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凌晨,美聯儲公布最新的7月會議紀要。紀要顯示FOMC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經濟的前景表示擔憂,預計疫情可能繼續打壓經濟增長,並衝擊金融系統。
截至今日凌晨收盤美股標普500指數跌0.44%,歐洲Stoxx50指數漲0.85%,美元指數漲0.77%,WTI原油漲0.47%,Brent原油漲0.31%,倫銅漲1.38%,黃金跌3.79%,美豆跌0.03%,美豆粕跌0.07%,美豆油漲0.19%,美糖漲2.79%,美棉漲1.40%,CRB指數漲0.20%,BDI指數跌1.13%。
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經濟復甦或不及預期強勁,控疫是關鍵
8月20日凌晨,美聯儲公布最新的7月會議紀要。紀要顯示FOMC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經濟的前景表示擔憂,預計疫情可能繼續打壓經濟增長,並衝擊金融系統。紀要公布後,美股三大股指盤中轉跌,美元小幅上漲,金銀跌幅擴大,現貨黃金跌至1940美元/盎司。
截至今日凌晨收盤,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14.55點,跌幅0.43%,報3375.23點;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下跌64.38點,跌幅0.57%,報11146.46點;道瓊指數收盤下跌83.28點,跌幅0.30%,報27694.79點。
會議紀要顯示,FOMC委員認為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非常高,經濟道路嚴重依賴疫情發展路徑和相關部門的應對,而這種路徑有很高的不確定性。總體而言,金融環境近幾個月有所好轉,反映了支持經濟的政策和美國家庭以及企業的信貸流動是穩定的。
消費者支出已從4月低谷反彈,反彈相對強勁。家庭支出也有所恢復,但旅遊休閒等非必需消費服務的家庭支出可能仍會在一段時間受抑制,這將是遏制復甦的一個因素。但相比消費者支出,企業近幾個月的好轉勢頭明顯遜色。
逐步減慢疫情蔓延速度的行動、公共衛生領域醫療和疫苗的研發將是保證持續復工的關鍵,此外,貨幣政策和專門的財政政策也將對支持企業活動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FOMC委員預計今年GDP增速和失業率降幅將「一定程度上不及此前預期的強勁」,並將此歸因於6月中旬以來疫情傳播速度的加快。
對於金融穩定性,FOMC委員預計,銀行等金融機構目前情況良好,但仍然面臨壓力,特別是在疫情傳播不能得到控制並影響到經濟活動的時候。企業債務累積增加了企業無力償債的風險。因此委員們一致認為,這些機構、活動和市場都應該密切監控。
在未來的貨幣政策前景方面,多位委員指出,在未來某個合適的時間會指出讓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更為清晰的路徑。也可以設置基於結果的前瞻指引,並運用掛鈎通脹、失業率或者兩者結合的門檻等給出相關的指引,不過在得到顯示經濟真正復甦跡象的數據之前,美聯儲都將保持當前的利率不變。
大部分委員討論了控制美債收益率曲線,即設定美債收益率的上限或者目標這種貨幣政策工具,並認為在當前環境下,設定收益率的上限和目標可能收益有限,因為美聯儲在利率方面的前瞻指引已經很可靠,長期利率已經處於低位。而設定收益率上限和目標可能帶來額外成本,包括資產負債表擴張過快等。基於以上擔憂,大多數委員認定,在當前環境下不能設定收益率上限和目標,但如果環境明顯變化,它應該仍然是未來美聯儲可能考慮的選項,因為作為強化購買資產方面的前瞻指引的手段,收益率上限和目標有其價值,可能有助於在聯儲尋求實現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的雙重目標時限制購買資產規模。
