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國首艘055大驅第一次遠航,形成戰鬥力,而第二艘、第三艘和第四艘055正在試航當中,有望於年內服役。首批8艘055全部現身,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即可全部裝備部隊。055肯定會有第二批次,甚至還會有裝備電磁炮等新概念武器的055A或者055B。不過,055系列顯然不會是咱們建造的最後一型大驅,055之後又會出現怎樣的新概念戰艦呢?咱們今天不妨來想像一下。
055之後會出現什麼新概念戰艦呢?(圖片來源請見標註)
實際上,早在2017年4月25日,我國「電磁王」馬偉明院士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家論壇上作主旨報告時,就展望未來海戰,提出了全能艦的概念。全能艦在外形、能源動力、武器及發射方式上都會有顛覆性的變革,預計將採用電磁軌道炮、電磁火箭彈、線圈炮、雷射炮等高能武器,單艘艦艇實現系統防空、反潛和對海、對岸的精確打擊,這將徹底顛覆現有的海上作戰樣式,一艘全能艦的戰鬥力甚至可以和一個中等規模的航母編隊相提並論。
網友繪製的058全能艦(圖片來源請見標註)
雖然這些高能武器的名字聽起來太科幻,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但實際上,它們早已真實出現了。我國的電磁炮正在海洋山號坦克登陸艦上試驗,2018年就已經曝光,距今已有兩年多時間,估計距離服役並不遙遠。有觀點認為它是軌道炮,有觀點認為它是線圈炮,也有人認為它結合了軌道炮和線圈炮兩種形式,取長補短,性能十分優秀。
這門電磁炮並不是大家的空想
而在國際上,電磁炮也不是啥稀罕物件,除了美國多年試驗不理想幾近於放棄之外,其他國家的電磁炮項目反而挺順利的,甚至連土耳其的Sahi209Block II都有模有樣。如果不考慮炮口動能和真實作戰效果的話,土耳其電磁炮的外形幾乎已經很成熟了,未來上艦也是指日可待。
土耳其Sahi209Block II電磁炮
在艦載高能雷射炮方面,美國的發展較為迅速,目前至少共有LaWS(AN/SEQ-3)、THEL和HELIOS三種雷射武器系統,並在3艘水面戰艦上進行了試驗,包括「龐塞」號和「波蘭特」號船塢登陸艦、「杜威」號驅逐艦。美國海軍預計從2021年開始,為新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都配備實戰版雷射武器,到時候必將引領新的潮流。
杜威號驅逐艦
HELIOS雷射炮
「波蘭特」號船塢登陸艦
「波蘭特」號上的新概念武器
雖然在艦載雷射武器方面,我國的公開程度不如電磁炮,但從我國雷射技術整體發展的程度來看,絲毫不比美國差,也許我國的艦載雷射炮會比美國更早服役。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全能艦將同時裝備雷射炮和電磁炮,由於雷射不能彎曲,穿透霧霾天氣的能力較差,因此主要負責防空任務,電磁炮則同時負責對地對海打擊和防空兩個方面,並以對地對海打擊為主。
「龐塞」號上的LaWS雷射武器系統
電磁火箭彈,涉及的則是一個電磁發射技術,它將取代現有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利用電磁力推動井內的高超音速飛彈射入太空,大大增加全能艦的打擊範圍。現在的一艘驅逐艦,打擊範圍一半在1000公裡左右,而裝備電磁發射技術和高超音速武器的全能艦,打擊範圍將極速擴充到5000公裡左右,這將是顛覆性的革命。甚至在055大驅和052D驅逐艦上,就已經為高超音速飛彈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東風17開啟了高超音速武器時代
不過,無論上什麼樣的新概念武器,制約全能艦的瓶頸始終有一個,那就是能源。全能艦預計採用全電推進和綜合電力管理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全電推進的054B已經下馬,但是通過在一些海巡船、軍輔船上的試驗,我國在這方面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技術。而且隨著前幾天我國新型燃氣輪機研製成功消息的曝光,中國的全電推進技術越來越明朗。
全電推進和綜合管理系統是全能艦的關鍵
當然,採用這麼多高能武器,對全能艦的電力要求非常高,而要解決全能艦的電力問題,終極方案還是核動力。目前,我國已經確定要建造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但核動力反應堆的造價十分昂貴,核動力航母的成本差不多是常規動力航母的10倍。要降低造價,只有上產量,將成本攤薄。如果我國核動力航母採用2到4臺核反應堆,而2萬噸級以上的全能艦採用2臺同型核反應堆,那麼成本可以降到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實現雙贏。
全能艦和航母採用一樣的核動力才能雙贏
全能艦的概念,雖然現在聽起來過於玄幻,但是海軍裝備的發展,總是要有足夠的前瞻性。10年前,當我們聽到一體化桅杆、綜合射頻技術、多波段雷達和高超音速飛彈這些名詞時,是不是也會覺得科幻不靠譜?可是在055大驅上,它們真的變成了現實。同樣,今天聽起來過分科幻的電磁軌道炮、電磁火箭彈、線圈炮、雷射炮,也會變成將來的日常操作的。而隨著全能艦變成現實,航母的霸主地位將迎來真正的挑戰。
全能艦會和055一樣夢想成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