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大熊貓雷雷癲癇發作去世 英雄母親曾哺育五仔

2020-12-13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大熊貓「雷雷」因癲癇發作去世 曾哺育贈臺大熊貓「圓圓」

大熊貓雷雷癲癇發作去世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大熊貓「雷雷」,譜系號:374,年齡約31歲,於2020年9月9日因癲癇發作,搶救無效死亡。

據悉,今年6月下旬,大熊貓「雷雷」第一次癲癇發作。

8月中旬,「雷雷」癲癇發作頻次增加,進入9月以來,由於癲癇及老年病的綜合影響導致「雷雷」運動能力喪失,採食、進食困難,需人工輔助進食,身體日漸虛弱。

自「雷雷」生病以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組織專家、獸醫對「雷雷」進行多次救治,並安排飼養員24小時值班,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特殊護理。

9月9日,雷雷癲癇持續發作,引發呼吸循環衰竭,經全力救治無效而死亡。

大熊貓「雷雷」,1992年救護於涼山州雷波縣,推測其出生於1989年。

大熊貓「雷雷」是位英雄母親,雖然其前掌因在野外受傷缺失,卻一直樂觀堅強地生活著,生平共哺育了5仔,其中包括贈臺大熊貓「圓圓」。

雷雷出生於1990年。

1992年冬天,它還是一個孩子,是離開母親自己的第一個冬天。

它在寶興山野中身受重傷命懸一線之即被人發現送到臥龍搶救。

當時它瘦的皮包骨頭,一隻手掌被竹子扎破長時間不能癒合嚴重感染危及生命,不得不給它做了截肢手術。

大難不死,病癒之後臥龍人親暱地稱它為雷雷——人們把朝夕與它相處精心照料它的飼養員的姓做了它的名字。

雷雷從幼年就來到臥龍,又是人救了它的命,因此跟其他來自野外的大熊貓比雷雷跟人自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是性情極其溫和的熊貓姑娘。

但是1994年以後步入青春期它年年發情年年交配受精卻年年讓人空歡喜一場——總是沒有瓜熟蒂落,生育產仔。

2000年進入中年的雷雷第一次做母親。

雖然缺少一隻掌,但是它帶孩子一點不比其他的熊貓媽媽差。

是一個很出色熊貓媽媽,母性強,很會帶幼仔。

它在野外受傷失去一隻前掌,這對撫幼的熊貓媽媽來說平添諸多的不便。

31歲大熊貓雷雷癲癇發作去世 英雄母親曾哺育五仔

2000年初次做媽媽,雷雷總是用殘存的一隻前掌摟抱著它的幼仔,常常摟抱不周掉在地上。

而且用自己僅存的單掌摟抱孩子了,它就無法用手拿食物了,一旁的工作人員常常親自給它餵食。

即使是這樣的不方便,它也時刻不讓孩子離開自己半步:當它到一邊大小便時,它用三條腿走,用嘴叼著幼仔,把它放在一邊,眼睛時刻關注著孩子——其它的熊貓媽媽有的用一隻前掌摟抱幼仔,還有的熊貓媽媽知道大小便時把孩子撂在原處,任憑它們大呼小叫也不予理睬。

三年過去,雷雷做媽媽帶孩子已經駕輕就熟,應付自如:它用斷掌的胳臂摟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將孩子放在腹部下邊,用兩隻腳勾住幼仔。

在幼仔一個月之前,它幾乎日日夜夜每時每刻不讓幼仔離開自己的身體,是最讓人敬佩、最讓人放心的熊貓媽媽。

從2000年初產到2005年,雷雷共生產5胎,全部成活,全都長大成人。

他們分別是大女兒「龍欣」、二女兒「竹韻」、三女兒「娜娜」、四女兒「圓圓」、五兒子「友友」。 

而2005年雷雷2000年出生的女兒「龍欣」也做了母親,生下一個女兒——雷雷做外祖母了。

31歲大熊貓雷雷癲癇發作去世 英雄母親曾哺育五仔

進入繁殖的熊貓媽媽一共是13隻,其中只有斷掌熊貓媽媽雷雷一隻是80年代來自野外——多年來臥龍來自野外的大熊貓相繼地退出繁殖。

雷雷已經是16歲的高齡,以後的幾年裡它的兒女會不斷地補充到熊貓繁殖的隊伍中去,而它不久也會退出繁殖了。

這些來自野外的大熊貓為大熊貓圈養種群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完成了光榮的歷史使命以後平靜地頤養天年,安度晚年。

