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levis的人有很多,喜歡levis的人也有很多。但是絕大部分愛牛人可能會認為levis不及那些歐洲的大品牌,如diesel、energie和replay等。但levis有屬於他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其高端系列LVC堪稱世界高級牛仔品牌,其檔次甚至高於上述所謂的「義大利牛仔三劍客」品牌。-百度百科
————————————————————————嵬說————————
很多才進牛圈(原牛牛仔褲愛好者)的小夥伴問:Levi's的復古品牌LVC是不是比Levi's更高級?
其實這是一個特別難問題的問題。也對,也不對。
只要說到Levi's LVC就不得不提到它複雜的歷史以及它和其他不同品牌間的關係。在所有「養牛」人的心中,LVC曾經就代表了最好的牛仔褲。當然,是曾經...
我們今天就說下Levi’s旗下這個復古品牌吧。
Levi's LVC,指的就是Levi's Vintage Clothing,是Levi’s旗下的復古品牌。就跟Ralph Lauren旗下還有高端復古的RRL (DoubleRalph Lauren) 相似,LVC代表的也是Levi's往昔的經典與榮耀。
與其他人做復古品牌不同,Levi’s LVC復刻的就是自己。我們可以拿經典的Levi’s 501牛仔褲來舉慄:
LVC在復刻這條褲子的時候,一般都會在501的型號前加上37、44、66這些代表年代的標記,比如55501、66501,這些都代表了這條牛仔褲所復刻的當時的版型。
你們看,44、54、55型的501版型都比較寬鬆,符合當時體力勞工工作以及戰爭支援的需要;47型和66型比較修身,這就是經濟發展以後,人們開始追求時髦的審美了。
這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66型501牛仔褲,它略微收腿的錐型設計成為了後來許多牛仔褲的潮流起源。今天的不少大牌,好比像日本的Evisu,他們家經典產品所模仿的就是66型的501了。
Evisu連名字都從Levi’s來的
66型的501是不朽傳奇,1966年對於Levi’s 這個品牌來說也有特殊的意味。
就是從這年的66型牛仔褲開始,Levi’s把品牌商標從大寫「E」逐漸改為了如今的小寫「e」,有相當長一段時間Levi’s同時在使用這兩個商標。大寫「E」標誌的牛仔褲在後來復刻的時候就被叫做了Big E.
Big E標誌的Levi's憑藉獨特牢靠的「XX」 面料和紮實的做工,在全球賣出了5億多條牛仔褲,直到1983年。
1983年,如日中天的Levi’s出於成本和「環保」的考量,關閉了Big E標誌系列產品線,也不再使用經典的XX面料;全面降低了面料和工藝上的成本來適應更大規模的生產需要。
所以如今你翻開常規款Levis 501褲腳,就狠難再看到XX面料內側布條上經典的紅色「赤耳」了。
你看,1983年對於Levi’s這個品牌是一個分水嶺:1983年前,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經典Levi’s; 1983年後我們只能把它叫做超市Levi’s
而LVC這個子品牌所復刻的,就是1873年-1983年這一百多年間Levi's自己生產的經典牛仔褲。單單就是這個復古子品牌的產地,在收藏愛好者的心中也一直是個討論的焦點。
Levi’s Vintage Clothing (LVC) 從1996年在美國555老廠紀念性地恢復生產,又在2000年後逐漸停產。
