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第一時間摧毀對方的空軍,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閃電戰"就是優先摧毀對方的空軍,然後再出動坦克裝甲兵團,在空軍的掩護下快速攻城略地,徹底擊敗敵人。當今戰爭,優先摧毀敵方的空中力量依然是作戰的首要目標。只不過使用的手段從以往的轟炸機升級為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一旦空軍機場被摧毀,往往也就意味著空軍被摧毀。因此,有效保護自己的空軍基地和飛機場,就是各國空軍都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
(印度在北部邊境的簡易機場)
環球網日前報導稱,印度媒體《印度斯坦時報》近日引述印度空軍高級軍官的話說,印度空軍有能力把戰鬥帶到"北方鄰國的腹地",因為要摧毀一個印度的邊境機場"需要220枚彈道飛彈",由於對方彈道飛彈數量有限,而印度在北方邊境附近有十幾個機場,所以即使摧毀3個邊境機場也不會對印度空軍的作戰構成太大的影響。還有印度空軍高級官員表示,印度"最快只需要6小時就足以修復機場跑道",自信之情溢於言表。而彈道飛彈到底對空軍基地有多大殺傷力?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部署在高原上的印軍蘇-30MKI戰鬥機)
談起彈道飛彈,還是要追溯到二戰時期的"元首黑科技"。所有現代彈道飛彈的祖先,都是德國在二戰時研製並投入使用的V-2彈道飛彈。這種戰鬥全重約為13噸,長度為14米的大飛彈採用酒精液氧作為燃料,可以把1噸重的戰鬥部投擲到320千米遠的地方。不過受制導技術的限制V-2這樣的早期彈道飛彈誤差極大,根據統計,所有成功發射的V-2飛彈只有44%落在了距離目標10千米以內的區域,這種精度基本沒什麼效果,只能以城市作為打擊目標。但是經過了七八十年的發展,如今的彈道飛彈早已不是當年所能比擬。
(現代短程彈道飛彈,反應快,威力大,難以被攔截,是突襲機場的最好選擇)
以俄軍現役的"伊斯坎德爾"飛彈為例,這種短程地對地飛彈有效射程為480千米(俄軍自用版,出口版有效射程280千米),在單純使用慣性制導系統導航時,在480千米射程上命中精度(CEP)為30米,而如果綜合使用衛星導航和紅外末端修正技術後,其CEP可以達到驚人的2米水平,基本上相當於指哪打哪。由此不難推斷其他國家的中短程彈道飛彈的命中精度,尤其是印度的北方鄰國飛彈水平很高,筆者個人認為,不會低於"伊斯坎德爾"的水平。這種命中精度別說轟炸機場,就算是精確打擊停放飛機的地堡也足夠了。而正常條件下,軍用機場通常部署24~36架左右的戰鬥機,即使一架飛機一個地堡,也僅需要24~36枚飛彈就足以徹底炸垮一個機場,不知道印度方面的"220枚彈道飛彈"的說法有何根據。
(反跑道炸彈並非什麼先進武器,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和強-5一同出口)
退一步說,現代空軍基地最重要的,就是長達1500~3000米不等的飛機跑道。即使彈道飛彈的命中精度略差,轟炸飛機場的跑道也是綽綽有餘。而且為了確保足夠有效的殺傷,現代戰術彈道飛彈的彈頭普遍較大。通常情況分為500千克、750千克和1噸這幾個水平。而且現代彈道飛彈普遍採用模塊化設計,配備多種不同技術水平的彈頭,可以執行不同作戰任務。例如M-11型彈道飛彈就配備有專門的高爆彈頭、子母彈頭和反跑道彈頭等。由於機場跑道在遭到攻擊後,一旦被修復,就會恢復空軍基地的作戰能力,所以保持機場癱瘓,核心就是保持其跑道處於無法使用的狀態。為此專用的反跑道彈頭設計上有點類似於鑽地彈,這種彈頭帶有裝甲,可以鑽入地下一定距離後再爆炸,並且由於特殊的彈藥設計,反跑道炸彈爆炸後會產生數千℃的高溫,從而熔化飛機跑道的地基,讓跑道處於內部塌陷狀態,只能報廢,沒有任何修復價值。
(效果實測)
特別是在發起攻擊時,反跑道彈頭往往還會和布雷彈混合使用,這樣在跑道被炸毀後,再通過布雷封鎖整個跑道。先進的空投布放式地雷通常採用紅外感應引信,根本不需要人踩上去,而是在人靠近到一定距離,地雷感應到人身上的熱能,就會直接引爆,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敵方的工兵部隊修復跑道。針對反跑道飛彈的襲擊,早在冷戰時期,東西方就都採用了不同的方式,美蘇等大國都在機場儲備有專用可摺疊回收的鋼板,一旦機場跑道被摧毀,可以將這些特製的鋼板拉出來鋪設在草地上充當戰鬥機起降的臨時跑道。
(注意看這種專門用於鋪設野戰機場的鋼板,目前僅有極少數國家才有裝備)
不過,很顯然印度空軍並不具備這些裝備,甚至沒有聽說過這種裝備。因為印度空軍的高層對外宣稱的是他們可以在"最快6小時內修復跑道"。這說明印度空軍根本沒有意識到現代反跑道炸彈的工作原理,也不清楚500千克彈頭在命中跑道時會炸出多大的坑。即使美蘇這樣的世界大國都選擇直接放棄跑道,鋪設全新的簡易跑道以應急,印度人還在幻想著6個小時修復跑道,然後再起飛飛機投入戰鬥……其實,說到這裡,印度人顯然還不知道6個小時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在1962年的邊境戰爭中,印軍第11旅僅僅10個小時就已經被全殲,而印度軍隊如果失去空中支援6個小時會發生什麼,就請各位自行腦補——畢竟1962年已經過去很久了,武器裝備的進步是看得見的。
(海拔4600米,火箭炮發射場景)
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有一點,就邊境局勢而言,印軍確實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根據印度方面自己的說法,在邊境地區,印軍總共擁有超過10處機場,其中海拔3000多米的列城機場甚至可以起降C-17級別的重型運輸機,印軍的努力顯而易見。不過,印軍這些機場距離邊境的距離普遍在100千米以內,其中最近的楚舒勒機場距離邊境僅僅1740米遠。用一句形象的話說,飛機上搬下來的是紅咖喱還是黃咖喱都看得一清二楚。在距離邊境這麼近的地方修機場,用得上某牌快遞麼?很多網友一語中的:火箭炮要不要先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