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場地區分的球鞋推薦,Rookie君介紹過很多,但小夥伴們對水泥地球鞋的詢問度仍舊是最高的。面對保護性和耐磨性要求最高的水泥地球場,Rookie君又會推薦哪幾雙球鞋呢?
米切爾二代
外場水泥地實戰的最終答案,小夥伴們提及最多的就是米切爾一代。
而近段時間米切爾二代多個配色相繼發售,首發的2K限定配色的價格也已經來到了400+的水平,或許我們可以考慮米切爾二代了。
作為「永迪」戰線中最重要的布局產品之一,米切爾二代的實戰性能和性價比肯定不用擔心。(再等等估計300+)
相比於一代造型更加簡潔,首發2k限定的顏色搭配非常騷氣,螢光綠和螢光黃的撞色搭配,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感。
前低後高的造型很有速度感,類似於工程網布材質的織物材料,帶來不錯的包裹性和穿著腳感。
沿用了一代的全掌BOUNCE材質,後掌用料厚度比一代更厚。前掌沒有像前代那樣進行加寬處理,但是大底的多區域分割設計目的肯定是提高整體穩定性,穩定性上小夥伴們不必要擔心。
抓地和耐磨方面小夥伴們如果選擇水泥地實戰,選擇生膠鞋底版本應該比首發配色的水晶底要好。
李寧反伍一代低幫
從設計伊始,李寧就宣傳這雙球鞋是為外場實戰而生。但在去年剛剛市售時這雙球鞋的價格居高不小,今年新推出的幾個高幫版本配色價格也在千元左右,讓很多小夥伴感嘆:觸碰不到的外場實戰籃球鞋,意義到底在哪?
最近Rookie君觀察到幾款低幫配色版本的價格來到了600左右的水平,或許到了適合我們入手的時機了。
適合外場,TUFF RB耐磨橡膠大底肯定是這雙球鞋的主打賣點。但在其他方面,低幫版本讓小夥伴們失望了。
相比於高幫版本,球鞋在中底材料上有些閹割,高幫版本的配置是全掌LightForm+後掌䨻的緩震組合,但在低幫版本上變成了全掌LightForm+後掌Cushion的組合。
Cushion緩震科技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比較熟悉,曾經李寧籃球鞋前B後C的中底緩震組合,其中的C就是Cushion科技。
Rookie君推薦這雙球鞋的原因是,整體外觀設計感上比較驚豔,宣傳噱頭極強的大底耐磨性或許真的有驚喜。
價格方面Rookie君認為可以再等等,500+的二級市場價格還是有可能的。
Nike Zoom Live II
努力去找一雙Nike適合外場實戰的籃球鞋,在三四年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曾經被美國球鞋媒體評為十大性價比球鞋的Nike prime hype,外場實戰的表現至今讓人懷念,不得不說以前Nike球鞋的設計感真的是耐看。
18年年初發售的 Zoom Live II 延續了前代的低幫流線造型,但取消了前代的魔術貼設計,讓球鞋的穿著體驗更輕盈靈敏。
織物鞋面融合了Flywire動態飛線技術,提供了良好包裹性的同時穿著舒適度極佳。
半掌內靴的設計讓球鞋與雙腳的貼合感非常不錯,前掌熱熔材質的加強保證了對鞋頭腳趾的保護。
前掌使用的是一塊長方形ZOOM AIR,前掌氣墊反饋感還是比較明顯的。既然設計出發點是外場實戰球鞋,耐磨的XDR橡膠大底和細碎的抓地紋理肯定是這雙球鞋的最大賣點。
現階段這雙球鞋XDR版本的很多配色價格在400左右,Rookie君認為考慮選擇Nike球鞋同時非常注重球鞋使用耐久度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入手。
adidas Marquee Boost
從Rookie君穿過的球鞋來看,馬奎是Rookie君認為耐磨性不錯而且適合水泥地實戰的球鞋。
這雙球鞋的重量不算輕,後衛打法的小夥伴可能不太喜歡。但對於三四五號位打法的小夥伴來說,是有普適性的。
足夠厚實的生膠大底結合中底Boost材質,緩震一流的馬奎,即便是跳高型打法的小夥伴,在水泥地球場上一番徵戰也不會感到膝蓋疼。
600左右的二級市場價格Rookie君認為也不算離譜,追求緩震效能的小夥伴,可以參考選擇。
重視打法習慣的調整,比賽前更充分的熱身,都是防止受傷、保護身體的重要方式。少時不知膝蓋貴,水泥場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學克萊在場上扣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