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該做盆底肌修復而不是骨盆修復,寶媽們別再被忽悠了

2021-01-08 十月呵護

經常有媽媽將盆底肌損傷的症狀與骨盆聯繫在一起,到底應該做盆底肌修復還是骨盆修復,媽媽們有時候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此時,很多市面上的不良機構就要展開忽悠了,什麼徒手按壓、專業儀器治療、中草藥藥敷齊上陣,那這有用沒用?

「骨盆大法」管用嗎?

不管用!

在某些機構口中,骨盆修復就是「萬能的」,通過骨盆修復可以收緊骨盆、改善陰道鬆弛、擺脫媽媽臀、分離的恥骨能回歸原位...

看起來是批量解決問題,但實則對寶媽身體恢復沒什麼大用。

01 徒手骨盆閉合

雖說都是徒手按壓,但每個機構操作的手法都不一樣,有的是讓患者側臥,工作人員通過按壓胯部來進行骨盆的閉合。

還有像下圖這樣的按壓方式:按壓患者的大腿與胯部部位,通過外力將骨盆傾斜的位置進行矯正。但這樣操作背後的醫學支撐是什麼?

圖中工作人員按壓的部位其實是髂骨和股骨部位,如圖所示:

產後很多媽媽出現尾椎或者腰下部疼痛,其實是骨盆帶疼痛引起的。而骨盆帶疼痛準確地說也就是骶髂關節附近的疼痛。

骶髂關節是聯結骶骨和髂骨最關鍵的部位,而在骶髂關節上有一個起穩定作用的韌帶:髂腰韌帶。

上圖紅色部位為髂腰韌帶

在懷孕過程中,激素(主要指鬆弛素)會促使髂腰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鬆弛,繼而引發疼痛,這是一種生理性的變化。

鬆弛並不是錯位,韌帶的恢復也並不是要靠按壓。

在前期的準備中,工作人員也沒有通過醫學手段來診斷患者的基本情況:患者的骨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修復的必要?都沒有,反正上來就是一通按。

這樣的按壓不僅不會起到修復的作用,手法不當或者用力不正確反而會造成肌肉或者韌帶的損傷,甚至會將正常的部位按錯位了。

02 儀器骨盆修復

儀器盆骨修復大概有這兩種:

● 通過「專業機器」進行擠壓

只看圖片都有些心驚!

這種機器,只在側面與底部設置了軟包填充,這些部位都會在加壓的過程中膨脹,然後擠壓人體組織。

並且外部扶手部位也會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向內進行擠壓,總的來說,這個儀器的修復原理也是「擠」。

徒手按壓的力道相比機器的力道遜色多了,如果操作不當,那可真不是肌肉損傷了,骨折都有可能發生。

● 類似骨盆帶,但內加了中藥、還有加熱與按摩的功能

光看通電的幾個插線口,我都有點害怕,這類產品的質量是否有保證?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誰也說不準。

這款產品相比上面那兩種柔和的多,但是光看工作人員塞進內置袋裡面的中藥,我就知道這也壓根不靠譜,中藥的藥效還能隔過好幾層皮質物質、衣服、肌肉等作用到骨盆?

工作人員還宣稱加熱的部位能保養卵巢,之前我們在《為什麼中國女人總是被「卵巢早衰」?背後的原因不禁讓我們心生冷汗》提到,卵巢根本不存在保養這一說呀。

沒有醫學支撐,只憑藉一些所謂的手法與儀器來進行治療,這不僅僅只是騙人錢財的事,操作不當還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甚至拖延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媽媽們身體出現的這些症狀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產後很多媽媽身體上都會出現這些不適的症狀,而很多商家宣稱骨盆修復也能治療這些症狀,主要有下面這幾種:

● 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陰道鬆弛、尿失禁

● 大屁股、胯部增寬

● 腰痛、大腿內側痛

● 恥骨痛、恥骨中間有條「縫」

■ 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陰道鬆弛、尿失禁因為什麼?

