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也要分虛實

2021-03-04 龍脈康

說到「上火」,或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享受美味大餐後、熬夜加班後、又或者跟周圍人發生爭執後,突然出現牙痛、咽喉腫痛、眼睛紅腫、口舌生瘡、小便黃熱、大便秘結,愛美的女孩子們可能臉上起了很多痘痘。

每到這時,在不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便想當然的採取措施:吃點牛黃解毒丸吧!但實際上這些上火的表現裡隱藏著你不知道的秘密。

「上火」不簡單,虛實要分清

「上火」這個詞是一個典型的中醫概念,指的就是身體陽氣過盛的一種表現,例如:面紅目赤、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牙痛出血、胸中煩熱、口乾舌燥、口舌生瘡、大便秘結、面部痤瘡。

這些表現看似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實際上卻包含著中醫概念當中的「實火」和「虛火」。

實火,指邪熱熾盛引起的實熱證。但是現代人由於生活習慣,實火證並不多見,往往都是虛火。

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心過度、縱慾過度等,均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制約失衡,而生內熱。

如何分別「火」的虛實?

簡單來說就是「實火」不見虛證,比如前面所說的「上火」症狀中同時出現2個或2個以上,而又沒有虛弱的表現。

而「虛火」除了表現火熱症狀,同時還有虛弱表現,比如腰酸背痛、眼睛乾澀,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等。這在陰虛火旺證中同時可見。這是因為機體陰陽不平衡了,陰氣不足導致相對應陽氣偏盛而出現的火熱上炎。

另一種是氣虛內熱證,是因為氣虛氣滯,無力推動並且運行緩慢,而出現「上火」的表現:可能同時伴有乏力倦怠、食慾減退、胃脘脹滿、進食後不易消化,甚至食少反而體胖、下肢冰冷等表現。這類人可能出現越補越上火,老百姓常稱之為「虛不受補」。

去火藥吃不對會越來越嚴重

牛黃解毒丸、黃連上清丸、三黃片、功勞去火片等,是大家經常提起的「萬能」去火藥,這幾種藥的主要作用就是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用於火熱內盛,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大便燥結。如果我們上火只表現出這幾種症狀,那恭喜您,用藥正確,病很快就可以好了。

但是一部分人一有「上火」的表現就不加分辨的吃上了去火藥,往往這些寒涼的清熱降火藥開始服用還真的挺管用,吃完藥很多症狀可能都暫時消失了,表面上看似是火熱的表現下去了,但是更大的隱患還在後面。

停藥以後很可能還會復發,並且越來越嚴重,或者此後身體越來越容易上火,再或者是反覆上火反覆服用去火藥後出現更多的身體不適。

這是因為這些人的「上火」不是實火,而是「虛火」,不適合服用苦寒的「去火藥」。「虛火」本身臟腑功能氣血陰陽失衡,此時寒涼藥物進入身體會進一步損傷脾胃的功能,使原本的失衡的身體雪上加霜。

一旦脾胃因寒涼損傷,上下氣機運轉失衡,上焦的火向上燃燒劇烈,而下焦本該燃燒的生命之火卻越來越弱,陰陽不相交通,造成上焦火,下焦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熱下寒」的形成原因。取類比象,我們用柴火燒水鍋舉例,正常狀態下火在下燒水而轉化成水蒸氣。而病態時,火不斷燃燒向上,水在下無法被加熱,二者永遠無法相交,只會越來越難糾正。

因此,如果出現了「上火」的症狀,我們需要再進一步分辨是陰虛還是氣虛,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內熱者治療時應以補虛調中,兼清內熱為原則。如果病情複雜,那就需要進一步細分是哪個臟腑虛弱引起的上火表現,這種情況服用「牛黃類」的去火藥就是不對的,而需要專業醫生幫您判斷診治。

生活中如何避免「上火」

喝水少、熬夜頻、飲食不規律、常吃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品等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引起上火,所以避免上火就要在這些方面做文章了。

1、改善生活習慣。

早睡覺,少熬夜,勞逸結合。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調節能力下降,睡眠本身就是機體自我修復的過程,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必要的。如果年輕人有一段時間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那我們最好保證在一天當中的子時和午時休息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午覺」,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說明睡眠與醒寤是陰陽消長的結果:陰氣盛則入眠,陽氣旺則醒來。子時是晚11點至凌晨1點,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在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質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時是中午11時至下午1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這時候的小憩可以調養陽氣。陰陽平衡了,自然可以遠離「上火」。

飲食清淡,忌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品。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也就是說,後天的氣血津液都有賴於脾胃運化功能。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多愛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物,這些油膩煎炸食物會增加胃腸道負擔,生冷辛辣食物會減低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這類食物過多會使無法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變成廢棄物,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病理產物」——痰溼瘀血等,病理產物日久化熱就可能出現「上火」的表現。尤其是在秋冬季,天氣逐漸乾燥,飲食不當更容易上火。所以我們平時需要多注意飲食習慣,減少「上火」的發生。