美產LVC面料和做工質量最為穩定,而且因為停產的關係,真的就是買一條少一條。 經典美產產品就特別稀有。
另外,美產LVC的復刻對於元年款 (就是原來被復刻的那條)的還原度非常高,許多牛仔褲的藏家都狠難分得清哪條是當年的,哪條是現代的。
一條正宗美產的LVC 501, 根據具體款型的不同,價格可以賣到2000元-5000元以上;像1983這樣特別稀有的型號,有可能被炒出更加驚人的價格。
而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日本人狠早就開始模仿Levi's製造牛仔褲,甚至從美國人手裡拿到了Big E商標的復刻版權。
美產LVC的自家工廠第一次停產以後,Levi’s日本工廠的產品逐漸成為復刻主流,也就是所謂的「日產」。
日產LVC所用的布料,其實並沒有美產來得好,但是它工藝上的改進,做工上的細緻,輔料和五金件的精選,以及設計和細節上的處理,讓日產的LVC產品在整體精美程度上,都超出了美產原來的水平。
世界上最好的牛仔褲,一度指的就是2000年-2007年的日產LVC。
由於二戰後日本對技術近乎變態的追求,加上他們對生態保護的重視,使得自己國家在染印和洗水技術的水平非常先進;另外日本人還特意考慮到了東方人的體型,在版型上把LVC褲型按比例縮小。既保持了原來的風貌,又賦予了新的美感。
而日本流行文化也同樣受到美國影響狠深,使得他們的演藝明星和潮流藝術家對Levi’s這樣的美國經典產品特別追捧。這也推動了日產的LVC復刻產品做得更好,賣得更貴。
不單單是日產的LVC產品,日本的其他牛仔品牌也深受Levi’s 501產品的影響,靠著好做工模仿起家才逐漸變成了今天的風格。
好比像我們一開始說過Evisu,他們家最好的No.1/No.2,就是照著66型LVC 501復刻來做的。而日產的Evisu不直接出口海外的原因,早先時候也有怕被Levi’s起訴的關係。
同樣曾模仿Levi's起家的,也包括了桃太郎、Kojima,甚至是EDWIN、優衣庫這些品牌的牛仔產品。
你們看,好的模仿對推動整個行業都有著巨大幫助。
日產LVC在潮流圈的風靡,Levi’s的本品牌也藉機和NBHD這些明星潮牌展開了更多合作。原本只是想用復刻紀念下自己產品的Levi's突然發現:
我靠,LVC也是能賺錢的!
這個念頭一出,才讓Levi's全球各地都開闢了LVC的復刻工廠。所謂的土耳其產、墨西哥產、多米尼加產,就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不同產區的LVC水平相差非常大。
土耳其產的LVC還是比較忠於原著的,只是設計和版型上常有落差,比不上日產和美產細緻;而現在更多見的墨西哥產和多米尼加產,版型和工藝就更加不穩定,拉低了LVC應有的水準。
當然Levi's自己在運營上更加缺鈣的地方在於,他們為了提升LVC產品的銷量,刻意迎合現代審美去不斷修改復刻產品的版型。這種策略非常大地傷害了復古牛仔褲的真正愛好者和Levi’s自己的忠實粉絲,造成了LVC全線產品銷量的大幅下滑,也導致了日產LVC工廠和美產LVC工廠的全面停產關閉。
如今你要找到一條出色的LVC 501牛仔褲,最好的辦法就只剩下了在二手論壇上高價收回日產或者美產的藏品。至於海淘那些500多塊的次新款,似乎意義就不是狠大了。
反倒是國內一些小品牌,像赤芸或之前有童鞋分享過的Overcomer,他們倒是扎紮實實在模仿LVC,又不斷做細節上的變化才成為自家的產品。用料和做工都不錯,只是版型上還有比較大的調整空間。 這種追求品質的態度倒是蠻值得尊敬。
當然國內要做條好牛仔褲的難點還在於:你做條200-300的低價牛仔褲吧,討好了用戶卻賺不到錢,還傷害了自己品牌;你好好做條500-800的牛仔褲吧,人家要說你憑什麼賣這麼貴?