子宮脫垂、陰道鬆弛、尿失禁都是盆底肌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典型症狀。

女性的盆底肌群就像「吊床」一樣,託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並且參與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項生理活動。

出現這些症狀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因為孕期子宮增大會不斷壓迫盆底組織)和分娩都會造成盆底神經、肌肉和結締組織被壓迫、拉伸和撕裂,從而導致盆底的損傷,繼而引發陰道鬆弛、陰道壁膨出、子宮脫垂等情況。

除此之外,像慢性咳嗽、持續便秘等也會引起這方面的問題。

此時應該做的是「盆底肌修復」,而不是骨盆修復。

產後42天複查的時候,如果身體確實存在一些漏尿等症狀,媽媽們可以去做一下盆底肌檢查,進一步評估盆底肌的恢復情況。

很多媽媽的情況可能並不是很嚴重(沒有出現漏尿、大便失禁或者只是輕度的陰道鬆弛等),一般在家堅持做凱格爾運動效果也是很好的。

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嚴重的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甚至是大小便失禁),那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遵醫囑進行治療與修復。

同樣是花錢,醫院專業安全,但是很多美容機構就不一定了。

做骨盆修復一點用都沒有,對症治療很關鍵!

■ 大屁股、胯部增寬因為什麼?

媽媽臀、大屁股,產後體型問題算是媽媽們身材恢復最大的障礙了。

媽媽們苦惱、美容院大肆宣傳,需求與供給一拍即合!但是很多機構說這是因為恥骨聯合分離導致的,這對不對呢?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臀部脂肪的堆積,而不是因為恥骨聯合分離,針對臀部脂肪堆積,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合理飲食。

而上面這個動圖,就是專業儀器修復後的「效果」,這只是外力擠壓後的效果呀,不論是什麼,只要是軟的,這樣擠壓都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而他們說的恥骨聯合分離到底是啥?我們接下來看看。

■ 恥骨痛、恥骨中間有條「縫」是因為什麼?

恥骨聯合分離。

很多媽媽都是被美容機構「你看你這裡這麼寬的縫隙,要是不修復,胯部會變寬甚至以後會出現漏尿...」,這樣的說辭給忽悠了!再加上片子上確實有縫隙,那心服口服就消費了。

但實際上非妊娠女性中,正常恥骨聯合間隙為4-5mm,就是說本身這個地方就有條縫。只是在妊娠這個過程中,恥骨間隙會增加2-3mm左右。

而這個距離也說明不了問題,它和症狀的嚴重性、功能喪失程度上並沒有相關性。

恥骨聯合分離的標準處理方法是保守治療:側臥位臥床休息、使用支架或腰帶支撐骨盆、使用助行器或腋杖移動以及分級鍛鍊方案,以及醫生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藥物治療。

很多媽媽可能還會出現恥骨痛、壓痛、腫脹等症狀,尤其是在行走或者下樓梯時加劇,一般這種疼痛感會在產後1個月內緩解。

所以,擠壓不僅不能緩解修復症狀,反而會導致症狀加重。

■ 腰痛、大腿內側痛因為什麼?

骨盆帶疼痛。

很多媽媽生產完尾巴骨、腰部靠下的位置會疼,有時候會放射到大腿後側,甚至會合併恥骨聯合疼痛也就是恥骨痛。

其實準確地講骨盆帶疼痛更多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

前面我們也有講到,盆骨帶疼痛主要是因為孕期激素(主要指鬆弛素)促使骨盆周圍的韌帶、骨盆周邊關節會變得鬆弛,這是一種生理現象。

骨盆帶疼痛不會影響盆底功能。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在分娩後6個月內完全恢復,但如果有的媽媽疼痛異常並且時間持續很長的話,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確診,進一步排除腰椎方面的問題。

其實綜合上面的內容來看,不論是恥骨痛、陰道鬆弛,還是恥骨聯合分離,都有對症的真實原因和治療方法,而很多美容機構推出的「骨盆修復」看似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實際上很多症狀都不需要特殊幹預,隨著時間都會自然恢復。

並且如果情況太嚴重的話,要立馬去醫院就診,而不是只是通過所謂的骨盆修復來進行幹預。

所以,美容機構盆骨修復到底在修復什麼?

