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之中,仙人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是修道人的終極目標。
然而,羽化飛升並非終點,神仙也是有區別和等級的。
神仙可大致分為兩類:先天神和人修仙,先天神指的是天生地養,生而未神靈,並非憑藉修煉而長生久視,如女媧、盤古、西王母等天生神靈,本文暫且不談。而通過修煉白日飛升者,就是所謂的人修仙。而神仙的等級和區別就體現在人修仙之中。
葛洪 《抱樸子·論仙》有雲「按《仙經》云:『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從中可以看出仙是有天仙、地仙、屍解仙之分的。
而《鍾呂傳道集》中「論真仙第一篇」提出的「仙有五等」,則是進一步將仙的等級和區別細化,由高至低分為:天、神、地、人、鬼,這也是大眾普遍 認可的說法,在下文中我們一一闡述。
1.鬼仙
《鍾呂傳道集》有云:鬼仙者,五仙之下一頁。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又稱:「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可見,鬼仙名為仙,實為鬼,是修煉的最差的選擇.無獨有偶,在《武術匯宗》中同樣表達了對鬼仙的蔑視:「一味閉目寂坐,冥心寂照,則靜中尋靜,悟人頑空寂滅矣.而未滅盡定,只煉得一個強定之陰神,到氣盡時,陰神一出.便為靈鬼,謂之鬼仙。」從修煉角度上看,鬼仙為修煉之最下乘。
2. 人仙
《鍾呂傳道集》有云:「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又云:「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孽重福薄,一切磨難而改初心,止於小成。雲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
可見,人仙者與其說是仙,不如說是修煉有成而誤入歧途的修士,雖然通過修煉有所小成,擁有仙的部分能力,但是終究沒有脫離人的本質。
3. 地仙
《鍾呂傳道集》有云:「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又云:「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傳於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覆,燒成丹藥,永鎮壓下田,鍊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同時,在《仙術秘庫》中也有地仙之說:「地仙者,為仙乘中之中乘,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不悟大道,止於小乘或中乘之法,不克就正,不可見功,惟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所謂不離於地者,此也,古今來修仙得道者,以此類為最多數,其修道之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識其龍虎,次配其坎離,辯水源之清濁,分氣候之早晚,於是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七,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傳子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覆,燒成丹藥,永鎮下田,鍊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得遊閒之神仙,故稱之曰地仙。」
可見,地仙者,相當於修仙路途中的中途,雖然還沒有感悟到大道,但是已經長生久視,擁有晉升到「神仙」級別的資質。同時他又和「神仙」、「天仙」有所區別,最大的區別就是居住在人間,換句話說,你可以把地仙視作居住在人間的仙人。是「神仙」的過渡階段。
4. 神仙
《鍾呂傳道集》有云:「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鍊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也就是說,神仙是由厭倦人間的地仙勤奮修煉,達到三陽聚頂的境界,水到渠成,而修煉而成的。如果非要用什麼詞來形容神仙,那就是:「超凡入聖」,當然,神仙作為高級仙人,自然不會再居住在人間,而是前往傳說中的三座神山修行。
5. 天仙
《鍾呂傳道集》有云:「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地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天仙作為仙人體系中最高的等級,也是由地仙修煉而來,與神仙不同的是,晉升天仙不但有修為的要求,而且要向人間傳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當然,作為天仙,好處也是極多,不但可以做官享受正規編制,而且還分配更好的修煉環境。
6.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仙人等級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還請指正,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關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