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年夏天去的日本,在日本生活2年,剛到日本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很新鮮,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奇卻變成了厭倦,時時刻刻都想要逃離!
2016年,經過短暫的培訓之後,我跟著一家跨國中介公司去到了日本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所見所聞全都是新鮮的,日本女生在講話的時候也都是輕聲細語,聽起來十分溫柔,讓我有一種來對了地方的感覺。
事實上,對人也好,對事也好,第一面只能見到虛偽的假象,下面就讓我帶你了解一下日本的真實生活。
我在日本的所見所聞1,很多人都說日本乾淨,白天出門的時候,街道十分整潔,雖然路邊沒有垃圾桶,可路上一點垃圾都沒有。
這是日本人在出門的時候,習慣隨身攜帶一個熟料袋,把一天產生的垃圾都收集起來,帶回家裡面統一處理,所以街道上和家裡都十分整潔,其實,這只是白天看到的假象而已。
夜幕降臨,忙碌一天的人也開始陸陸續續下班了,他們最喜歡到居酒屋裡面喝一杯,可是喝醉之後,他們會隨便找一個地方嘔吐,可能是路邊,可能是大樹根邊。
夜晚,騎著自行車在日本的街頭逛一逛,總能看到很多醉漢,也能在路上看到不少垃圾,尤其是在車站附近,也同樣是一片狼藉。
2,有一點我必須要承認,日本的服務態度是全世界最好的,服務生永遠都是彬彬有禮的狀態,輕聲細語,買鞋子的時候,點餐的時候,服務生一般都是跪式服務,當真讓顧客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就算是一個窮人,在逛奢侈品商店的時候,也會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並不會被瞧不起,更不會被冷落,至於背後說不說咱不知道,至少人家把表面文章做得很好。
3,日本人很懂得偽裝自己,工作中的同事也好,生活中的鄰居也好,表面上都客客氣氣的,見面就鞠躬微笑,實際上,轉身之後馬上就是另外一副面孔,背後議論別人,說別人的壞話很在行。
4,日本的小孩很獨立,從小學開始,就能自己上下學,從來不需要父母接送。
這一點跟國內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了,國內父母都把小孩當成寶貝,別說是小學,就算是初中高中生,星期天還需要父母接送,完全無法獨立。
反觀日本的父母,人家很會培養小孩的獨立性,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己上學放學,路上碰到其他小朋友還會結伴而行,互幫互助。
到學校之後,他們不僅要念書學習,還要自己換衣服,自己種土豆,學校食堂裡面有一道菜是土豆泥,全都是學生自己種出來的土豆,目的是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勞動,學會珍惜食物。
有一說一,我感覺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5,日本人對便利有著極高的追求,為了讓生活便利起來,每條街上都有無數家便利店,隨便走幾步就有一家便利店,可這還不夠,他們又弄了無數臺自動販賣機。
經過統計發現,全日本的自動販賣機超過500萬臺,機器裡面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門,有飲料,有零食,有玩具,有大米,有各種食物及用品,琳琅滿目,的確很方便。
飲食方面1,日本人對食品安全有著極高的要求,超市裡面的食品完全可以閉著眼睛買,根本不需要擔心變質不新鮮的問題,比如說便當,當天做好的便當,晚上會打折銷售,當天賣不掉第二天直接丟掉。
2,餐廳對食物的品質也有極高的要求,在國內,我們講究勤儉節約,吃不完的菜要打包帶回家慢慢吃,可是在日本,人家餐廳不允許打包,理由也很完美:帶回家再吃,食材的新鮮程度得不到保證,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3,日本人吃飯跟我們吃飯時候的禮儀不太一樣,我們吃飯的時候,講究一個安靜,不能狼吞虎咽,更不能發出聲音。
日本就不一樣了,他們在吃拉麵的時候,一定要發出「吸溜」的聲音,聲音越大越好,表明自己對老闆的廚藝很喜歡,男人還好,讓女生稀裡譁啦地吃麵,還真是有些影響形象。
4,日本上班族中午一般都吃便當,也就是所謂的盒飯快餐,有些人的便當是從家裡面帶的,一般都是妻子早上做好,還有些人的便當是中午現買的,精緻,但是不禁吃!