適當做些有氧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通過排汗達到排除身體毒素的作用。我們經常看到一類病人平時很少運動,很少出汗,來看病時總是形容自己心裡燒了一團火,就認為自己是「上火」了,但實際上是因為不出汗而導致身體像「燜燒鍋」一樣,內外氣血津液不通所致的鬱熱,其實這類病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適量運動、適當出汗,內外氣機通暢了,自然就可以達到「去火」的效果了。

2、調暢情志,平和的心態也是「滅火」良劑。

平時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生氣後情緒激動、亢奮、面紅目赤、頭暈耳鳴,甚至可能第二天一覺醒來出現牙齦腫痛、口舌生瘡,這些都是「上火」的症狀。中醫認為,怒傷肝,大怒則氣機逆亂,上衝於腦,容易出現諸多「上火」的表現。這時我們可以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緩的輕音樂,閉上眼睛,慢慢梳理思緒,心情平靜了,也許不舒服的感覺就緩解了。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也是「滅火」良劑。

3、自我保健小竅門:揉腹法。

要想有個好身體,保持胃腸功能正常很重要,而揉腹就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腹,範圍可從大到小。該方法能夠增加胃腸道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方法二:以肚臍為中心,從腹部周圍向中心推揉,可以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從外向內,左右對稱同時推揉。推揉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受到有的地方發涼,或伴硬結,這說明相應的部位經絡有淤堵,「上火」症狀可能因此而產生。

如果以上您都做到了,而「上火」症狀仍然未見改善,建議儘早就醫。這可能是您身體的氣血陰陽已經失衡,並且無法自我恢復了,而需要用藥物來糾正,以恢復陰陽的動態平和狀態。

