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
說到女博士,或者說……擁有雙博士學位的科研女博士,你想到了什麼?
那如果說到女藝術家,而且是歌唱樂器信手拈來的女藝術家,你又想到了什麼?
今天就是要讓你情緒錯亂、三觀顛覆!因為有一位多才多藝的學霸美女科學家,將藝術&科學兩者兼得!
講起她的科學成就就要回到十多年前——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在上海市奉賢縣奉新動物試驗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頭轉基因試管牛「滔滔」,它攜帶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
而十多年後,「滔滔」隨著動物試驗場搬遷「落戶」松江石湖蕩,並已有了許多「同族」的子孫後代和兄弟姐妹。
沒錯!這個神奇「轉基因基地」的「掌舵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曾凡一教授就是今天要顛覆你三觀的傳奇人物。這麼多年來,她在科學藝術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裡遊刃有餘,同樣讓人欽佩。
位於松江石湖蕩鎮的動物實驗基地是上海交通大學轉基因動物研究中心,一直在開展胚胎工程技術和轉基因動物(羊、牛)乳腺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和產業化實踐探索。這個基地裡面,現在分別有500多頭轉基因羊、500多頭轉基因牛。
對曾凡一來說,這不僅是她的心血,更是她的科學家父母——我國著名醫學遺傳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和他的夫人、同樣是著名醫學遺傳學家、上海市兒童醫院終身教授黃淑幀的畢生心血。
1998年2月9日,帶有人凝血因子IX基因整合的轉基因羊在曾溢滔和黃淑幀當時還在奉賢的實驗基地——「動物藥廠」誕生;1999年2月19日,能在乳汁中分泌人白蛋白的轉基因牛「滔滔」也誕生。
黃淑幀教授和滔滔
黃淑幀說,不光是他們夫妻兩,一家三口都奉獻給了「遺傳醫學」事業。「女兒已經接過了接力棒。」
對成長在這樣一個科學家家庭裡的曾凡一而言,她的童年是伴隨著吡啶試劑的氣味長大的,每天放了學就是晃晃悠悠跟著父母做實驗。
讀中學時,曾凡一就參與了由父母主持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血紅蛋白病普查工作,涉及29個省、市、自治區,42個民族,100多萬人。
從小接受科學的耳濡目染,曾凡一在科研上出類拔萃,不僅曾是第一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知名常青藤名校之一)獲得醫學和理學雙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工作後還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教授團隊一起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iPS細胞具有和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多能性。
2010年6月,習近平為獲得「首屆第三世界婦女科學組織女青年科學家獎」的曾凡一頒獎
科學與藝術似乎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能在這兩個領域都有突出表現的「跨界人才」並不多見,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反覆提起的也就是愛因斯坦會拉小提琴等幾個為數不多的例子。
然而,在科學領域已有無數光環的曾凡一這麼多年來一直執著於音樂,用親身的例子說服別人「科學和藝術無疆界」。
母親指導幼年的曾凡一彈鋼琴
其實,和對科學好奇心一樣,曾凡一的音樂天賦從小就有顯現:4歲半開始學習鋼琴,5歲登臺演出;二十幾歲開個人演唱會,出版個人專輯;上海舉辦的首屆外國流行歌曲大賽,得了獨唱第一名……「這其實也是受到父母的薰陶。父親總在家畫油畫、寫小說和做木匠活兒,而母親則熱愛彈琴、唱歌。」
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曾凡一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求學期間就曾休學2年,跑去修了音樂專業的所有主課科目。她和美國演員、導演一起學語言表達、演講表演,自編自演百老匯舞臺劇;喜歡薩克斯,又以此為機緣,唱起了爵士。
曾凡一能唱歌,還能寫歌。1995年,曾凡一以自己作詞作曲並演唱抒發海外學子思鄉之情的《紅帆》,獲得了「95中國音樂電視(MTV)大賽」的特別榮譽獎,次年又獲此獎項。
她曾在中美都開過多場音樂會。去年年底,她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辦了獨唱演唱會,其中有三首歌曲由她自己創作。
歌唱水平連專業的音樂批評家都嘖嘖稱讚。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王勇就曾如此評說,曾凡一唱的爵士樂韻味之純正,中國沒幾個人可與之相比。
曾凡一說,科學與藝術並不是兩條單行線,它們具有相似的審美和靈感;藝術使科學插上想像的翅膀,科學讓藝術從夢想變為現實。「這也是為什麼,我將來要在松江的轉基因科普基地舉辦一些音樂會、藝術活動的原因,因為音樂能夠激活人的想像,給人帶來靈感!」
曾凡一在參與TEDxWomen演講前還演唱了一段哦!~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文 圖片視頻來自網絡)
顏娟、嚴明興家庭
家訓:上敬老,下愛幼,左溫馨,右幸福,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顏娟的家是一個5人組成的小家庭,有相敬如賓幾十年的公婆,有一身戎裝的軍人老公,有充滿童趣的兒子。每天,顏娟的家都充滿著歡聲笑語,充滿著幸福。
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曲。什麼是幸福?幸福就在和家人一起的平凡生活裡,也許再簡單平淡不過,卻是最真摯難得。
更多精彩新聞可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
還不快來為多才多藝的學霸美女科學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