體態變化、身體出現很多不適的症狀時,媽媽們都會很焦慮,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們最正確的做法是先去醫院就診,確定病因然後對症進行治療,而不是盲目選擇不靠譜甚至連最基礎的醫學知識都不知道的機構,最後錢花了病沒好,再耽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那真心划不來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建議產後盆底肌和骨盆要一起修復
    在選擇做產後修復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順序才是正確的,該如何選擇產後修復的項目,為什麼盆底肌修復和骨盆修復要結合在一起?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產後只有這種情況才需要做骨盆修復,別再被忽悠了
    生完孩子寶媽發現胯骨變寬,骨盆歪斜,有時候會出現漏尿的情況,只是產後症狀最明顯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儘快對骨盆做一個修復。因為骨盆修復是對,然後女性骨盆的保護工作幫助骨盆儘快恢復。 很多寶媽在生完寶寶之後都覺得自己屁股變寬不翹了,還出現了一系列的產後症狀,都是因為骨盆變鬆弛了。
  • 產後骨盆和盆底肌修復一定要做嗎?能同時做嗎?
    很多寶媽選擇去做產後修復、產後恢復時,技術人員都會建議她們做骨盆和盆底肌修復,那麼這兩個項目是必做的嗎?很多寶媽搞不清楚,骨盆和盆底肌修復到底有什麼區別?骨盆是位於人體中間,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骨骼組織,而盆底肌是位於盆腔內的一個肌肉組織群。
  • 產後胯變寬,做骨盆修復就能恢復如初?寶媽別被賣了還替人家數錢
    確實,儀器的力度更不好掌控,而且那些所謂的修復師的學歷、專業度也不好說。畢竟,骨盆修復是比較專業的事情,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相關的修復師大多都是來自於家政服務和保健按摩業的人,根本就沒有臨床或護理相關專業的背景。所以,就算這個技術可行,如果操作者不專業,也是讓寶媽們捏把汗。
  • 產後修復要避坑:「三做兩不做」,別再盲目相信銷售人員
    寶媽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做些產後修復也是正常之舉,可產後修復機構花樣繁多,你根本沒有能力分辨那一句話是真那句話是假,於是在銷售人員三寸不爛之舌的忽悠下,只能乖乖地刷卡。 但往往卻是錢花了,結果並不是那麼如意,甚至有些錢都是白白打了水漂。
  • 現在流行做產後修復,哪些情況才是真的需要做骨盆修復?
    現在流行做產後修復,哪些情況才是真的需要做骨盆修復?在大街小巷上都在做產後修復骨盆修復很多廣告鋪天蓋地而來,讓很多想選擇做產後修復的女性,感覺特別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選擇,那產後修復對於每一位女性都是必須要去做的嗎?
  • 告訴產後媽媽,關於盆底肌修復,不為人知的五大誤區!
    很多還沒有結婚生子的女孩子,對盆底肌應該不太熟悉,覺得無關緊要。但對於產後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盆底肌的修復是產後修復的關鍵,它關乎著女人一生的幸福。但是關於盆底肌的修復你所知道的真的是對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出了盆底肌修復誤區,快看看你有沒有犯這樣的錯誤。
  • 天津天孕醫院解答:我該做盆底康復,還是骨盆修復?
    如今,產後媽咪都對生完寶寶後身體恢復越來越重視——「少女感」一詞在寶媽眼中「熠熠生輝」。在關注「產後康復」的同時,很多寶媽常有這樣的疑問:盆底康復和骨盆修復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是做一樣、還是都要做?答案是:這兩項都應該做!
  • 產後修復太貴了,寶媽們必須要了解清楚後再去做
    首先大家要知道產後修復要做哪些項目?一般市面上宣傳的產後修復必含三大項目:骨盆、盆底肌、腹直肌修復,確實這三個部位修復很重要,決定了你的體型,身材和婦科健康。但是其實產後修復包含的項目更多,不止這三項,私密保養,產後塑形,產後排毒,關節障礙修復,產後心理護理都是屬於產後修復的範疇。
  • 產後修復的項目有哪些?不止遠遠骨盆、盆底肌修復
    現在產後修復行業可說是越來越火爆了,很多產後媽媽也會去做產後修復。要說他們常做哪些項目,無非就是骨盆、盆底肌、腹直肌修復。其實產後修復要做的項目遠遠不止這三樣。骨盆、盆底肌、腹直肌的修復是很重要,但是產後修復終極的奧義是協調,單單修復某一個器官並不能使身體完全恢復。像骨盆、盆底肌、腹直肌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一旦其中一個出了問題,另外幾個也會受到影響。
  • 寶媽專屬修復3部曲!改善骨盆前傾修復腹直肌!還不來練?
