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出了安妮寶貝,棉麻就成了「文青」「文中」的最愛。
那吸汗不黏的質地,代表了他們內心的自由和不羈。
那寬寬鬆鬆的樣子,又正好掩蓋了他們骨子裡的懶散和疏離。
為了迎合這股風潮,網上標榜「原創」「文藝」「清新」的棉麻店如雨後春筍,這些文青們也樂滋滋地在網上挑啊揀啊,可是當脖子都看酸了,眼也挑花了的時候,才驚覺:
為什麼所有的棉麻衣服,都長得那麼像孕婦裝!
那所謂的小清新呢?那令人神往的飄逸感呢?
冒死吼醒了說: 能把棉麻穿出空靈感的 只有紙片人
□黃薇
記憶裡,棉麻的騷情是從安妮寶貝開始的。不過對我而言,這股子以衣服表達情緒的欲望,既來於此,也終於此。當我上大學時模仿《告別薇安》裡描述的那樣,給自己籠起一條白棉布裙子,左右只能在鏡子裡看到一個神經質的矮胖孕婦時,一切對憂傷青春的意淫戛然而止。
棉麻天生屬於女人,只有女人能夠從這種布料中感應到純真、美好、自由、青春等等一些溫暖的意味。不過,僅此而已。當眾多女性朋友們在棉麻布料營造的自戀中無法自拔的時候,通常只有一個驚悚的結果———穿起棉麻,任何正常的少女婦女,立馬通通化身孕婦。是的,我聽到了你們的吶喊,我感同身受,不過這本身就是你們認知出現了幻覺。
首先,棉麻那種渾然天成的、淡淡的憂傷氣質本身就是為某一種女性特殊打造的,慵懶不羈、純情自然是棉麻的崇高信仰。敢問那些濃妝豔抹的熟女、那些膀大腰圓的少婦是如何建立自信敢於嘗試的?更有甚者戴起blingbling的首飾,腳踩一雙同樣blingbling的高跟鞋,居然也有自信親近棉麻衣裙。那種洶湧澎湃的違和感真是聞者傷心、觀者落淚。你們這種褻瀆棉麻的行為叫那些文藝女青年和森林女神們如何不憤怒?
其次,正因為棉麻與其被賦予的高貴意義,所有棉麻服飾都是不屑收腰、褶皺這些繁複設計的。最完美的棉麻衣裙只有最簡單的剪裁,大象無形是棉麻的靈魂。所以這裡也出現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最簡單的剪裁往往也是最挑剔的剪裁。是的,對穿著者的挑剔。
不要再抱怨棉麻服裝大籠大垮,不要再怨恨它們的版型無論如何穿起來都讓你看起來像個孕婦。人家本來就不是為你設計的好不好?看看那些真人秀吧,哪個模特不是身材瘦削高挑、骨架清晰,外加一片飛機場?
醒醒吧,能把棉麻衣服穿出空靈感的,只有紙片人!
所以胸部豐滿的女同學,請走開;桶型身材的女同學,請走開;肉感矮小的女同學,請走開。棉麻衣裙只能讓你們變成孕婦、巫婆、哺乳媽媽以及早上睡過頭把睡衣穿出來的邋遢婆娘。至於那些體重超過110斤,依然自不量力把棉麻連衣裙捆在身上起皺皺的女同學,我只能說,設計師很心痛,他的布料。
當然,也有一些格外傲嬌的女同胞會對我的看法不以為然。是的,沒有錯的身材,只有愚蠢的設計。她們永遠單方面想當然地斷定,絕對不是自己贅肉、身高、身材的錯誤,而是沒有貼心的設計師用棉麻來遮擋自己的缺陷,同時烘託她們氣質的與眾不同。為了對付這群死硬派,我專門打聽了專業人士,得到了這樣的答案:棉麻天生就不適合製作設計複雜、襯託曲線的服裝。
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來說棉麻布料織法疏鬆,沒有彈性,容易起皺。它們天生就是為寬大而出現的,所以你穿起來臃腫肥胖,是因為你真的臃腫肥胖,而已。
此刻,我幾乎能想到你們欲言又止的表情了。是的,這件事情沒有絕對。所以,前面我用了「一般來說」。這世上有沒有柔軟親膚顯身材有彈性的棉麻呢?有的。
新的工藝和科技可以讓普通的棉麻原材料質量更好,讓棉和麻的比例更合理,讓其他材質加入混紡,讓布料的支紗更高,讓布料經過預縮處理不易變形……最後得到日趨完美的棉麻布料。但是問題又來了,這樣的布料成本高昂。僅僅國內出產的高端棉麻面料售價就能達到五十多元/千克,或者上百元/米。這還沒加印染的費用。目前市面上高端棉麻成衣的布料能用到四十多元/米的已經屬於不惜成本了,更何況你們在淘寶上看到的「自然、原創、清新」的棉麻裙子呢?如果售價200元,扣除銷售、製作、印染成本,估計原料不過八九元/米。
所以,收起你們矯情的高標準吧。別以為棉麻不會說話,就羞辱別個不夠妥貼你們的身材與心窩。真心愛棉麻,要麼別省錢,要麼別貪吃。浪漫自由慵懶憂傷的女子,可不是你們鏡子裡那樣的喲。
一個男人的困惑: 有人說,穿棉麻顯生活態度?
