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諸葛孔明的太太,就是這樣的女人。即使她很美,即使她很強,但是她站在了諸葛亮的身後,並且很小心地隱身在他高大的背影裡。做大人物的太太,低調是種保護色,除了武則天,中國女人做不了布呂尼這樣的總統太太。
周潤發和陳薈蓮
站在聖人身後的女人,我說的聖人不是孔子,女人也就不是南子。據說《孔子》劇組跟周潤發的太太匯報,由周迅出演孔子生命中唯一一次桃紅色事件的女主角,周太太才答應讓周潤發出演孔子。發嫂說周迅對於周潤發沒有殺傷力,也就是,即使周迅有心,也誘惑不了周潤發,她就不是他好的那一口,知夫莫若妻。
發哥說發嫂是站在他背後的女人,堅強有力的後盾。南子不是站在聖人身後的女人,她是個站在聖人乃至所有男人前面的女人,屏風一樣隔斷了粉絲們投向孔子的狂熱的目光。結果是,當孔子被日益神聖化的時候,這個女人日益黑化。她行為不端作風不正最後居然妄圖勾引孔子毀壞大哲清譽,她真倒黴,只不過是沒有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沒有管住自己的虛榮心,平白地給人家做了肥料。
我承認南子也許想誘惑孔子,一個漂亮女人的習慣性動作而已。也許,也許南子是被誘惑呢?孔子的粉絲們很樂意讓南子被誘惑,人家沒啥男女想法;可是粉絲們說,見到孔子這樣的大聖人,南子還不情難禁地賣弄風騷?要不孔子怎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發嫂不喜歡殺傷力強的女人跟周潤發配戲,孔子不喜歡難養的女人跟他溝通。
太強悍的女人,不僅僅是容貌強悍,包括心理世界都很強悍的女人,都是男人們接受不了的。一個女人,如果她是在跟一個聖人一樣的男人交手,最明智的選擇是一聲不吭站在男人身後,而且,要是不幸是個美女的話,最好學伊斯蘭女性,將自己包裹起來。否則,你的臉太大,遮住了我的陽光;你的臉太靚,搶了我的鏡頭。
諸葛亮和黃月英初識
諸葛亮和黃月英的爸爸黃承彥關係很好,經常在一起論衡天下,江湖之遠的人熱衷扯廟堂之高,其形狀跟咱們茶餘飯後談論國家大事差不離。此時的諸葛亮父母雙亡無人依靠提攜,哥哥諸葛瑾到東吳謀生,也是職場初級階段。20多歲的諸葛亮一肚子雄才偉略,蓄勢待發。懷才跟懷孕一樣,到一定時候是要生的,可是雞下蛋也得找個窩啊。諸葛亮可不能隨便找個主就把自己給打發了,可是找個有發展前途的主真是不容易。閒著也是閒著,先成家後立業。黃承彥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髮,而才堪相配。」諸葛亮立即許之。
以至時人以為笑樂,當時的人是當成笑話看的。為什麼呢?首先諸葛亮很帥,「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這樣才華橫溢自比管仲樂毅的帥哥了個醜丫頭,當然讓大家跌破鏡。對於不夠正常的結果,大家都會追究出若干個原因。路邊社消息,阿其實是個美女,長得花容月貌,愛慕這位老爸的忘年交,為了考驗諸葛亮是不是好色,就讓老爸說自己是個醜丫頭。以前女人能夠考驗男人的方法實在是太少,不得已出此下策;路邊社消息,黃月英是醜,但是諸葛亮好德勝過好色,他非常欣賞黃老伯家這個賢能的醜妹妹;還有一種說法比較的女權,說小帥哥到黃老伯家拜訪,一屋子人,可是黃月英三下五除二就整出一桌子美味佳餚。
古代沒有智慧財產權一說,當黃月英都叫諸葛黃氏之後,她那點小九九還不都是諸葛亮的?我不是說絕對沒有這個可能,而是,這也太民間了吧?何況像諸葛亮這樣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兼發明家,木牛流馬是竊老婆的,八卦圖又是黃承彥教他的。作為軍事家,地球人都知道末了他是失敗的,一個聖人就這樣被一鍬掀下神壇?
