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 發自 凹非寺
像搭積木一樣在汽車中實現智能駕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現在,只要你想,就可以試著操作起來了。
因為在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現場,百度Apollo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
其中,「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更是讓人大開眼界——自動駕駛可以這樣玩了嗎?
從自主代客泊車到智能助手,從給人看的車機導航地圖到給車看的高精地圖,主機廠們想怎麼裝組裝,就怎麼組裝。
甚至,能適應國內複雜城市道路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也能即插即用。
作為中國自動駕駛綜合實力頭雁,百度Apollo秀了一把降維釋放。
雖然完全無人駕駛的終極形態,非一日能抵達,但勇攀珠峰、沿途下蛋,現在一些技術可以降維釋放,先讓一部分車和路智能起來了。
究竟怎麼一回事?來,看產品說話。
Apollo智駕:「樂高式」方案最強音
所謂「樂高式」智能駕駛,顧名思義,就是讓車企能用現成的模塊化解決方案,自由組裝,搭建自家的智能駕駛系統。
大會現場,Apollo全新發布了「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包括高品質、更開放、可組裝的「智駕」、「智艙」、「智圖」、「智雲」四大系列產品。
其中最具亮點——也是很快將影響到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無疑是「智駕」系列中的Apollo Lite。
Apollo Lite,百度在2019年CVPR首次披露的自動駕駛方案。
而且這是一套城市道路L4級純視覺感知解決方案。
能夠支持對10路攝像頭、200幀/秒數據量的並行處理,單視覺鏈路最高丟幀率能夠控制在5‰以下,實現全方位360°實時環境感知,前向障礙物的穩定檢測視距達到240米。
並且,雖然10路攝像頭每秒會產生超過1個G的數據,參與計算的深度學習模型超過30個,但所有的計算都可以壓縮在一塊GPU顯卡上完成。
依靠這套感知系統,百度無人車可以在城市道路上實現不依賴高線數旋轉式雷射雷達的端到端閉環自動駕駛——並且已經在北京稻香湖等多地多路段落地測試過的那一種。
而現在,就是這樣的L4級自動駕駛能力,被釋放到了智能汽車產品中。
讓汽車的智能化不僅在泊車域(AVP)得以實現,更是進一步被拓展至了行車域(ANP)。
之所以這套方案亮眼,一方面是其易用性,另一方面是其適用性。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實現路徑中,一直以來都存在純視覺和雷射雷達冗餘兩種方案,而純視覺的方案,核心優點是量產更快、相機攝像頭也都更容易過車規量產,對前裝量產的要求也更友好,更容易實現上車。
並且純視覺的成本也更低,更利於大規模上量,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等車廠,堅定選擇純視覺方案的關鍵原因,在一些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體驗上,確實也能讓一部分車主先爽起來。
然而現實的是,這樣的方案之前並非人人得而有之,特斯拉的銷量和股價齊飛,就因為有這方面的獨到優勢。
只是現在,百度Apollo開放,每家車企只要想用就能配備,簡直就是業界福音。
而且,關鍵的適用性方面,Apollo Lite不僅技術能力上不比特斯拉差,而且在適應中國路況和場景方面,還會更具優勢。
作為「外來和尚」,特斯拉這套純視覺方案遭遇的「水土不服」,事故已不是個例,甚至在銷售試駕展示時,最近還被曝出事故。
相較而言,百度Apollo這套方案,一方面從一開始就為更高級的自動駕駛而生,屬於降維使用,而且場景限制明確,理論上比特斯拉方案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一方面是Apollo Lite方案經歷了大規模的中國路況的自動駕駛路測,對於中國路況、長尾場景,更加富有經驗,配合百度在高精度地圖、導航地圖和中國行車過馬路方面的經驗積累,這套方案適用性,可能只會更好。
具體這套方案展現的兩大能力,也跟特斯拉FSD有一較高下的實力。
一、AVP自主泊車
一鍵自動泊車,如今已經在不少智能汽車上落地實現。
那麼在Apollo 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加持之下,智駕的AVP自主泊車會有何不同?
搭載Apollo自主泊車解決方案的威馬新車型,此前就公開秀了一把自主跨層泊車能力。
能在多層地庫裡尋找車位,如此「智能」,Apollo智駕在市場上目前是獨一份。
並且是能量產的那一種。這款國內首個搭載L4級自動泊車功能的量產車型,目前已經開放預售。
還不只是威馬。
現在,百度Apollo這種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下放,正在實現更大規模的量產:
在泊車域(AVP),Apollo智駕已經與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開展包括AVP在內的合作,首個量產目標100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Apollo智駕的這一解決方案基於「重車端、輕場端」的技術路線。
也就是說,即使停車場不做改造,也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不過,既然是L4級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智能化量產上的「降維釋放」,僅僅將自主代客泊車推向量產,豈不是大材小用?
