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任職6周年,臺北眾議員評價:乏善可陳、承諾跳票
據臺媒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舉辦就職6周年記者會,強調任內招商有成、落實居住正義續推社會住宅、逐一解決市場改建及大巨蛋問題,為市政奠下基礎,未來2年臺北市必可看到巨大改變,但北市議員多認為,柯文哲6年來表現「乏善可陳」、「承諾跳票」,要求他應深自檢討,革除光說不做、黨政不分等缺點
-
青壯人口大逃離 臺北市去年流失近3萬人口
據臺媒報導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公布2020年北市設籍人口共260.2萬人,較上年度減少4.3萬人,尤其20到39歲的青壯人口流失2.8萬多人,北市議員王鴻薇認為,此人口結構趨勢印證臺北市長柯文哲的青年政策失敗,包括居住、託育問題長期懸而未決,使得年輕人紛紛逃離臺北。
-
臺灣選舉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 稱上任第一件事是拆馬英九主持修的路
臺灣選舉結束,當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對媒體表示,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找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把馬英九主持建的公車道拆除!在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期間興建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閒置荒廢迄今已逾8年,阻塞北市交通動脈。
-
去年臺北市公務員花1.6億元買衣服 柯文哲臉綠掉
臺北市政府今日上午9時舉行「市政小蜜蜂─臺北市2015年暑期市政體驗營」第2梯次開幕式,共74名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生將進入臺北市府見習市政運作,雖然下午將赴上海參加雙城會議,臺北市長柯文哲仍如期出席致詞,除談及當市長後面臨的問題,更自爆臺北市府去年公務人員買衣服花了1億6000萬元(新臺幣,下同),自己看見報表時當場臉綠掉。
-
2017柯文哲:看的不只是臺北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曾面臨諸多未知數的第八屆上海臺北雙城論壇,7月2日在上海順利召開。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致辭中一開始就回顧兩岸開放探親的歷史,並以此來解讀自己的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甚至是互相諒解,他表示兩岸關係是影響臺灣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
-
被吐槽臺北市實在太落後,柯文哲無奈:的確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據臺媒報導 臺北市第一個公辦都更案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今(21)日舉辦上梁典禮,市長柯文哲指出,自2016年起,臺北市共推動了18個公辦"都更"(都市更新,指拆遷後重建新大樓、新設施、新產業),數量全臺第一,而"瑞安段"不僅是臺北市第一件動工、也是全臺第一件動工的案件,對北市而言具有相當意義,不過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太難看了,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都無法相比,都市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柯文哲劍指「大位」新政績?停了四年,臺北大巨蛋復工有望
柯文哲2014年上任臺北市長後,臺北市政府以遠雄建設在大巨蛋工程有79處主要構造未按核准圖說施工,2015年勒令遠雄停工;遠雄後續歷經都審、環評、性能式審查等過程,直到今年3月大巨蛋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審查,「環委會」以附帶建議方式通過,讓大巨蛋復工僅剩變更設計申請最後一裡路
-
臺北市人口掀逃亡潮 專家揭無奈搬遷的元兇
根據臺內政部門最新統計資料,今年前10月臺北市人口淨移出多達2萬4996人,一舉創下18年來新高,是今年六「都」唯一人口負成長。房仲業者分析指出,臺北市人口外流的主因,不外乎是因為房價過高,加上大臺北地區不斷擴大捷運路網,加速這波北市人口移至其他區域。
-
臺北市一KTV火災致5人死亡,柯文哲不只道歉,還說「覺得慚愧」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北市林森北路錢櫃KTV於4月26日發生火災致5人死亡。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等臺媒29日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29日中午向臺北市議會國民黨團進行專案報告時,承認目前檢查制度無效,首度道歉說「覺得慚愧」。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柯文哲為四城門點燈 古城門照亮臺北城(圖)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力推的「西區門戶計劃」,隨著北門廣場啟用後,為凸顯其他3座城門在文化資產及人文歷史的重要性,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4城門13日晚間由柯文哲搭乘雙層觀光巴士繞行並進行點燈。柯文哲表示,藉由燈光重新串聯臺北城,打造夜間觀光廊帶。 柯文哲13日日出席「東門、南門、小南門試運作點燈活動」,他致詞時指出,北市府積極推動的西區門戶計劃,已拆除忠孝西路公交車專用道、忠孝橋引道、遷走「國光」客運車站、三井倉庫,最後把北門廣場完工,硬體部分結束後,最後一項工程就是光環境改造。
-
臺北民眾提都更1坪換1坪 連勝文、柯文哲各有主張
華夏經緯網8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23日針對市民反映希望臺北市老舊社區都更1坪換1坪表示,他也主張此方向;競爭對手柯文哲則說牽涉容積率問題,需嚴肅看待。 據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23日到東湖五分市場拜票,和市場攤商及買菜民眾握手、合影,連勝文表示,有長者給予熱情鼓勵言語,讓他非常感動。
-
臺北KTV火災傷亡慘重 柯文哲遲到惹爭議
臺北KTV火災傷亡慘重 柯文哲遲到惹爭議 2020年04月27日 13: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北市長柯文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北市林森北路一家KTV昨日(26日)發生重大火災事故,156人一度被困在大樓內,截至26日晚8點,共造成5人死亡、1人命危、54人送醫。 據報導,臺北市消防局26日上午10點57分獲報,指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一棟樓房發生火警,起火點為5樓。
-
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打破悠遊卡壟斷
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近期召開記者會,公布「智慧城市創造新經濟」新政見,談及臺北市捷運、公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未來將允許其他行動支付系統進入,打破目前由悠遊卡壟斷交通工具市場的現況。 柯文哲發表智慧城市政見,主張將臺北打造為信息開放城市,開放信息的來源包括:政府各單位的公開資料、在城市廣設感應器,提供城市的交通、溫度、日照、空氣、人群等即時信息,並將架設網絡平臺,在承諾保護隱私下,讓市民和企業上傳資料。
-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 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林悅】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
-
談前瞻失言 「綠委」稱「臺北人口沒臺南多」遭炮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13日報導,民進黨「立委」葉宜津12日上政論節目,談論「前瞻預算」的議題,她在節目結尾表示因臺北市預算多,臺北市長柯文哲對「前瞻」不重視,導致忽略其他縣市的需求,隨後她竟脫口說出「臺北人口沒有臺南多
-
柯文哲: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林悅】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他說,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甚至跟大陸一線城市無法相比,尤其是市容的更新速度實在太慢。
-
臺灣地區人口跳水式下降 臺北市260萬大關恐不保
臺媒圖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人口數跳水式下降,成為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據臺內政主管部門統計,2020年12月比起2019年同期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連江縣,但全縣僅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柯文哲讓民進黨精神分裂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柯文哲讓民進黨精神分裂 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正式宣布投入參選2018臺北市長,民進黨北市資深議員李建昌日前表示,若綠營推自己人選最低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