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時候喜歡讀席慕蓉的散文或詩,特別是她的那首《無怨的青春》:「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短短的幾句詩,訴說著青春的無怨無悔物語,儘管可能個中也夾雜著絲絲縷縷的遺憾或不舍。而臺灣的青春片,也常常是以類似的情緒輕輕的回首著那些年走過的日子,《藍色大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還有這部《六弄咖啡館》等。
對於吳子云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但是對於生於八十年代初的很多人來說,「痞子蔡」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即使是在高考前夕,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7-11之戀》等都是深受歡迎的青春流行讀物,特別是《7-11之戀》,將那種彼此喜歡但又羞於啟齒的朦朦朧朧的初戀、暗戀,刻畫的相當的細膩,這也是很多人在年輕時代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
而《六弄咖啡館》則是由吳子云(即痞子蔡)自編自導,將自己的青春成長小說改變成故事片。影片用回憶的方式回溯了一段青春往事:貌不出眾的關閔綠(董子健飾)暗戀著同班女生李心蕊(顏卓靈飾),他生活在單親家庭也有些膽怯,儘管會時常的踩自行車跟著李心蕊回家等,但羞於表白,幸好他的好哥們蕭柏智(林柏宏飾)經常的幫他給他製造機會,兩人也在經歷了不少之後成為了男女朋友,但隨之而來的大學生活,讓他們倆分別生活在高雄、臺北兩個城市,地理上的遠距離拉大了兩個原本就很大不同的男女的內心距離,在母親病逝、李心蕊也表示兩個人已經屬於過去後,關閔綠將自己的心願託付給了好友蕭柏智……
影片明顯的分成了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他們還生活在高雄時的高中生活,洋溢著濃鬱而歡快的青春氣息,上課時不時的走神,在本子上隨意的畫著喜歡女生的樣子,放學後會悄悄的跟著她回家,但面對她的質問時又會很害羞,也會有幾個死黨,一起玩一起笑一起追女孩……影片的前半部分便再度放大了臺灣青春片的小清新,董子健的羞澀與顏卓靈的歡喜組成了影片的一道亮麗風景,那時候,風淡雲輕,就如席慕蓉所說的,所有的時刻都是一種無暇的美麗。
而後半部分的不少戲都是在晚上,甚至是颱風天,襯託出異地戀在現實的面前的脆弱。其實這場颱風的戲還想起了行定勳的唯美愛情之作《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情》(何況兩部影片裡都有送錄音帶的細節),只是相對於後者的用兩場颱風呼應了兩段情感的轉變,《六弄咖啡館》裡的少年初戀,在現實的暴風驟雨下被擊潰的幾乎讓人體無完膚,更何況,颱風過後不久,則是另一場命運的風暴。而有些遺憾的是,隨著臺北與高雄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兩顆心也在越走越遠,感覺吳子云也會學習楊德昌那樣「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始終沒有,這也是吳子云跟楊德昌的很大不同吧——在楊德昌的影片裡,充滿著對於現代化社會的不信任與焦慮,而痞子蔡的作品(包括小說)裡,雖然人生也不能圓滿,但更多是遺憾或者憂傷,在《六弄咖啡館》裡也是如此。
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後悔,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醉卻不堪憔悴,輕輕的風輕輕的夢輕輕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雲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如果說,吳子云是那個最後開了「六弄咖啡館」講故事的蕭柏智,而我們,則是那個不經意之間坐進咖啡館聽故事的路人,在別人的故事裡歡喜或憂傷,或者,也會看到自己曾經的青春。
[阿木是Dreamers電影評論授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