相關焦點

  • 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併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每到這時,在不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便想當然的採取措施:吃點牛黃解毒丸吧!但實際上這些上火的表現裡隱藏各不相同的秘密。另一種是氣虛內熱證,是因為氣虛氣滯,無力推動並且運行緩慢,而出現「上火」的表現:可能同時伴有乏力倦怠、食慾減退、胃脘脹滿、進食後不易消化,甚至食少反而體胖、下肢冰冷等表現。這類人可能出現越補越上火,老百姓常稱之為「虛不受補」。去火藥吃不對會越來越嚴重牛黃解毒丸、黃連上清丸、三黃片、功勞去火片等,是大家經常提起的「萬能」去火藥,這幾種藥的主要作用就是苦寒制火、清熱解毒。
  • 冬季上火實火多可用北京同仁堂京制牛黃解毒片
    進入冬季,很多人發現自己「火」了:有的人滿嘴大泡去上班,有的人喊牙疼,有的人嗓子不舒服;有的人說頭暈,有的人大便乾燥……這些都是上火的症狀。
  • 牛黃解毒片含有最毒的砒霜?提醒:這幾種藥物千萬別和它混著吃!
    牛黃解毒片始載於明代薛凱的《保嬰撮要》,經過數百年流傳應用發展至今,因其療效明確、用途廣泛、價格優廉等特點而深受廣大群眾的青睞。 然而,任何一種藥品,都有它的適應症和禁忌症,解毒片若使用不當,不僅不「解毒」,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中毒。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 牛黃解毒片研粉外用,4種病也能治,現在了解下
    「大病找醫生,小病喝涼茶」,腰酸、牙疼、便秘....對廣東的阿媽來說,你就是「上火」了。在廣東,出現上火的情況,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喝涼茶降火。而在一些其他的地區,很多人都會選擇磕上那麼一兩片——「去火藥」:牛黃解毒片。但實際上,可能很多人都用錯了!牛黃解毒片並不是所有「火」都能「滅」,吃錯了不治病事小,病情越吃越重可就害人了。
  • 明明是上火,為什麼吃寒涼食物「降火」後更嚴重了?
    大家口中的上火在中醫學中屬於「火熱證」範疇是由於陰陽失衡火熱上炎所致上火可分為「虛熱上火」和「實熱上火」,前者主要由陰虛火旺所致,而後者則因陽盛實熱所致。鄧聰指出,如果不分火性,沒有辨清虛實寒熱,就隨意喝涼茶或食用涼性的食物,對於虛火反而越吃症狀越重。
  • 牙齦腫痛、口腔潰瘍、臉上長痘、便秘,秋燥致上火怎麼辦?
    專家介紹,我們想要「滅火」,先要搞清楚火勢從何而來,要保護好陽氣,因為一分陽氣即一分生機,如果濫用清火藥(清火藥會損耗陽氣),肆意糟蹋陽氣,就易百病叢生,小孩、女性和老人更是如此。  上火可分實火與虛火  上火一般可分為實火和虛火,實火宜瀉,虛火宜補。
  • 牛黃安宮丸一年吃幾顆?
    安宮牛黃丸的作用正是清熱解毒、鎮靜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症等症侯。長期以來被奉為中藥「溫病三寶」之首,是傳統藥物中最負盛名的急症用藥。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和用法用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那麼接下來就介紹一下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和牛黃安宮丸一年吃幾顆比較好。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價格怎麼樣?
  • 同仁堂牛黃安宮丸功效有哪些?吃安宮牛黃丸最佳時間是何時?
    很多人都知道安宮牛黃丸是急救必備藥,家裡有老人、兒童都要備上幾顆以便救急。而現實是都知道安宮牛黃丸好,但具體好在哪裡不知道;都知道安宮牛黃丸可以急救,但是哪種情況要拿出來用不知道。所以急診也經常遇到這樣啼笑皆非的場景:家裡有人突發急病,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守著一盒安宮牛黃丸不敢用,生怕用錯了加重病情,最後還是延誤了治療。
  • 牛黃鑑別
    【用法與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遮光,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壓。炮製宰牛時,如發現有牛黃,即濾去膽汁,將牛黃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陰乾。
  • 冬天上火?口苦?咳嗽?一吃就能好的食物,太全了!​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吃蓮子湯或蓮子芯茶可去心火。主要表現為乾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吃豬肝可去肺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幹硬。喝綠豆粥可去胃火。
  • 易上火又怕冷?幾個小妙招讓您水火相濟,不再痛苦~
    去火藥、綠茶、苦瓜、菊花、蓮子心……總有一個法子能搞定當下困擾你的症狀。不過,有這麼一類人,雖然常年上火不斷,但同時又會表現出很多虛寒的症狀,越是用性寒涼、味苦澀的清熱瀉下之物「滅火」,虛寒的表現越會加重.如果你被這樣的怪現象糾纏許久,那麼就該考慮考慮自己是不是變成了傳說中上熱下寒的體質。
  • 宅家祛火必備 |【復盛公】梔子金花丸—暢銷去火藥
    這種體質的人,往往都會說自己「愛上火」。平時看著身體也比較壯實。但是總是會時不時的在身體表面起個火癤子,或者起口瘡、牙痛,或者嗓子痛,或者便秘。梔子溼熱體質的人與其他體質相比較,上火的機率要多一些,火熱的症狀要重一些。比較容易長痘,容易胃脹,性情比較急躁,而且會經常便秘、胸悶、腹脹、嘴裡發苦、噁心等。當溼熱體質的朋友遇到上述問題時,建議選用【復盛公】梔子金花丸。
  • 苦口良藥,熱氣上火必來一杯,廣東人清熱解毒良方
    廣東人怎能不上火?!廣東人可能本命屬火吧,即便是冬天也逃不過喝涼茶的命。怕上火,喝王老吉;頭痛熱氣,吃眾生丸;清熱解毒,請飲星群牌夏桑菊。可見,廣東人一直致力於清熱解毒事業中。在廣東,沒有什麼是一杯涼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杯。記得有一次,小編大清早睡醒發現自己腫得像個豬頭,而且面部發硬,慌張的我以為是皮膚過敏,去醫院,結果醫生給我開了一盒下火藥?
  • 五福化毒丸,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上火、咽痛、瘡癤等症是否又纏身呢 ?莫愁,小編今天推薦一款同仁堂的五福化毒丸可有效緩解血熱毒盛,小兒瘡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等症,是家中常備良藥之選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從西醫角度來說,上火表現多見於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牙髓炎、口腔潰瘍、尿路感染、便秘、皮膚癤腫等。
  • 牛黃清心丸
    組成:黃連生五錢     黃芩     山梔仁各三錢     鬱金二錢     辰砂一錢半     牛黃二分半用法:上研細末,臘雪調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心湯下(現代用法:共研細末,練白蜜為丸,每丸重1.5克,每次服2丸,一日2~3次,小兒酌減)。
  • 冬季上火,選對方法才能有效去火
    確實冬季多喝水能夠預防上火,但從外界補充的水分屬於陽液,需要經過人體轉化為在身體內流動起來滋潤作用的陰液。通過觀察他的舌相發現,彭先生具有典型的鋸齒舌,且舌苔偏厚而白,說明他脾氣虛而且有寒溼內停。建議他首先要補脾、肺之氣,因為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掌管津液生化;肺主宣發,輸布津液,為津液運輸提供充足的動力。在改善津液正常生化與傳輸的前提下更易解決彭先生的症狀。
  • 牛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牛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牛黃是一種能利膽清心、清熱解毒、豁痰定驚的中藥,也可以叫它犀黃、各一旺、醜寶、天然牛黃等,下面介紹牛黃的功效與作用在風痰不開
  • 同仁牛黃清心丸:牛聲一響,黃金萬兩
    而同仁牛黃清心丸裡面還有金衣包裹,正所謂:牛聲一響,黃金萬兩同仁牛黃清心丸水蜜丸漢天然牛黃牛黃藥材性狀:1.膽黃,膽囊結石,完整者呈卵形,方圓形或三角形,直徑0.5~3釐米。表面金黃色或棕黃色,深淺不一,細膩而稍有光澤;有時外部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表面有裂紋,亦有呈麻面而不光滑的。質輕鬆脆,易於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