得了,最後為了過日子,只好把好產品價格翻一倍賣到更加識貨的海外;把低價的次品加點花花綠綠的噱頭,掛上X寶去申請中國質造。所以旁友們吶,有時候大家買不到好東西還真怨不了別人。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
————————————————————————嵬說————————
◆Levi's復刻版 (Levi's Vintage Clothing,簡稱「LVC」) 品牌文化
LVC – 為Levi's ®原始舊式服飾 (Levi's Vintage Clothing) 的縮寫,強調拓荒者的牛仔精神。在首創者探索新領域時代便已發現了有相關聯的帆布 (canvas) 材質,進而演變成Levi's® 牛仔布(denim)。
LVC 保持原有傳說的真實性,強調細節、洗色及完全自然的手藝。這些複製品的產生是有嚴格的紀錄考核,並在現今Levi's ®僅存位於舊金山Valencia Street 的一家古老工廠中生產。其品質仍保持舊有的完整性。
◆Levi's復刻版 (Levi's Vintage Clothing,簡稱「LVC」)
LVC是把1873年以來眾多的 Levi's 進行完美復刻,是 Levi's 的復刻版本。雖然比 Louis Vitton 的「LV」多了個「C」,但在潮流達人的心中地位應該相同,甚至更到頂禮膜拜的境界。
LVC包括美產和日產的。美產的大部分是以原色為主,洗水的超少。這大概和美國人的潮流思想有關,去看看現在主打美式風的BBC Ice Cream就知道,全部都是青一色的丹寧原色牛仔褲。但,美產的褲子用料比日產的好,這是不爭的事實。加上現在Levi's在美國的工廠關閉,使得美產的LVC價格狂飆。就如同EVISU的日產系列一樣 (美廠的L.V.C主要是褲子內側的洗水標。上面印有「米國制」(用於銷往日本)或「made in USA」在 Levi's 主扣後大部分印有工廠號,多以555為主。)
這裡要重點說說日產的 LVC。自從90年初拿到 Levi's Vintage Big E 復刻權之後,日本潮流界就決心把 LVC 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檔次。特別是美國工廠關閉,日本拿到全線 LVC 生產和設計權後,推出2001/2002 vintage 501系列前線復刻之後,LVC 的地位一下被潮流界提升到牛王的位置,同時,日本牛仔褲的洗水質量也被外界認為到達了一個巔峰。當然,NBHD,Fragment 等大牌的作用也相當的明顯。 Levi's Vintage 501系列包括1873,NEVADA,125,1917,1922,1933,1937,1944,1947,1954,1955,1966和1983。但在2004年,1873,NEVADA,125,1917,1922,1933,1983這七款停產。限量再玩斷貨,LVC不紅都難也 (這裡要補充說明一點,日本拿到big E復刻權之後日廠的 LVC 主扣後面印有J22或J09的編號。而洗水標沒有金屬防偽線。2001年開始,連主扣後面都沒有了標記。)
1983年對於 Levi's 來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從此之後的 Levi's ,不管任何系列,不再採用丹寧布料,而且在做工和縫製方法上都相當的有出入。
所以,1983年以前的 Levi's 褲子就更顯的具有收藏價值。日本潮流界本著完全vintage的概念,進行完全的復刻,無論從面料,做工還是縫製方法上都原樣復刻。所以,如果要買LVC的話,建議大家買日產的LVC,因為那才是最原汁原味的LVC。比如54501,是唯一一條拉鏈版本的501。原始版本的褲子是採用了zipper拉練,日本復刻時就採用了zipper拉練,而美廠的54501卻是使用Talon拉鏈。
◆Levi's復刻版 (Levi's Vintage Clothing) 的命名識別:
這裡要說的是LVC的命名,大部分是年份+褲型。 Levi's 從1873年生產牛仔褲至今已經經歷了150多個年頭 ,但其中最有名氣的應該是37年~66年這一時間段。
因為這時候的 Levi's 從工裝開始過渡到日常牛仔褲,更適合人們在平時生活與工作中穿著,其中以40年代初 (二戰爆發) ~60年代末最為暢銷。
LVC一般在復刻型號前會加上例如37 44 55 66等字樣。目的是使買家容易記得型號而標註的。而非44501就一定在44年生產, 而確切的說法是40年代 (初期或後期501XX)。其他也是一樣道理 ,而二次大戰時期的501牛仔褲一般被稱做 S501XX 或 WWII。
————————————————————————嵬說————————
國外的古董褲藏家用來劃分年份的方法很簡單也很專。
XX時期 (1890~1967)
BIG E時期 (1966~1971)
66前期 (1969~74年)
66後期 (1970~76年)
RED LINE時期 (1974~86年)
其他 (503 505 517 ....)