有機構分析指出,總體而言,美聯儲會議紀要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這可能是導致投資者規避風險的原因。道明證券分析師Priya Misra稱,會議紀要並未暗示即將放鬆前瞻性指引和QE,這令人感到失望。蒙特婁銀行分析師Ian Lyngen表示,美聯儲對商業領域改善有所放緩的謹慎態度可能削弱了風險偏好,市場擔心這將為招聘帶來壓力,並最終削弱消費能力,即使消費仍然存在。
也有市場機構分析認為,美聯儲會議紀要為美國經濟描繪了一幅鴿派前景,官員們對經濟復甦路徑表示擔憂,並重申新冠病毒目前佔主導地位。有跡象顯示,美聯儲將在下個月發布的新一輪經濟預期中對經濟預測進行修正,尤其是在今年夏季新冠疫情削弱了經濟復甦的情況之下。在前瞻性指引方面,該機構表示可能不會像市場所希望的那樣在9月會議上看到更多前瞻性指引,目前部分美聯儲官員已經公開表示沒有必要這麼做,而會議紀要似乎也呼應了這一點。另外,決策者們支持完成備受關注的政策框架審查,這一點有望在下個月會議上出現。
美國國家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美聯儲到目前為止已經做得很好。「川普政府願意與民主黨人討論新冠病毒援助問題。在接下來的一兩周內,新的聯邦援助將惠及失業的美國人,將不會考慮對金融資產徵收更高的資本利得稅。失業金申請人數開始下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開也始下滑。」
EIA原油庫存降幅不及預期,海上鑽井承包商接連申請破產
8月19日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最新原油庫存數據。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降幅不及預期。截至8月14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實際公布減少163.20萬桶,預期減少287.4萬桶,前值減少451.2萬桶;EIA汽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332.20萬桶,預期減少124.2萬桶,前值減少72.2萬桶;精煉油庫存實際公布增加15.20萬桶,預期減少134萬桶,前值減少232.2萬桶。
此外,全球船隊規模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公司Valaris Plc(恩斯克)宣布申請破產,試圖重組約70億美元的債務,成為全球油價暴跌的最新受害者。
在根據破產法第11章向美國德州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之前,該公司曾表示可能會因無力支付債券而被迫尋求債權人保護。Valaris在一份聲明中稱,該公司已與約半數票據持有人達成一項具有約束力的重組支持協議,並獲得了5億美元的債務人持有資產融資。在破產申請中,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約為130億元,債務總額約為78.5億元。根據重組提議,Valaris將取消股份,並將其循環信貸安排和無擔保票據換成股權。
Valaris執行長湯姆·伯克(Tom Burke)在聲明中表示,疫情加劇了能源行業的大幅下滑,這迫使公司採取這一步驟,創建一家能夠適應該行業長期收縮的更強大的公司。他說,公司計劃在破產期間繼續不間斷地為客戶提供服務。聲明還稱,重組協議將削減逾65億美元債務,並將把Valaris現有的信貸安排和無擔保票據轉換為股權。現有債券持有人同意支持5億美元的新債券。
據報導,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導致的石油需求下降加上油價暴跌,油服行業被認為是受打擊最為嚴重、衝擊最為廣泛的行業之一。能源資訊公司Rystad Energy 曾預計,2020 年至2021 年間,全球海上鑽井公司將會有多達10% 的合同量被取消,相當於總收入損失約為30 億美元。
今年許多海上鑽井公司處於危險邊緣,出現了一波接一波的「倒閉潮」。今年4 月,美國老牌海上鑽井公司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因資金鍊斷裂申請Chapter 11破產保護,負債26 億美元,手頭現金卻只有4.349 億美元。在破產之前,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股價已經下跌80% 以上,跌至每股不足1 美元。
