,然後接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當上了皇帝。但是1911年民國政權建立,1912年封建歷史完全退出舞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帶著一乾親眷匆忙逃離紫禁城。自此之後溥儀就徹底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前半期生活中溥儀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自主權,就相當於是一個傀儡一般生活。
  • 在古代時期,人們在結婚的時候要講究什麼?你們知道多少?
    而且在結婚的時候,人們一定要在提前的時候做好準備,在結婚時有很多環節,如果人們不提前準備的話,在當天就會變得手忙腳亂的。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結婚是怎樣的?古代跟現代人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樣的。生活在古代時候的人們,在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是怎樣的,有著怎樣的規矩?
  • 古代皇帝用膳全過程,吃剩的飯菜到底如何處理?溥儀曾一語道破!
    據說古代皇帝除了能吃到最豪華的「滿漢全席」之外,平日每餐也異常豐富,每次均有百餘道不同菜餚供其食用,而且這種吃飯又文雅的被稱為用膳。 然而這種帝皇級享受對末代皇帝溥儀來說是一個天大的遺憾,他當年脫難後曾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那時候的大清還沒有衰落,時局緊張導致皇宮的日常開支非常節儉,雖然自己還很小,但每個月自己就能吃掉兩百四十隻雞跟鴨還有八百來斤豬肉,其中還不包含各種山珍海味、點心水果等等。
  • 溥儀有5位老婆卻無兒女,都是被宮女害的
    古代皇帝大多妻妾成群,兒孫滿堂,但有一個皇帝,人生中娶了5位老婆,卻沒留下一兒半女!沒錯,這個人就是末代皇帝溥儀。按理說,溥儀前半生榮華富貴,後半生雖然不是皇帝,但在新中國過得也不錯,不該連個孩子都沒有。最大的可能,就是他的身體存在一些問題。
  • 末代皇帝溥儀有一副極其奢華的「麻將」,專家:終於回歸祖國了
    據《清史稿》記載:帝衝齡嗣服,監國攝政,軍國機務,悉由處分,大事並白太后取進止。大變既起,遽謝政權,天下為公,永存優待,遂開千古未有之奇。溥儀退位之後,靠「搓麻將」度日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是離現代最近的封建王朝。從1912年2月12日溥儀下詔退位開始,清朝便宣告了滅亡。
  • 末代皇帝溥儀痴迷收藏這個:如今件件價值連城
    作為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儘管溥儀未有什麼政績,但卻註定了他所要肩負的責任。表面上的溥儀錦衣玉食,有著無數的榮華富貴,卻要付出他從小的自由。眾所周知,清朝是清太祖及此後幾代皇帝在馬背上打的,因而馬背上的本事便是清朝宗室後背最必備的本事,作為統率的皇帝自然是要精通的。因而對於溥儀,滿朝的大臣和貴族依舊是認為必須掌握騎射技術的。
  • 揭秘:古代太監入洞房都幹些什麼!
    歷代史籍對宦官生活方面的記載都較為罕見,但見於史載的宮廷性錯亂行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與宦官有關。這一方面表現為君主與宦官的同性戀關係;另一方面表現為后妃與宦官的通姦關係。無論是與君主的同性戀關係,還是與后妃的通姦關係,這在數以千萬計的宦官中都是極少數。從歷史資料分析,宦官性慾的宣洩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教坊歌妓;二是宮女;三是奸掠他人妻女。
  • 溥儀退位後,為何民國要保留清皇室特權?你看溥儀頒布的退位詔書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的名義替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其實溥儀說得上是極為幸運的一位亡國之君了,縱觀世界歷史,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能安然活著的亡國之君真的不多。像中國古代,有不少是被毒死的,比如說李煜,國外更狠,砍頭的、殺全家的都有。對比起來,溥儀雖然也慘,但他真的是極為幸運了。
  • 溥儀臨死前都在要的河車丸到底是什麼?
    "天選之子"繼承皇位溥儀是1906年出生在北京的醇親王府,他的爸爸是攝政王載灃。當年,本來已經在家中長到三歲的溥儀由於自己的伯父光緒皇帝已經病危,所以被慈禧太后迎入皇宮養育。就這樣,在光緒皇帝過世以後,年幼的溥儀在"大人們"的安排之下,順理成章地接下了大清王朝皇帝的位置。
  • 溥儀妻子回憶:溥儀在臨終前一直喊「河車丸」,河車丸是幹啥的?
    《清史稿》中如此評價末代皇帝溥儀:「帝衝齡嗣服,監國攝政,軍國機務,悉由處分,大事並白太后取進止。大變既起,遽謝政權,天下為公,永存優待,遂開千古未有之奇。虞賓在位,文物猶新。是非論定,修史者每難之。然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所見之世且詳於所聞,一朝掌故,烏可從闕。儻亦為天下後世所共鑑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