    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們,常常糾結於兩位數的體重,那娛樂圈的寶媽們,誰產後身材恢復得最好呢?楊冪?顯然不是那是……Angelababy嗎?那產後修復到底該怎麼去做呢?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應該做什麼呢?今天秋子老師在這裡教大家一套完整的產後修復練習,順產媽媽要在惡露結束之後才可以開始,剖腹產的媽媽要在刀口長好了之後開始練習。
  • 產後可以做盆底肌修復,但不注意這4點,會讓修復的效果越來越差
    剛生完寶寶可以做盆底肌修復,但不注意這4點,會讓修復的效果越來越差 很多寶媽對於產後修復的重視越來越多,那針對於盆底肌肉群的修復,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內容呢?今天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產後盆底肌修復的一些注意事項有哪些?
  • 骨盆修復?盆底康復?該做哪一個
    生完孩子,要做骨盆修復還是盆底康復?都要做!骨盆修復和盆底康復是一回事嗎?不是!有必要做骨盆修復和盆底康復嗎?有必要!產後女性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與骨盆或盆底相關的問題,漏尿、長短腿、腰背痛、陰道鬆弛、恥骨聯合分離等等,需要進行骨盆修復(或矯正)和盆底康復。
  • 為什麼產後必做骨盆修復?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產後必做骨盆修復?原因是什麼?很多寶媽對於產後修復都比較糾結,到底要不要做?為什麼產後必須要做骨盆修復呢?那原因是什麼首先,了解一下骨盆的位置骨盆它處於人體的正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骨盆的位置變化對於我們身體都有很大的影響,特別針對於產後女性,骨盆修復是重中之重有些人就想了,那我剖腹產是不是就不需要去做骨盆修復了?
  • 產後修復順序是什麼?是先修復盆底肌,骨盆還是腹直肌?
    產後康復對寶媽很重要,不僅能重塑身材,還能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但是產康不是單一的做腹直肌或者盆底肌的康復哦,要整體考慮,根據寶媽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但是核心肌群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哦,您講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也是屬於核心肌肉哦。產後恢復的順序為:一、骨盆恢復,二、盆底肌恢復,三、腹直肌恢復。
  • 骨盆的結構既然不會改變,那產後骨盆修復還有必要嗎?
    現在市面上很流行做產後修復,尤其是骨盆修復,商家宣傳說是寶媽必做的項目,但是你知道骨盆修復的是什麼嗎?首先我們要知道骨盆的結構是不會改變的,它主要是由骨頭關節和固定的韌帶肌肉組織構成,即使分娩也不會改變骨盆的大小。
  • 別人不會告訴你有關骨盆修復這3點知識,學會之後讓寶媽少走彎路
    別人不會告訴你有關骨盆修復這3點知識,學會了之後讓寶媽少走彎路,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後女性對於骨盆修復都有很高的一個認識都想去做,但是由於現在市場上魚龍混雜,不知該如何選擇很多女性,花了錢反而沒有修復好,這和我們對於骨盆修復不了解也有很大的關係
  • 謝娜產後練出「腹肌」,比起產後瘦身,盆底肌修復更重要
    如今不少媽媽在產後身材發胖不少,特別是肚子上的肉更難消除下去,紛紛想要產後瘦身,但是比起產後瘦身,其實媽媽們的產後盆底肌修復更重要。在懷孕期間,寶寶越來越大,而媽媽們的盆底肌的肌肉受到了壓迫,出現了變形。產後出現漏尿及便秘的現象。
  • 咳嗽就漏尿,寶媽產後幾年了,做盆底康復還有用嗎?
    當醫生提出做盆底康復時,寶媽表現得比較遲疑,問:我生產已經兩年了,做盆底康復還有用嗎?案例分析:根據下圖報告顯示,該寶媽明顯盆底肌力不足且耐力較差,尤其是慢肌肌力,僅有31分。做產後盆底康復之前,很多媽媽肯定聽過盆底康復的黃金期(產後42天——半年內,屬於盆底康復黃金期),各處也都在宣傳黃金期效果最佳,但是媽媽們千萬不要走入誤區。理想期:產後半年至一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雖然沒有黃金期的時候恢復迅速,但此時為時不晚,在理想期內通過治療和日常鍛鍊,也可以恢復盆底肌體損傷。
  • 每日瑜伽產後修復訓練營 重塑寶媽盆底肌「彈簧」活力
    許多產後媽媽都曾遭遇過這種尷尬的時刻,大笑、打噴嚏、跳躍或者提重物時常常會憋不住尿液,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壓力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在剛剛生產過後的寶媽身上可能表現的不是很明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老年的時候便開始逐步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