8月初,美國上市的海上鑽井公司Noble Corporation申請了Chapter11破產重組,繼上半年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之後,又一家大型海上鑽井公司在本輪衝擊中不幸「倒下」。
根據Noble Corporation的說法,大宗商品價格嚴重低迷疊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是導致其破產的主要原因。目前,該公司已經與其未償債券的最大持有人組成的兩個特設集團達成了一項重組支持協議,這將大大降低該公司該公司資產負債表的槓桿率,使其能夠實現長期增長。
「商品價格的嚴重下滑已經影響到了公司經營,而疫情暴發又加劇了這種情況。在經歷了數個月的策略選擇探索之後,我們得出結論認為,在我們最大債權人的支持下通過Chapter 11申請實施的一項大規模去槓桿化交易,為Noble和我們的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最佳結果。」Noble Corporation總裁兼執行長Robert Eifler說道。
滬銅強勢三連漲,滬鋅創下年內新高
從國內期貨市場來看,周三有色金屬多數上漲,滬銅漲逾2%,滬鋅漲逾1%,創近15個月高位。反觀貴金屬市場跌幅較大,滬金跌2.67%,收於420.24元/克;滬銀跌3.67%,收於6120元/千克。
近期金銀雙向波動明顯加劇,在光大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展大鵬看來一是美元反彈預期在增強,二是此前的大幅回調打破了一致性預期。他認為,黃金走勢或陷入寬幅振蕩,一是消化獲利盤,二是為後期繼續力量。而白銀炒作氛圍濃厚,基本面因素不能解釋當前行情。
不過從中期來看,他認為目前黃金反彈的中期因素沒有太多轉變,美國經濟恢復緩慢下嚴重依賴於美聯儲寬鬆的貨幣政策,且美股的不穩定性也對流動性極為依賴,說成市場「綁架」美聯儲政策也不意外。因此對黃金而言中長期向上仍然是可以想像的。
「我們認為,貴金屬價格保持高位振蕩的概率較大,在基本面沒有較大改變以前,目前價格點位區間與基本面相適應,但考慮到全球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較強以及市場分歧較大,因此日內波動也將較為劇烈,這將加大操作的風險,很容易出現『多空雙殺』的局面,為此市場投資者需注意風險把控。」銀河期貨貴金屬研究員萬一菁提示道。
近日在宏觀情緒改善下,滬銅持續三日反彈,繼續向前高53000元/噸發起衝擊。中信建投期貨工業品研發團隊指出,在美元持續貶值的背景下,本周以來倫銅持續收漲,並在19日盤中一度創下新高,最高逼近6700美元/噸。不過,在人民幣同比升值的背景下,滬銅走勢會相對弱於倫銅。綜合來看,儘管國內需求回落導致基本面偏弱,但如果美元貶值趨勢延續,則銅價大概率提前結束調整,重拾升勢。
一德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吳玉新指出,短期內銅價先跌後漲,供需基本面未有明顯變化,更多的原因還是在宏觀因素,美元指數、流動性、需求預期等影響著銅價。
首先,美元指數連續五日走低,刷新兩年低點至92.12。目前市場較大共識是,較長期內美元進入貶值周期,美元指數未來將進一步下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節奏分歧較大,一方面後續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多偏負面,下行壓力仍存;另一方面,當前美元指數非商業多頭淨持倉已處於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低位,做空交易已較為擁擠,後續美聯儲邊際上進一步擴大寬鬆的概率降低等可能觸發美元反彈。周四凌晨美聯儲公布的7月FOMC會議紀要對美元走勢做出指引。
其次,全球政府還是在用心呵護著流動性。其中,歐、日央行仍在擴表,歐盟7月份通過7500億歐元抗疫基金,美國央行擴表有邊際放緩跡象,不過新一輪財政救助計劃有實施可能。整體來看,外圍市場整體還是維持寬鬆狀態。