下班之後,他們喜歡約在居酒屋裡喝酒吃飯,基本都是一人一份,付錢也是AA制,跟我們國內的聚餐方式不太一樣。
交通方面日本人家家戶戶都有車,可就是不開,就是擠地鐵,哎,就是玩……
1,日本是堵車最嚴重的國家,尤其是東京,能從白天堵到深夜,所以大部分人上下班都不願意開車,更願意坐地鐵,或者是坐電車。
少部分人選擇開車,也沒有什麼好車,基本都是日本國產的車子,比如豐田、鈴木、三菱等品牌,而且都是款式較小的車型。
2,日本幾乎沒有電動車,摩託車也比較少見,很多人都喜歡騎自行車,這是一個很環保的方式,而且還能健身,不過,日本對自行車的管理也比較嚴格。
自行車需要做到一車一證,買車的時候也需要提供個人的身份信息,很嚴謹,但也很麻煩。
日本在大街上巡邏的警察,基本都騎著自行車,就算是下雨天,他們也是穿著雨衣巡邏,不開車,也不騎摩託車。
3,日本也有公交車,不過數量很少,而且乘坐的方式也不太一樣,國內的公交車是前門付錢上車,後面下車,日本的公交車則是後門上車,前門下車的時候付錢,如果下車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帶錢,那就很搞笑了。
4,日本電車,這是地面上固定軌道的電車,我出門的時候就喜歡乘坐電車,上下班的時候比較擁堵,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很寬敞的,人不多,而且大家都很安靜,沒有一個人說話,連手機都是靜音狀態,誰也不會打擾到別人。
5,在國內的時候,我最喜歡乘坐地鐵,可是在日本,我一次都不願意坐,每一次坐地鐵,都是一次折磨,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坐地鐵很難受。
日本的地鐵十分擁擠,普通人根本就擠不上去,所以日本地鐵專門招聘了很多助推員,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推人上車,看到有人擠不上去的時候,就在後面推一把。
如果說日本地鐵是一個行李箱,那乘客就是衣服,明明已經裝滿了,可還是要往裡面塞。
我的身材不算高大,力氣也不算很大,所以乘坐地鐵的時候,往往會被擠得喘不過氣來,想要轉身都困難,身上背個書包,裡面的東西全部被人拿走都發現不了。
男人尚且如此,女人就更不用說了,跟形形色色的人擠在一起,她們很難保證自己的安全,這也給了地鐵痴漢很多機會,後來,為了保證女乘客的安全,專門設立了女性車廂。
收入方面在日本,他們不喜歡用月薪,而喜歡用時薪,各種招聘廣告上面寫的也都是時薪,幾乎沒有寫過月薪,我感覺這樣也挺好的,多勞多得。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崗位,時薪也不一樣,大阪的最低時薪是900日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52元一小時,如果每天能工作10個小時,那就是520元,月薪超過15000元。
這還只是最低時薪而已,一般都是收銀員、服務員之類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時薪就會更高,月薪超過2萬很輕鬆。
日本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會比較認真,認準一個工作之後幾乎不會跳槽,一幹就是一輩子,因為在日本企業裡面,工作的年頭越長,資歷越老,拿到的工資也就越高,所以在日本,年齡越大的人,收入就越高。
20多歲剛剛步入職場,月薪在26萬日元左右,合人民幣15000元左右。
30歲成為職場精英,月薪在40萬日元左右,合人民幣23000元左右。
40-50歲,一般都是公司的領導層了,能力不一定夠,但資歷一定夠,月薪在50-100萬日元之間,合人民幣3-6萬元之間。
論資排輩,這就是日本企業計算薪資的方法,不會虧待老員工,但是會虧待年輕員工,而且讓年輕員工沒有太多拼搏的動力,他們只想慢慢熬,熬到自己歲數大,有更高收入的那一天。
消費方面日本人的月薪的確能超過2萬人民幣,可他們的生活並不輕鬆,這是因為日本的物價也相當高!