大戰版本S501XX所用的主扣月桂樹,即橄欖枝,代表和平。當時生產的501清一色都要採用軍方提供的「月桂扣」 S501XX (WWII) 之所以倍受牛迷愛戴是因大戰 S501XX 的細節與其他 501XX 的細節有最多不同之處。並且是30年代末期後牛仔褲從工裝褲過渡到時裝舞臺的第一款比較「正式」的褲型之一。
而大家熟悉的 big E 是66年之前的紅旗標,之後的紅旗標全部改為了「Levi's」小寫的E。所以在l.v.c褲子當中,big E 的 501 褲子收藏價值高於小 e 的款式。
此外就是LVC系列比較多的501XX,主要有37501,44501,47501,55501,66501。這些褲子的後標上都會表明501XX。這些褲子我們也常常以為是501 BIG E,區分他們的方法如下:
1. 皮牌的
2. 紙牌的
3. RED LINE
4. 有布的鬆緊扣
只要符合3 就是正品了!符合1,3就是40年代的44501,47501;符合2,3就是 60年代的66501;符合3,4就是30年代的33501,37501。其中1、2指的是褲子右腰上的那個標示;RED LINE是一種牛仔布料,又叫色邊布,是牛仔布中比一般布料貴3倍的;布的鬆緊扣是指後腰上面的一個東西。
501是LVC的主要復刻褲型。2系列是當初LEVI為了維持501而推出的廉價版本,採用的是藍耳面料取代昂貴的丹寧布料,至於其他的細節基本一致。201是20年代初出現的,所以一般稱為「20201」以白布章與NO.2字樣為亮點 。所以後來復刻的201XX並不帶有年份,是以30年代末501XX作為原型復刻而得。而白布標的201復刻也被玩牛者追捧~~美廠復刻的201XX採用了丹寧布料,除了皮標不同外,其他的與同時期的501復刻版本沒有任何區別。
LVC無論從用料,洗水還是細節縫製上都是現在市面上的501所不能比的。於是,2000++甚至5000++的價格便成為了它的價值體現。
————————————————————————嵬說————————
1917 501xx
牢固的雙馬印皮標和赤耳出現!
↓以下是1917 501xx 的局部特徵:
1922 501xx
1920年美國汽車產業興盛,人們的消費形態轉變,看上去很美,但隨後的經濟危機,440萬人的失業。牛肉價格的跌落。但憑藉螢屏上的西部硬漢牛仔的身影,使得西部的牧場主運免受一劫,觀光牧場誕生,美國西部牧場主人為了彌補經濟蕭條所帶來的損失,紛紛將牧場改成渡假旅館,以供東部的有錢人休閒渡假。都市來的牧場貴客們在這裡騎馬,吃的穿的都跟真正的牛仔一樣。他們渡完假,便帶著西部的新服飾回到東部的家。那是Levi's牛仔褲首次渡過密西西比河以東。501成為牛仔們的首選。
隨著皮帶的問世,Levi's也與時俱進,在牛仔褲上加入了可以穿皮帶的褲鼻兒。
↓以下是 22501 的局部特徵:
1933 501xx
1930年代 LS & CO.的產品面世,牛仔們即穿著其出品的牛仔褲,而牛仔們亦因此成為了Levi’s 品牌及501 牛仔褲的廣告icon。
當時的501 牛仔褲是Levi’s 旗下Dude Ranch Duds西部服裝系列的一員,它是牛仔們「講究」的工作服或城市型人的衣著。
↓以下是33501的局部特徵:
1937 501xx
為了與其他公司的產品區分,1937年9月1日特許取得,帶有LEVIS字樣紅旗標的501出現。後兜補強撞釘被隱藏(因為顧客投訴這些撞釘經常勾到馬鞍及學校裡的桌椅。)
↓以下是 37501 的局部特徵:
1944 s501xx
戰爭再度來臨,這次席捲了全世界。
World War II第二次世界大戰Levi's牛仔褲的製造被宣告為必要工業。唯有跟作戰有直接關聯的人可以買這種牛仔褲。但是雙曲弧形的的縫法設計被認為是浪費線,而不得不停止使用。於是弧形縫線便改用畫的。也因此使得許多顧客認為畫的貼袋縫法是仿冒品而拒絕購買,尤以亞利桑那州的印地安顧客流失最多。
1941年12月7日珍珠灣事件,美國全國備戰,1942年1月戰時生產局設立,伴隨著戰爭的激化,物資節省簡化版的501出現,與此同時501被指定為軍需工廠的工作服。主扣被改為由軍隊指定提供的廉價的月桂樹主扣,levis標記的撞釘也使用了無任何標記的撞釘,並且把zipper兜(掛表兜)的兩顆撞釘也直接cancel了,後兜燕線油漆塗染成為這個時期501的顯著特徵。
Levis公司稱這個時期的501為simplified501也就是: s501xx。
↓以下是1944 s501xx 的局部特徵:
1947 501xx
1946年12月簡化版501消失。回復原有設計,使用13.5OZ線的501出現。
↓以下是1947 501xx 的局部特徵:
1954 501zxx
1950年代,在這Rock & Roll的年代,501牛仔褲經過James Dean、Marilyn Manroe、Marlon Brando及Eddie Cochran的演繹後,成為了年青叛逆的象徵。
54501,是唯一一條拉練版本的501。原始版本的褲子是採用了GRIPPER ZIPPER的拉鏈,這個工廠的已經倒閉,54501ZXX和50年代的LEE都是用的這款拉鏈,因為倒閉,其他公司沒有生產這款拉鏈的權利,日本LEVIS復刻501ZXX的時候從這個工廠把所有的庫存買斷,但也只生產了2500條,美國LEVIS因為沒有拿到拉鏈,所以使用TALON拉鏈。
這裡要重點說說日產的。自從90年初拿到levi的vintage big E復刻權之後,日本的潮流界就決心把LVC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檔次。特別是美國工廠關閉,日本拿到全線LVC生產和設計權後,推出2001,2002 vintage 501系列前線復刻之後,日本潮流界本著完全vintage的概念,進行完全的復刻,無論從面料,做工還是縫製方法上都原樣復刻,使 LVC 的地位一下被潮流界提升到牛王的位置,同時,日本牛仔褲的洗水質量也被外界認為到達了一個顛峰.