看向國內,此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表示,下半年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暫無必要加碼。但央行最新報告也強調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以上均表明貨幣政策回歸中性,但是央行超預期進行MLF與逆回購,操作略超市場預期,降低了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擔憂。
最後從基本面來看,吳玉新認為,在供應端,銅礦「近緊遠松」的預期存在,如果秘魯不出現長時間的供應中斷,8月以後礦產銅供應是逐步回升的,供應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不過目前9—10月船期的精礦加工費招標價仍然在50美元以下,冶煉產量難以進一步釋放。
需求端的市場預期較好。「目前是季節性淡季,像電纜行業、空調行業等環比數據都在走弱,精廢價差的回升也使得精銅消費受到削弱。但旺季需求仍然值得期待,基建是穩經濟的抓手,下半年還有1.3萬億專項債發行額度以及一萬億抗疫國債,消費增速會繼續提高。」他說道。
有機構預計,下半年基建(含公共事業)增速或達10%—12%;電網投資1—6月份累計1650億,同比基本持平,今年國家電網投資計劃提高到4600億,下半年投資進度還會加快;1—6月,新屋銷售面積2.1億平方米,已經超過去年同期的2億平米。
此外,看向銅庫存方面,國內季節性累庫預計9月份之後才會結束,但現貨仍處於升水狀態。市場更關注倫銅庫存的變化,目前LME銅庫存持續去化,庫存已降至歷史同期低位,預計庫存的下行趨勢仍未結束,倫敦現貨穩定在升水10美元上下,海外擠倉風險值得關注。
總體來說,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吳玉新認為銅中線支撐仍在。基建、電網等終端消費拉動下,銅需求增長預期穩定。銅供應損失超預期,造成極端低庫存,而下遊消費馬上又要進入旺季。但是需要看到,宏觀因素預期反覆風險存在。技術上看,銅價已上破長期阻力線,關注前期高點壓力。
同時,滬鋅在本周內連續錄得較大漲幅,突破了20000元/噸的重要關口。截至本周三,滬鋅主力ZN2009合約盤中最高突破20430元/噸,創下15個月新高。
截至本周三,滬鋅主力ZN2009合約盤中最高突破20140元/噸,創下年內新高。
國信期貨有色研究員尹心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此輪鋅價反彈的原因或是長短周期利多雙輪驅動的結果。從長周期來看,全球主要央行為應對疫情釋放天量資金,使得包括鋅在內的風險資產迎來「放水牛」,同時新一輪庫存周期的來臨亦將助推各類工業資產估值回歸;從短周期來看,國內外礦山復甦的不及預期疊加下遊消費在基建的強勁拉動下大幅反彈,供弱需強令鋅基本面持續好轉。
「除了鋅價自身基本面在有色金屬中處於相對利好的局面外,我們認為全球流動性寬鬆也是助推今年下半年鋅價強勢必不可少的因素。」一德期貨金屬分析師張聖涵說道。
看向供應端,尹心表示,目前海外鋅礦擾動尚未結束,國內鋅礦復甦不及預期。
「在疫情影響下,拉丁美洲、印度等海外鋅礦主產區受到嚴重幹擾。近期發布的海外各大礦企半年報顯示,上半年Trevali鋅礦產量同比減少20%,Teck同比減少22.26%,嘉能可同比增加3%。同時據秘魯官方資料,該國上半年鋅產量減少23.7%。」他表示,目前拉美地區大型礦山正陸續復工,但完全恢復仍需時間,而中小型礦山則維持關停狀態。同時國內礦端復甦程度也不及預期,鋅礦產量上半年同比減少1%,而原預計的鋅礦供給大幅過剩可能將推遲至2021年。
看向冶煉端,中信建投期貨有色研究員江露表示,儘管目前國內冶煉廠由於TC加工費持續小幅上漲,冶煉廠利潤有所回升,投產意願逐漸增強,但目前多數煉廠輪番檢修,導致整體產能利用率難以增長,8月之後仍有中金嶺南、豫光金鉛等大廠檢修,而中色和白銀有色的系統檢修未結束,所以供應端暫無較大壓力。
「可以看到,前期受疫情影響的海外礦山在三季度逐步復產,從近期加工費有小幅的觸底回升跡象可以看出,前期礦端的極度短缺已經出現了改善,但全年礦端的實際供需基本僅能達到一個緊平衡的狀態,後期加工費的上漲幅度預計較小。同時當前國內對於進口礦原料的需求依舊較大,對於大部分沒有自有礦的煉廠來說,原料供應還是處在一個相對緊張的狀態,在保障下半年國內冶煉廠生產目標的達成下,礦商與冶煉廠之間的博弈仍在繼續。」張聖涵說道。