二、ANP領航輔助駕駛
現在,百度Apollo也交出了最新答卷:發布高級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NP,即業界常說的領航輔助駕駛。
ANP基於目前國內唯一的L4級純視覺自動駕駛方案Apollo Lite,是L4無人駕駛技術降維釋放到輔助駕駛領域的產品。
通常,像特斯拉Autopilot這樣的輔助駕駛系統,僅支持高速和城市環線上的輔助駕駛,面對國內複雜的城市道路,不少車主都「吐槽」過Autopilot的水土不服。
但百度Apollo表示:其ANP可以在城市道路使用。
首先,ANP具有身在國外的特斯拉們所不具備的優勢:百度自動駕駛車隊早已在長沙、北京等城市落地。經過這般大規模本土驗證,ANP對國內城市道路自然有更豐富的經驗可循。
其次, ANP搭載了百度為無人車量身定製的高精地圖,大大提升了領航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可靠性。
再者,ANP支持車路協同。當私家車開入智能交通覆蓋區域時,通過與路端的協同,車輛也能夠達到接近L4級別Robotaxi的體驗。
如此一來,在AVP+ANP的方案下,車主在召喚車輛後,搭載Apollo智駕的汽車可以在特定條件下按照導航規劃路逕自動進出匝道、過收費站、超車、併線、巡航行駛,並處理環島、紅綠燈、道路施工等各類場景,做到真正的點到點自動駕駛。
這樣的「本土化」能力,是目前業內「王者」特斯拉NOA仍不具備的。
△配套硬體產品:四喜、五仁
值得一提的是,像特斯拉這樣的車企,其開發的智能駕駛系統是不對外開放的,其他車企並無法復用。而Apollo卻始終強調開放。
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就在現場表示:
百度會做好自己擅長的事,不做封閉系統。
也就是說,車企可以像拼樂高一樣把Apollo的ANP能力「拼」到自家車上,更為簡單地獲得有競爭力的汽車智能化能力。
還不僅僅局限於電動車,Apollo智駕產品同樣適用於燃油車,可以同步推動電動車、燃油車的智能化進程,堪稱智能車殺手級自動駕駛應用。
這對於汽車產業的智能化及其商業化落地,無疑是一劑強力加速劑。
這樣的AVP+ANP方案,預計將在2021年底正式量產。
智能駕艙:車載AI助手、地圖
說完了「車外」那些事兒,談到「智能化」,當然也少不得看看駕駛艙內的情況。
百度Apollo這套「樂高」,同樣在艙內的「人機共駕」上下足了功夫。
在虛擬智能助手方面,現在,你的小度可以「私人定製」了。
用手機上傳一張照片,App就會自動生成虛擬形象,並投射到車機畫面。
車載地圖方面,對司機而言,百度地圖汽車版2021提供了更智能化、更可感知、能智能接管的智能領航系統:
算路更智能,支持領航輔助優先;領航輔助路線可視化展示,便於用於提前感知;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自然流暢切換。
而給車「看」的高精地圖,如今也更加強大:
定位更準。百度Apollo獨家融合定位算法,使其複雜場景識別率達到行業領先。數據豐富。加油/停車/充電等生態數據深度融合;全球興趣點(POI)覆蓋1.5億;道路裡程覆蓋1000萬公裡;實時交通、限行覆蓋全國。業內首發車道級AR導航,定位精準至亞米級,實現地圖、視覺深度融合。
此外,還有用於城市治理的動態孿生地圖。
據百度介紹,目前,Apollo智艙已與超過70家車企500款車型展開合作,實現超過100萬臺的前裝量產搭載。
Apollo高精地圖則已蟬聯市佔率第一名多年,成為本田、吉利、蔚來等頭部車企的選擇,預計未來三年搭載量將超過100萬。
Apollo的「三駕馬車」
除了助力汽車智能化全新玩法,在本次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Apollo還展示了在交通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最新進展。
首先,在交通智能化方面,Apollo率先在廣州當起數字交通「運營商」——
Apollo官宣攜手廣州開啟了中國首個數字交通運營商模式及自動駕駛示範運營模式,並在黃埔區率先落地。
今年4月,Apollo發布「既面向未來,又兼容當下」的下一代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智能交通引擎」。它集成了百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的多年積累,其中ACE分別代表了Autonomous Driving自動駕駛、Connected Road車路協同、Efficient Mobility高效出行。