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諸葛亮
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諸葛亮是個被《三國演義》妖魔化了的人,所以後來看他兒子諸葛瞻戰死綿竹,覺得大出意料。這樣的爹就是生兒育女,也只會養個哪吒三太子。他養的是血肉之軀,他不過是個俗子凡胎。所以這個男子的婚姻折射出他成長出頭的不易。當然,一個沒有後臺的小青年,出頭都是不易的。他的資本是什麼?才華,這個是要人欣賞,也要人用得上的,才華才被確認是才華。誰會用?那就得利用一切關係,建立一切關係,讓自己跳床一樣跳進權力派的平臺上,至不濟也是視線裡。黃承彥,你以為是桃花島上的黃老邪?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化外之人?
當年,荊州首屈一指的實力派人物蔡瑁把兩個妹妹分別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也就是說,荊州一哥劉表是黃月英的姨父,在荊州擔任重要軍事職務的蔡瑁則是黃月英的舅舅。這個關係很複雜,但是透露出的信息是很顯然的。
有了黃承彥這層關係,可以與荊州政界和軍界人士接觸,身居隆中的諸葛亮能夠更迅速地了解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等情報信息,理論聯繫實際。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拿出那份著名的策劃案《隆中對》,一整套成熟的戰略思想,你以為坐在家裡就能胡編亂造,而且跟上流社會的人混跡久了,基本也就將名頭炒熱乎了?天下誰人不識君?劉備聞著味兒來了。
這不是醜化諸葛亮,不過也不要妖魔化諸葛亮,這是個有才華的好青年,一心向上,基本上也沒有走旁門左道。不要說黃月英就是皮膚黑點頭髮黃點,根本不能斷言是個醜丫頭。就是人家長得賈南風那樣離譜,不是照樣有個晉惠帝買單?婚姻這個東西,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綜合,男女關係固然不可少,未必算得上最重要。在掀開蓋頭才知道你摘的是哪一根蔥的時候,我還是比較贊成在其他社會關係制衡下,再考慮男女關係的。反正是蓋著蓋子搖,不如先權衡眼前利益。
諸葛亮娶了黃月英宜室宜家
事實證明,黃月英宜室宜家。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跟著劉備出生入死,黃月英代替諸葛亮打理家庭。等到蜀漢在益州天府之國展開生聚教訓之時,丞相夫人的黃月英還在隆中帶領家人宅前宅後植桑養蠶。有這樣的妻子,諸葛亮才能腰杆很直地寫下遺囑:他死之後,家裡有薄田桑麻可以過活。皇上啊,我沒有指望在你這裡拿撫恤費。諸葛亮憂勞國事日理萬機。
教育子女的責任自然全部落在他這個醜媳婦的身上。兒女們都很成才,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不受利誘,同時殉國。司馬氏一統天下後,曾招諸葛亮的第三個兒子諸葛懷到洛陽封贈顯爵,諸葛懷上表說:「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食自有餘饒;才同欞櫟,無補於國,請得歸牖下,實隆賜也。」晉武帝司馬炎只得順其志向,可見諸葛亮的遺訓和諸葛夫人的遺澤。這些孩子,做事風格不像諸葛亮詭異,但是絕不愧對諸葛這個姓氏。
諸葛亮一生行事謹慎,穩紮穩打。婚姻這件事情上他安排得是很成功的,不僅得到了一位賢惠的妻子免除後顧之憂,而且她產生的附加值——是以自己複雜的社會關係給予諸葛亮的好處;二是建立了一個聖人必須建立的道德體系中的一環:好德。英雄難過美人關,多少人英語考試四級沒有通過,拿不到學位證書;多少人沒有通過美女這一關,斷了通向聖人的路。作風,是考察當代幹部的標準,也是,古代聖人的測謊儀。
什麼樣的婚姻才好?
不要以為這樣的婚姻,身為當事人的諸葛亮有什麼不快樂,他選擇他承擔,何況這個工作狂一年也難得休幾次探親假。對於黃月英來說,她承擔她承受,嫁了聖人,只有站在身後,不斷修正自己,以保證完整生存在他的光芒裡。總體而言,這是樁幸福指數很高的婚姻,可是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
看吳宇森的《赤壁》,金城武的諸葛亮羽扇搖搖,趙薇的孫尚香活潑可愛,就覺得這倆人年貌相當,且心有靈犀,其實是能夠發展下去的,也應當發展下去的。但是歷史不肯這麼寫,歷史的心腸太硬,容不了兒女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