看向需求端,張聖涵表示,由於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加之全球貨幣寬鬆的刺激政策不斷加碼,帶動國內下遊消費整體比較理想。
從下遊企業開工來看,江露表示,鍍鋅企業開工率一直較為穩定,壓鑄鋅合金企業訂單情況有所好轉。「儘管當前是傳統消費淡季,但在基建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北方地區以鍍鋅結構件為代表的鍍鋅企業訂單持續保持著較高的需求;同時,壓鑄鋅合金消費也逐步開始擺脫低迷狀態,在海外經濟逐步復甦的帶動下,合金出口訂單有所增加;另外,今年汽車銷量整體較為理想,輪胎板塊訂單好轉帶動氧化鋅消費向好。」張聖涵詳細說道。
從終端消費來看,尹心表示,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劇增,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市場對於基建兜底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漸強,而鋅作為與基建關聯度最高的品種有望受益。截至7月中旬,經全國人大批准的3.7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已發行2.24萬億元,支出1.9萬億元,全部用於補短板重大建設,資金面的驅動力已然就位。在基建強勢拉動下,鋅消費「淡季不淡」,鋅錠社會庫存從6月末的20萬噸降至8月中旬的15萬噸左右。
江露告訴記者,7月地產開工面積及竣工面積均持續上升,汽車的產銷情況表現較好,新基建板塊中的特高壓建設也提供部分消費增量,整個基本面呈現邊際轉好的趨勢。同時尹心表示,與基建強相關的挖掘機銷量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速超50%以上,顯示出需求復甦強勁。
從海外消費來看,張聖涵表示,儘管近期LME市場一直處於contango的結構,但市場接連出現交倉行為,可以部分反映出海外消費的疲弱。海外鋅錠出現了明顯的供過於求狀態,前期大量的隱性庫存被顯性化,但這並未影響倫鋅的接連強勢。她判斷,海外鋅價的強勢更多是受貨幣流動性因素的影響,而交倉行為也在強勢鋅價的推動下變得有利可圖。目前進口虧損逐步收窄,預計海外鋅錠的過剩局面可能會刺激後期進口鋅流入國內,一定程度對國內鋅錠供應給予補充。
展望後市,在尹心看來,全球央行大規模釋放資金下的「放水牛」和全球疫情的分化導致的基本面好轉仍將持續,海外疫情尤其是拉美疫情的不確定性將導致下半年海外鋅礦供應持續偏緊,而下遊消費將在「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和新舊基建的雙輪驅動下維持景氣,如後市無宏觀重大利空,鋅市短中期仍將偏強運行。
從短期來看,江露認為傳統淡季影響因素仍然存在,同時近期鋅價在迅速走高的情況下,市場畏高情緒漸起,下遊基本按需採購,交投有所轉弱,滬鋅短期仍有回調風險。不過從中期來看,在國內偏寬鬆的貨幣政策及溫和擴張的財政政策下,同時在「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預期下,滬鋅仍有較大上漲空間。
張聖涵表示,在基本面相對利好和政策刺激的雙重推動下,鋅價在中短期或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強勢的氛圍裡。在當下全球流動性寬鬆引發的偏牛市行情中,鋅價的強勢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順勢而為」。不過從長期來看,她表示海外礦端恢復供應是市場較為一致的預期,但其進展不確定性仍存,所以遠期供應的大規模恢復目前對鋅價的壓制效應仍不太明顯。當前鋅價逼近2萬關口,繼續向上突破的動能或受限。
她最後提示到,未來需要重點關注海外礦山出現大面積復產的動向以及加工費變化情況。在庫存未出現明顯累積之前,鋅價或延續高位振蕩格局。在風險方面也需警惕疫情再次暴發等黑天鵝事件。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