藉助「ACE智能交通引擎」帶來的繡花級數位化路口與數字交通運營商模式,黃埔正成為大灣區的智能交通管理創新高地,廣州也逐步成為智能交通新基建的標杆之城。
廣州之外,百度也正基於ACE智能交通引擎在近二十個城市開展落地實踐,助力當地交通管理邁入智能化、一體化新階段。
同時,廣州黃埔正式啟動了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MaaS平臺,並部署包括自動駕駛計程車、自動駕駛公交、自動駕駛巡檢以及自動駕駛作業車在內的4支車隊。
黃埔區的AI路側感知體系和雲端引擎,也已啟動運行,不僅可以通過度小鏡、百度地圖等車內服務觸點,為普通車用戶提供高精度實時道路信息等網聯化服務……
還可以通過場景化的車端、路端和雲端算法聯動,實現對例如泥頭車等商用車的監管升級,開啟中國首個車+路+雲的自動化網聯監管。
這樣的「廣州模式」,是中國最豐富的智能網聯應用落地,也是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的首個體系級落地。
第二,在自動駕駛方面,Apollo也再次秀了一把肌肉。
數據顯示,Apollo已獲得北京、長沙兩地無人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測試裡程超過5.2萬公裡。
同時,Apollo發布了全球首個多場景無人駕駛運營報告。報告顯示,Apollo Go是全球唯一在多城開展Robotaxi與Robobus運營的出行服務,接待乘客超過21萬名。
另外,Apollo宣布,首汽約車也將接入Apollo Go Robotaxi。無需預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首汽約車體驗無人車出行。
並且,不只是技術輸出,Apollo還在大會現場宣布了「X計劃」:將在人才、技術、資本、場景等多個維度扶植細分賽道獨角獸。
其首家合作夥伴也浮出水面:貨運領域頭部公司獅橋。
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DeepWay,瞄準自動駕駛貨運賽道。
百度Apollo的降維釋放,看來不止於自動駕駛挑戰級別,還從乘用到貨運,實現了釋放。
之前,大洋彼岸的Waymo也開始如此「降維」,看來對於頭雁公司而言,這是一致的趨勢。
如何評價Apollo的最新動作?
想必你也看出來了,無論是推出「樂高式」汽車智能方案,還是在新基建方面持續發力,擔當「數字交通運營商」,百度Apollo的種種新動作,實際上都是其在最前沿的自動駕駛領域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面向產業、面向社會的一次集中輸出。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在汽車智能化已成大趨勢的當下,車企們迫切需要能夠快速落地到產品中的智能化解決,來完成產品的升級換代。
另一方面,對於百度Apollo而言,「樂高式」智能駕駛量產套件在落地過程中,能更切實地接觸到真實用戶的出行場景。
由此帶來的規模化系統數據,無疑能夠反哺其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這也是Apollo戰略的核心要義。
前沿技術與量產產品相互促進,是「兩條腿走路」的務實之舉,亦是產業上下遊的雙贏之道。
這一次百度Apollo,更明確地把這種戰略價值,釋放了出來。
不過除了車端智能能力的領先,這次更加要留意的是百度在路端智能方面的角色。
毫無疑問,交通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車的智能化,更離不開路的智能化。
前有新基建,後有十四五,交通智能化已經成為當下基建的一大側重點。
對於城市管理者而言,也是提升城市管理體系效率的關鍵一環。
在這其中,數字交通運營商模式革新了過去傳統智能交通建設的業態,由一次性集成商模式改為持續性運營商模式,通過貼合實際場景持續升級的車路智行算法,提升整個城市通行的效率,解決過去靠人力、傳統基建解決不了的問題。
而放眼國內,只有百度、華為和騰訊等幾家,擁有提供這方面解決方案的實力。
而落到交通領域,百度之於其他幾家,不僅布局最早、技術積累最深,而且還是以開放凝聚生態之力,箇中優勢,不言而喻。
只是上述種種,似乎跟普羅大眾,還沒有最直接密切的聯繫?
不不不,落到個人層面,Apollo的這些最新動作,其實都可以體感了。
最直接的,親身上車、感受自動駕駛的機會越來越豐富了。
不用羨慕北京、長沙、滄州的小夥伴。
百度Apollo放話,計劃未來3年,將Apollo Go服務拓展至30城,預計車輛突破3000輛,用戶超過3000萬。
下一站,說不定就到你家門口了。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