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才女」武亦姝是理科?613分上清華,有顏有才說的就是她吧!
武亦姝是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這位詩歌才女,沒想到讀的竟然是理科,而且成績優秀,高考成績公布那天,武亦姝的成績也備受矚目,居然拿下來613的高分,要知道,總分不過才630分!
憑藉優異的成績,武亦姝被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正式錄取。
看到這個新聞的大家的反應,估計和我本人一模一樣——詩歌才女讀的居然是理科?還是個學霸?有顏有才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吧!
其實武亦姝實現從理科學霸到"詩詞才女"的無縫轉換,離不開她對詩詞的熱愛,以及平時抽出時間來閱讀和學習古詩詞。
不知道大家現在能否回憶的起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面的優越表現?
在《中國詩詞大會》舞臺。當時年僅16歲的她,擊敗北京大學博士陳更,拿下當年的節目總冠軍。
《中國詩詞大會》非常重視對選手綜合能力的考核,因此不是純粹的背誦古詩詞,還有一個環節是飛花令。正是在這個環節,武亦姝一戰成名。
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什麼是飛花令,所謂飛花令,就是詩歌領域的一種文字遊戲,非常考究選手對詩歌的把握和儲備能力,只要有足夠的詩歌儲備,就可以在飛花令的比賽中從容應對。
縱然飛花令本質上是對詩歌儲備的考核,但是對於飛花令新手"玩家"們,還不能想的太遠,想要入門飛花令,得從了解這個奇妙的詩歌遊戲開始。
或許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一位詩詞才女,肯定是文科學霸,誰能料到,武亦姝居然是理科領域的佼佼者?文理雙全說的就是武亦姝本人吧!
作為一名理科生,武亦姝一直嚮往著清華大學,畢竟清華大學是我國最知名的大學。"不想成為長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搬過來,也可以用到這裡:沒有一個好學生是不想上清華北大的。
不過清華重視文科,北大重視文科,武亦姝讀的雖然是理科,但是因為對於詩詞傳統文化的熱愛,她對於清華,更是有著別樣的情懷。
武亦姝也不止一次地強調過——"清華大學嚴謹求實的學風一直以來都吸引著我。我希望在這裡,可以涵養自己的品性,和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人共同成長!"
想必大家都很佩服文理兼修的武亦姝,其實,《中國詩詞大會》一直都是臥虎藏龍呀!
《中國詩詞大會》最出名也是最有趣的環節就是飛花令的比拼,在這個環節,往往會決定最後的勝負。這檔綜藝節目的知名選手,還有北大碩士陳更,以及看似外表平平無奇的外賣小哥雷海為。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於"飛花令"熟能生巧。
隨便拿到一個簡單的漢字,他們立刻就能夠在腦海中快速搜索出來相應的古詩詞句子,然後不緊不慢地說出來,沉穩大氣,看上去把握十足。
這種答案呼之欲出的感覺,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每個總冠軍背後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故事,他們對詩詞的儲備量也讓我們讚嘆。
現在古詩詞也是如今中小學語文的重頭戲。
這兩年"部編本"教材大換血,和以前人教版相比,小學古詩古文新增了80%,初中古詩文更是佔全部課文的51.7%。
可以說,得古詩文者得語文。
而且有很多家長已經算過了,若是不重視古詩詞的積累,中高考可能會丟上起碼40分!
許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擾:孩子對於中國古代詩詞沒有什麼興趣,學上一會詩詞,不知不覺就神遊天際。就算強逼著孩子學,那恐怕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套書裡,不僅僅是簡單的古詩知識,而是以「飛花令」為線索編排——角度新穎,充滿古詩詞的意趣,並且將古詩融入到古詩之中,用故事來引出詩句,讓孩子在讀古詩的過程中,慢慢體會詩歌的魅力。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用它來背誦詩詞,做文化啟蒙。
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從中學習詩詞賞析,搞定語文的考試題。
它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從小讀到大,反覆去閱讀的書。
也是一套不分男女老少,全家人可以一起讀的書。
每個詩詞愛好者都需要這樣的知己,在讀詩的同時,也去讀懂詩。
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採取圖文的形式,全部採用中國風樣式,每一幅都特別引人入勝。
而且一套4本書,價格僅需要79元,您平時少買一杯奶茶或者少吸一盒煙就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教育。
可以培養孩子讀書的內在氣質的提升,而且這種氣質是以後花再多錢都不會不回來的。
如果你想提高讀書的內在氣質,點擊下面的圖片連結,就可以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