吃水果蔬菜是一件奢侈的事
1,番茄,一盒6個,價格是400日元,合人民幣25塊錢,平均一個番茄就需要4-5塊錢。
2,紅薯,在國內的時候,我媽買紅薯都喜歡用麻袋裝,一次買一大包也花不了幾個錢,可是在日本,一個普通大小的紅薯就需要200日元,合人民幣10塊錢左右,太貴了。
日本超市裡面也有烤紅薯,不過烤之後價格更貴,35塊錢左右一個,真捨不得吃。
3,白菜,普普通通的大白菜,6塊錢一顆。
4,蘋果都是按個賣的,一個160日元,合人民幣8塊錢一個,精品蘋果就更貴了,300日元一個,合人民幣15塊錢一個。
5,西瓜,一個小小的西瓜就能買到2400日元一個,合人民幣150塊錢左右一個,別看日本人賺錢多,他們吃瓜也心疼,往往是幾家合夥買一個西瓜,吃完之後西瓜皮也捨不得扔,留著炒菜吃。
吃肉更奢侈【日本的肉很貴,所以都是論克賣的】
1,豬肉,普普通通的豬肉,100克的價格是198日元,100克是2兩,198日元約等於人民幣12元,一斤就是60塊錢左右,這還只是普通豬肉,如果是精品豬肉,一斤就要90塊錢,更奢侈。
2,普通牛肉400日元100克,合人民幣120塊錢一斤,精品牛肉800日元100克,合人民幣240元一斤。
3,我在日本最常吃的就是雞肉,因為雞肉比較便宜,30塊錢就能買到2塊雞胸肉,雖然跟國內比起來還是很貴,可是在日本,這已經是最便宜的肉了。
一日三餐的開銷很高
1,中午沒有時間做飯,就只能吃便當,也就是盒飯,而且是非常普通的盒飯,外加一碗味增湯就需要600日元,合人民幣35元左右,每個月僅是午飯,就需要花掉1000多塊。
2,晚上在外面隨便吃一點,比如炒飯和拉麵的套餐,一份就需要688日元,合人民幣40塊錢,千萬別覺得我飯量大,又吃炒飯又吃拉麵,其實是因為日本的飯菜的分量比較小,炒飯只有一點點,拉麵也只有一點點,說實話,一個套餐我根本吃不飽。
日本人跟我們不一樣,他們也的確沒有在一個地方吃飽飯的習慣,他們喜歡在到處吃,一個晚飯能吃十幾家店,每家店只吃一點點東西,十幾家店下來,也能吃飽,而且極大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味蕾,不過連續吃十幾家店,花錢多也是真的,至少花掉200塊錢,如果每天都這麼吃,一個月的晚餐就是6000塊錢。
3,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在外面吃飯,肯定想喝點酒放鬆一下,可是,日本的酒水也不便宜,一瓶普普通通的啤酒,就需要10塊錢左右,不過轉頭一看旁邊7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好像還是啤酒比較划算。
其他方面的開銷也很大
1,剪頭髮,在國內的時候我剪頭髮一般都是20塊錢,最多也就是30-50塊錢,可是在日本,剪頭髮需要2000日元,也就是人民幣120塊錢,如果去高檔一點的理髮店,剪一次頭髮就需要300-500塊錢,如果每個月剪頭2次,那就是大幾百塊錢,奢侈。
2,在國內,公交車是最省錢的出行方式,1塊錢就能去到很遠的地方,可日本不是這樣,人家的公交車起步價就是170日元,合人民幣10塊錢,坐得越遠,價格越高,電車跟地鐵的價格也同樣不低。
3,日本的計程車是我見過收費最高的計程車,從新宿坐車到成田機場,就只是過去一趟不回來,就需要26000日元,合人民幣1600塊錢。
人家的計程車起步價是40塊錢,後面每公裡收費十幾二十塊錢左右,在日本,我喜歡上了步行,感覺走幾步就省下20塊,走一天能省下好幾百塊錢。
別看日本人收入高,他們也坐不起計程車,晚上下班之後,公交跟地鐵都沒了,他們寧願在網吧裡面睡一晚,也不願意坐計程車回家,一趟幾百上千塊錢,誰都吃不消,工資連坐計程車的費用都不夠!
寫在最後
以上還只是我一個人的消費狀況,日本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結婚之後,妻子往往會成為家庭主婦,就只有丈夫一個人賺錢,他除了需要負責自己每天的開銷,還需要負責整個家庭的開銷。
比如孩子上學的費用,比如妻子的護膚品,比如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燃氣費、水電費、網費等等,在高物價的環境下,一個月的開支真的很多,別看他們能月入2萬,可細細算下來,他們每個月非但沒有剩餘,反而還略顯不足。
賺錢雖多,可物價也高,所以,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此外,日本老齡化比較嚴重,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人還在工作,計程車司機,便利店收銀員,酒店服務生,有不少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原本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為了不給子女增加負擔,只能堅持工作下去。
這就是日本人高收入背後的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