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是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眾多因素導致的一種結果,所以對於他的治療也是比較緩慢的,很難達到治癒的狀態,醫生只能幫助患者調節血壓,緩解高血壓出現的一系列症狀。一旦得了高血壓就需要長期用藥,而是藥三分毒,長期用藥多多少少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這讓患者很擔心。這時該怎麼辦呢?
降壓藥有副作用,就不能長期吃?內科醫生:要怎麼吃,得分情況
對於病重程度比較輕的高血壓患者來說。他們的收縮壓一般在140~160之間,舒張壓一般在90~100毫米汞柱之內。通常積極調節自己的飲食、作息等習慣。不要吃高油高鹽的食物,積極運動減肥,積極戒除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是可以將血壓調節到正常情況的。這時候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段時間的降壓藥就可以很好地調節血壓了。當然若是不能用健康的方式來生活的話,只能長期藉助藥物的幫助了。
中高度的患者,他們的收縮壓通常會超過165毫米或舒張壓通常會超過99毫米汞柱。這些患者雖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用健康的方式去生活,但是也很難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將血壓控制到正常範圍之內,需要藉助藥物來調節,若是隨便停藥,血壓很容易出現突然上升的現象。
降壓藥有副作用,使用要科學
1、合理用量。患者在積極調理生活習慣之後血壓會控制得相對比較好,這時要做好定期檢查的工作,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減少藥物的用量,但切不可自己隨意減少。醫生可以幫助患者合理的用藥,或是將現有的藥物替換成副作用小的藥,這樣既可以控制好血壓,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2、組合用藥。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多種藥物來調節血壓,而不是大量或長期使用一種藥物。這樣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組合用藥可以每種藥都少吃一點,當量不超過一定量的時候,副作用基本上都是比較小的。
3、定期複查。每個患者的體質不一樣,所以用藥情況,用藥效果也會有所區別。一些人不會出現的副作用,在另一些人身上就會出現,比如尿頻、浮腫、皮膚病、頭部疼痛等。定期複查就可以及時讓醫生知道患者的用藥情況,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給患者調換藥物,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副作用出現的機率。
4、調整藥物。當患者服用藥半個月左右就已經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的時候,要注意積極去告知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換其它的藥物來控制血壓,這樣就可以避免藥物對人體的傷害。降壓藥的品種也是比較多的,可以找出適合患者體質和病情的藥物來使用。患者要注意留下主治醫生的聯繫方式,有什麼問題要積極溝通,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