相關焦點

  • 這些網紅大熊貓讓人操碎心
    文本整合/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宗敏近日,多個大熊貓的話題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其中#大熊貓雷雷死亡#的話題在9月9日衝上微博熱門話題排行榜。截至9月12日下午2時,該話題有超過2億人次的閱讀量,還有6700多人參與討論。
  • 癲癇小發作
    小發作變異型還包括其他發作形式。主要見於兒童。概述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癲癇小發作也叫非局限開始的非驚厥性發作,或全腦性非驚厥性發作,國際分類稱失神發作。發作形式摺疊失神發作突然短暫意識喪失,發作不超過30秒,自行恢復。
  • 春節假期,當心光敏性癲癇發作~!
    母親說,一家人發現小何屋裡有動靜,打開一看發現他當時失去意識,雙眼無神地看著天花板口吐白沫,四肢強烈抽搐,同時伴有大小便失禁,持續時間大約2分鐘。       就近來到醫院後,神經內科癲癇診療室主任在仔細詢問發病相關信息後,為小何做了相關檢查,最終診斷為長時間熬夜打遊戲導致光敏性癲癇的發作。是一種由視覺刺激誘發的癲癇。
  • 旅美大熊貓「美香」順利產仔 22歲「高齡產婦」再添新寶「組圖」
    正在玩耍的大熊貓媽媽「美香」中國網訊 當地時間8月21日下午6點3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旅居美國的大熊貓「美香」順利產下一隻幼仔。目前,「美香」育幼行為好,寶寶的性別體重暫時未知。這是今年在海外出生的第三隻幼仔,也是「美香」的第四個寶寶。大熊貓「美香」出生於1998年,年滿22歲的她是個名副其實的大齡產婦。今年3月,「美香」進入發情期,出現減食、戲水、蹭陰、求偶等典型發情行為。
  • 你愛用的閃瞎眼的GIF表情包,會讓這些人癲癇發作
    自此,再也沒有出現像「 3D 龍事件」這樣嚴重的光敏性癲癇事故了。遊戲界同樣出現光敏性癲癇受害者不過這並不代表光敏性癲癇患者從此可以高枕無憂,除了電視節目引發過光敏性癲癇發作事件,類似事件在遊戲史上也發生過多次。
  • 癲癇發作的分類
    ,通常為數秒鐘或數分鐘,除癲癇持續狀態外,很少超過半小時;③重複性,即第一次 發作後,經過不同間隔時間會有第二次或更多次的發作;④刻板性,指每次發作的臨床表現幾乎一致。(2)複雜部分性發作( complex partial seizure ,CPS) :佔成人癲癇發作的50%以上,也稱為精神運動性發作,病灶多在顳葉,故又稱為顳葉癲癇,也可見於額葉、嗅皮質等部位。由於起源、擴散途徑及速度不同,臨床表現有較大差異,主要分以下類型:1)僅表現為意識障礙:一般表現為意識模糊,意識喪失較少見。
  • 華盛頓動物園虐待產後大熊貓?回應來了
    「為了給大熊貓母獸提供良好的哺育幼仔的環境,臨產前,通常會將大熊貓放置在隔音、避光,環境噪音小、無幹擾的產房內待產。」針對近日有網友反映旅居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產後不進食、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等情況,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3日刊發相關說明,就多個問題進行了回應。
  • 良性癲癇多久發作一次
    核心提示:良性癲癇多久發作一次?往常,癲癇已然成為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神經性疾病,也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慢性腦部疾病,由於癲癇是發作於患者腦部神經的,因而,癲癇發作起來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會形成不同水平的影響。   良性癲癇多久發作一次?
  • 李博士教你正確急救癲癇發作病人
    Hanna馬上過去,初步判斷不是心臟病和糖尿病發作而是癲癇發作。癲癇發作是一種大腦異常電活動,表現為突發突止的身體感覺異常或者行為異常。這時旁邊愛心人士要找東西往嘴裡塞,這時Hanna告訴大家她是醫學生,讓群眾先不要去掐人中或者找東西塞到嘴裡。首先撥打120急救同時,她對癲癇病人搶救。
  • 癲癇發作的處理流程演練工作坊
    今天下午,在培訓中心ICU模擬實訓室,外四科的王雪濤老師帶領學員們學習了一套非常實用的處理流程:癲癇發作的處理。課程開始,王老師提出讓幾位同學嘗試處理一位癲癇大發作的「病人」,並且提供礦泉水、毛巾、繩子等供學員們選擇。
  • 癲癇發作有規律,日常做好三件事,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癲癇
    除此以外,根據相應的研究調查發現癲癇是我國精神疾病當中排名第二高的疾病,僅次於腦卒中之後,所以癲癇的威名遠超人們的想像。而較為有意思而是癲癇的發作跟年齡有密切的關係。這並不意味著年齡越小的患者越不容易,患癲癇實際上一歲以內的患者是癲癇的高發期,但是一歲以上的患者就逐漸開始降低。