↓以下是1954 501zxx 的局部特徵:
1955 501xx
皮標停產,開始使用紙標!
Jack Kerouac在其1957年面世的經典作品「On the Road」中描述了這特別的牛仔褲,「Dean穿著洗得破爛的緊身Levi’s及t-shirt,活現了丹佛人的真正個性。這些騎著電單車、戴著鴨舌帽及蓄著長發的小夥子們,穿著釘滿小珠粒的外褸,流連在帳篷後面跟穿著Levi’s及粉紅襯衣的美女們搭訕。
↓以下是1955 501xx的特寫:
1966 501xx
1960年代:在此之前,Levi’s 501牛仔褲的名稱是「waist overalls」。期後Levi’s 有見年青男女早以將產品廣稱為「jeans」,為迎合潮流趨勢而將產品改稱為 「jeans」,並廣用於宣傳冊子及廣告上。
在嬉皮士運動的眾多抗議行動及Woodstock音樂節的搖滾音樂會中,Levi’s 501牛仔褲成為了眾人必然的衣著,儼然制服一樣,Levi’s 501牛仔褲亦因此成為了當時政治及時裝的象徵。
66501牛仔褲後袋上的撞釘被嶄新的縫線技術所替代。
並在紙標底部的EVERY GARMENT GUARANTEED這行字去除.
↓以下是1966 501xx的局部特寫:
1983 501xx
1980年:牛仔褲的銷售量獲得空前成功,達502,000,000件大關。
1984年:levi's成為美國奧運代表團的代表服裝,並為levi's501blues作大型宣傳。
1985年Levi’s的「Laundrette」電視廣告推出,故事講述男模特兒Nick Kaman把自己的501牛仔褲脫下。片中Marvin的「Heard it through the Grapevine」帶動了靈歌音樂的復興,而這電視廣告亦令「白tee藍牛仔褲」變成了經典造型。
1986年:levi's牛仔褲開始生產預先穿洞 破爛的牛仔褲。
1989年:隨著成千上萬的群眾穿著Levi’s 牛仔褲推倒柏林圍牆,Levi’s 牛仔褲的紅旗標誌及雙弧縫線將在這些照片中永遠長存。
1983 年對於levis來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從此之後的levis,不管任何系列,不再採用丹寧布料,不再有赤耳。而且在做工和縫製方法上都相當的有出入。所以,1873-1983年的褲子就更顯的具有收藏價值。(在2004年,1873,NEVADA,125,1917,1922,1933,1983這七款的復刻版也停產。限量再玩斷貨,LVC不紅都難)
83501將右後兜的紅旗LEVI'S改為小寫的Levi's.大E時代終結。83501也是唯一的一款小寫e的赤耳501.
↓以下是1983 501xx的局部特徵:
————————————————————————嵬說————————
褲型介紹編輯
22,33,37年的LVC褲型都是那種寬大的,褲腿很寬,類似工裝褲
44年的LVC也是屬於寬鬆型的直筒褲,但沒有之前的22.33.37褲型那麼寬鬆
47年的LVC屬於修身的小直筒,是所有LVC裡面最為修身的.
54和55年的LVC褲型差不多.都是屬於直筒褲.屁股這裡寬鬆,整體屬於直筒褲.
66年的LVC是屬於收腿微錐的褲型.穿上會拉長腿部的視覺效果.也是日本人最喜歡的褲型
————————————————————————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