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之初就被認為是對標Adidas Boost的緩震科技,Nike React已經開始規模化生產。1月23日,耐克正式發布採用這項泡棉科技的跑鞋產品Nike Epic React Flyknit,首發的兩款配色藍色和白色將於今年2月開始發售。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鞋底技術被認為是運動鞋科技的核心,在此之前,耐克的突出產物是Nike Air氣墊。但這一次,美國品牌並非沒有選擇在氣墊技術中深挖,而是研發出一款名為Nike React的泡棉鞋底科技。
設計團隊介紹稱,這款全新科技擁有四個特點——耐克目前為止最輕質的泡棉,能夠提供更有效的緩震,良好的能量反饋和材質經久耐磨。2017年6月,Nike React科技發布後,率先被應用於籃球產品,包括Nike Hyperdunk 2017和Jordan Super Fly 2017兩款籃球鞋。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相較之下,此前的籃球鞋款只是將Nike React內置在鞋底中,而最新發布的Nike Epic React Flyknit有所改進,整個中底由一整塊Nike React泡棉構成,沒有任何承託結構、粘合劑或膠水等外圍包裹,以此儘可能減輕鞋子的重量。
由於鞋面固定在一整塊泡棉上,外底基本上等同於中底,因此,設計師在外底的前掌和腳後跟部位增加了兩塊橡膠層,以增強抓地力和耐用性。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耐克表示,由於Nike React泡棉較以往EVA為主的泡棉更為柔軟,能減少由於路面凹凸不平而造成的不適感。與此同時,由於鞋底較軟,為了避免足部觸底,跑鞋的中底必須設計得更厚和更寬,以提供支撐基礎。因此,設計師將中底延展到後跟周邊,以提升鞋子的緩震效果和穩定性——Adidas Boost同樣採用了這樣的設計。
至於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鞋面外觀,耐克採用了極簡的設計風格。設計師沿用一體式的Nike Flyknit 鞋面設計,以加強前掌、腳趾和足弓區域與雙腳的的貼合度,併兼顧靈活性和透氣性。
耐克跑步鞋類產品創新總監Ernest Kim
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表示,對比測試表明,Nike React泡棉比耐克最近一代的Nike Lunarlon泡棉增加13%的能量反饋和回彈。 「我想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們並不是拿Nike React科技和一些淘汰的泡棉進行比較,而是在和Lunarlon做對比,儘管標準設置的很高,但Nike React科技仍然能夠為每一步提供更多的能量反饋,」耐克跑步鞋類產品創新總監Ernest Kim解釋道。
此前,耐克執行長馬克·帕克(Mark Parker)曾透露品牌加快創新節奏,會在下半財年推出新的概念和產品,緩震材料Nike React產品正是其中之一。隨著今年夏季的到來,耐克聲稱Nike React或成為下一個突破10億美元級別收入的產品關鍵。
除此之外,耐克的機械緩震科技Nike Shox有望在今年改良回歸。這項誕生於1990年代末的「彈簧鞋」技術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鞋底科技創新,機械緩震漸漸被人遺忘。據悉,耐克將找來當初參與設計的三位設計師,試圖對Nike Shox進行改造,並以全新的形象回歸。作為經典技術的改良版,Nike Shox Gravity預計在2018年上市。
顯然,過去兩年,經歷了業績瓶頸之後,耐克已經意識到產品創新的重要性,這些鞋底科技的冒出,正是被寄望於與Adidas Boost相抗衡。實際上,從2013年阿迪達斯在紐約時裝周期間發布Boost以來,這項技術到2018年已經五歲。期間,無論是德國品牌的跑鞋款和NMD全球爆紅,還是近年阿迪達斯的全面復興,橫跨專業運動和日常時尚的Boost技術被認為功不可沒。
相較之下,耐克利用氣墊和ZoomX等技術,在跑鞋和籃球等產品線上對標Adidas Boost,效果卻始終不盡如人意。Nike Epic React Flyknit能幫助耐克「革命」嗎?這至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