□大大小小
我不是時尚達人,也不是時尚毒舌,在我的穿衣理念看來,實用簡單即可,所以之前牛仔質地的衣物幾乎成為了我的搭配必選,尤其是牛仔褲,耐磨耐用,一條能穿好幾年。
只不過自己太不勵志,大學畢業三年,體重由67kg瘋漲到現在的85kg。之前買的很多牛仔衣物再也無法穿了,於是我這種經濟適用男,只能跟牛仔褲說byebye,再開拓一條新的搭配路線。還好在茫茫衣海中,我找到了它———棉麻衣物。
棉麻,柔軟,透氣。尤其對胖子是個災難的夏天裡,穿棉麻衣服絕對能吸附掉不少汗水,讓渾身倍感舒爽,而非「溼」了。
曾經有段時間,我一直認為穿棉麻衣服的人,一定有顆文藝和小清新的心。前年去麗江玩,賣棉麻衣服的店在這裡隨處可見,再刺上一些民族風圖案在上面,絕對讓不文藝的文藝起來,粗獷的瞬間成為小清新。不過我這個胖子最大的毛病是看衣服在別人身上穿著好看,就幻想自己也能駕馭。但我錯了,棉麻衣服其實也要分型號,雖然穿著它風一吹很飄逸,但那只是瘦子的專利,身為胖子的我只能在一堆L、S中,苦苦搜尋XXL,可惜找了許久也沒有結果,然後就看到一群群穿著棉麻衣物,從我身邊穿梭,穿梭。
說到文藝,最近好像很多文藝青年都在迷一首叫《董小姐》的歌,而我的同事王小姐,其實也是個文藝青年。據我的觀察,她的棉麻衣服很多,從褲子,裙子,再到襯衫,圍巾,基本上從頭到腳都離不開「棉麻」,如果再配上一雙白色帆布鞋,整個人的文藝氣息一下就爆了。
和一些喜歡暖色調的文藝青年不同,王小姐走的是陰暗系,黑白灰的冷色調基本上是她的主打色。有一天,當一臉憔悴的王小姐從頭到尾被棉麻衣服裹著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才看了《悲慘世界》的我,瞬間覺得站在我面前的不再是「王小姐」,而活脫脫地成了電影中幹著粗活的紡織女工……
讓我最驚詫的是,連對品牌特別挑剔的同事劉小姐也開始「布衣精神」,把老公也從學院風改造成了「文藝風」,尤其是一條棉麻哈倫褲穿在快40歲的她老公的腿上時,總讓我彆扭,可是劉小姐很不屑地告訴我,「穿棉麻顯生活態度,穿哈倫褲就是年輕有態度」!
一個女人的自白: 像太婆就像太婆 我就喜歡它的舒適感
□李子甜
進入而立之年,忽然就對棉麻衣服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用了一年時間,將家裡絕大部分的高腰、緊身、高跟、牛仔拋棄,全部換成了從淘寶手工棉麻製衣店買來的袍子、衣裙、棉服。
曾經看到有店家的文案寫到:喜好棉麻袍子的姑娘懂得取悅自己。在我看來這說法絕對正確。棉麻服裝,通常不高調,不張揚,要麼純色,要麼碎花,即使是耀眼的大紅大綠,也因為簡潔的裁剪顯得低調柔和。棉麻愛好者們著裝的首要標準通常是:舒服。看起來漂亮和穿起來舒適兩相對比,我們一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所以過分約束身體的設計都不太適合出現在這樣面料的服裝上。於是,孕婦裝式樣的各色長短袍子、日式居家風的寬鬆下擺的上衣或者闊腿褲便成了棉麻的主打款式。棉麻服裝便常被戲稱為孕婦裝、村姑裝。
要說缺點,棉麻易縮水,也易起皺,樸素的面料和花色往往顯得人暗淡無光,扔人堆裡刨都刨不出來;不收腰的寬鬆桶裝樣式不易顯身材只易顯臃腫;而且棉麻衣服看似低調其實對人要求極高,只有個子高、身材瘦、氣質雅的人穿著才能顯出應有的味道,否則,變成矮胖村姑、菜場大媽、練功婆婆或上車被人讓座就真的只能怪自己了。
所以,作為棉麻愛好者,必須具有強大的抗擊打能力和「我就是不在乎」的精神。哪怕家人經常打擊我,「這是哪位太婆?」但憑著「我就喜歡」的勁兒,也從來沒在意過他們眼裡那道「你穿得真奇怪」的神情。
有人說,穿棉麻衣服的人多少有點裝腔作勢:裝藝術、裝清純、裝文化。其實只有真正喜歡這些衣服的人才會明白棉麻的好,就算取悅不了他人至少先舒服了自己。
【怎樣清洗棉麻衣服才能維持原有質感? 】
對於含棉成分為主的麻棉衣服,要特別針對棉的特性來洗。棉面料容易縮水,要防止浸泡在水裡的時間過久。水溫不宜過高,水溫太高會凝結汗液中的蛋白質成分,使衣料上產生黃色斑跡。還有,最好不要用漂白劑。漂白劑會損害棉麻面料的材質,容易使衣服變形。
用洗衣液洗完後,一定要用冷水多清洗幾遍,確保沒有洗衣劑的殘留。
晾曬時避免正對著太陽,過於強烈的太陽光會導致有色衣服褪色,最好是通風陰涼處。
對於以含麻成分超過棉成分的衣料,洗滌時和前面大致類似。不過因為麻纖維沒有棉纖維柔軟,在清洗時搓洗的力度要減輕一些。常看見一些人用洗鞋刷來刷棉麻褲子,覺得麻棉面料較硬,受得住,而且刷子去汙力強。事實上,用刷子刷布料很容易起毛球。
還有晾曬前禁止用力擰乾。晾曬的地點也是儘量選擇陰涼通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