  • 癲癇多久發作一次算頻繁
    癲癇是一種腦部疾病,每發作一次就對患者的大腦傷害一次,並且會使癲癇患者病情加重,癲癇反覆發作無論是對患者的身體還是心理都會帶來極大的傷害,癲癇患者要想減少癲癇的發作次數,就應該先了解自己癲癇的發病原因,平時保持樂觀的心態,減少對腦部的刺激和傷害。
  • 孩子頻繁發呆愛走神,可能是失神性癲癇發作
    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意識喪失,這都是人們熟識的癲癇發作的典型症狀。然而,在兒童癲癇中還有很多不典型的發作,例如,失神性癲癇發作表現為發呆、走神、翻眼睛等。這些細微的異常表現,如果家長不仔細觀察,常常不能及時發現和識別。
  • 小心是「癲癇失神發作」!
    核心提示:發呆、愣神是人人都有過的經歷,正常情況下發呆是人的大腦對於外界事物進行調節的一種應激反應,對於有自控能力強的成人,發呆是一種休息和調節,但如果兒童經常性的發呆、愣神的話,家長可要注意了,要仔細觀察區分是走神性發呆還是失神性發呆,因為後者可能是癲癇失神發作的表現。
  • 大熊貓幼仔繩子繞頸窒息死亡 網友看直播目擊全程
    大熊貓幼仔繩子繞頸窒息死亡 網友看直播目擊全程時間:2020-04-11 14: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幼仔繩子繞頸窒息死亡 網友看直播目擊全程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4月9日凌晨兩點左右,祿祿仔在四川神樹坪基地幼兒園室外運動場獨自爬到有吊球玩具的木架上玩耍
  • 旅美大熊貓「美香」過得不好?大熊貓保護中心官方回應,有圖有真相!
    每天提供60-100磅的黃槽竹和箭竹蔬果冰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說明表示,華盛頓動物園所有提供給大熊貓的食竹和零食都由動物飼養員稱重以後,再提供給大熊貓,並在動物飼養員日誌中詳細記載供給的時間和份量,「食物的質量和數量是有保證的。」
  • 男童每日癲癇反覆發作,上海專家用「吃」解決
    4歲男童日前在上海德濟醫院接受了「生酮飲食」療法,效果顯著。上海德濟醫院癲癇重點專科生酮飲食單元的營養師王曼主任6日對中新網記者介紹說,生酮飲食其實是一種古老飲食療法在現代營養學中的重要應用,其原理在於改變身體的代謝方式。  癲癇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因為其發作時沒有徵兆,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70%的癲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回歸正常生活,然而,還有一部分患者嘗試多種藥物仍然得不到控制。
  • 癲癇很久無發作是不是就治好了?一般多長時間發作一次?|癲癇病|...
    許多癲癇患者多年飽受癲癇疾病的困擾,因許多癲癇患者疾病發作時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常常讓患者來不及預防和護理。每位癲癇患者發作的時間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有的人一天發作數次,甚至數十次有的人,甚至幾個月幾年才發作一次,還有一些患者朋友的發作似乎有規律,到時間就會發作,形式比較複雜的這可能和患者朋友的激素代謝以及其他的規律相關。總而言之,癲癇疾病的發作常常因人而異。
  • 旅美大熊貓「美香」踱步、鳴叫,被照顧不周?官方回應
    ,再提供給大熊貓,並在動物飼養員日誌中詳細記載供給的時間和份量,「食物的質量和數量是有保證的。」說明中說,大熊貓「美香」產仔後,為了讓哺育幼仔的「美香」更有安全感,「產房」模仿了野外大熊貓產仔巢穴的有益因素,即在大熊貓場館中選擇空間較小、光線較弱的場地。「美香」此前的兩次生產也都是在同一個「產房」,生產順利。
  • 癲癇症如何進行診斷?癲癇發作一般可以分為幾類?是否可以根治?
    癲癇發作需要區別於各種癲癇發作,如癔病、暈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症狀。腦電圖有癲癇樣異常或可能病因史者,應先用抗癲癇藥物;如第一次發作被證明是有症狀的,抗癲癇藥物應同時進行病因治療。部分性癲癇發作可選用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和奧沙西可供選擇;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卡普蘭和苯巴比妥用於大多數類型的癲癇發作。失神發作時首選琥珀酸乙酯或丙戊酸鈉。卡馬西平、奧氮平可加重失神發作和肌陣攣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