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藥材,歸入肺、脾、大腸經,內服具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等功效,外用則可生肌斂瘡。蜂蜜也是日常生活中廣泛食用的食材,可單獨或與其他藥材、食材配伍服用,對多種疾病起到調理、治療的作用。
1 蜂蜜的組成成分
蜂蜜的主要組成為果糖(質量分數約31%~44%)、葡萄糖(質量分數約23%~41%)、水(質量分數約17%~24%)以及有機酸、蛋白質、酶、胺基酸、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其中,胺基酸含量雖相對較少,但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脯氨酸,具有重要作用。
2 蜂蜜的臨床作用
2.1 現代醫學認識
(1)蜂蜜的抗菌性
蜂蜜中含有多種抑菌成分,包括酚酸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溶菌酶、過氧化氫等物質。這些成分與蜂蜜的高滲透壓、低pH值等物理特性共同發揮作用,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黃東萍等研究表明,桉樹蜜可以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幽門螺桿菌是胃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蜂蜜緩急止痛、促進消化的功效可能與其抗菌性有關。
(2)蜂蜜的抗氧化性
蜂蜜中含有的酚酸類、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性。Blasa等研究發現,蜂蜜中提取的酚酸類化合物能在紅細胞溶血過程中清除自由基,黃酮類化合物則在溶血過程與脂質過氧化過程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神農本草經》記載,服用蜂蜜可使人「不飢不老,延年神仙」,可以推測,蜂蜜益壽延年的功效或許與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有關。
(3)蜂蜜的鎮咳作用
蜂蜜具有使用廣泛、無毒副作用、價格較低等優勢,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患者服用蜂蜜,認為蜂蜜能緩解症狀。現代研究證實,蜂蜜具有一定的鎮咳作用。Cohen等人試驗表明蜂蜜樹脂糖漿(Polysaccharide-resin-honey)鎮咳作用較羧甲半胱氨酸溶液(Carbocysteine Syrup)佳。Peixoto等人研究表明,蜂蜜對咳嗽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4)改善胃腸功能與通便
我國民間具有以蜂蜜緩解便秘的說法。多個臨床實驗表明,口服蜂蜜能緩解習慣性便秘、腦卒中患者便秘等,證實了蜂蜜的通便作用。實驗研究表明,蜂蜜口服給藥,可以增加便秘小鼠結腸組織中P物質含量,加快腸道蠕動,調節腸道微生態。
蜂蜜也可用於肛門局部,進行納肛或灌腸給藥,潤滑局部,刺激便意。陳德洪等人研究表明,蜂蜜灌腸給藥,可以治療老年型便秘。程璐璐研究發現,皂角蜜納肛,對混合痔患者術後便秘的緩解效果佳於開塞露,且能緩解肛門疼痛,減輕創緣水腫。
(5)保護心血管
蜂蜜能促進胰島素的快速分泌,調節血糖,對脂質的代謝也有一定影響,日常服食無毒副作用,對冠心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Ismail等研究發現,以蜂蜜與生物型酸奶混合,能顯著降低小鼠血糖與血脂含量。
(6)促進組織再生、創面癒合
蜂蜜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且能使創傷處組織液中穀胱甘肽含量增加,刺激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並參與新生血管的生成,從多種機制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急性傷口,以蜂蜜敷料代替水凝膠敷料,能顯著降低患者疼痛,促進上皮生長;對於慢性傷口,蜂蜜具有抗感染、促進癒合的雙重優勢,且費用相對較低,可以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新途徑。
(來源:蜂蜜的臨床作用及其食療應用;羅燁 王郅宜 姚佳源 鮑美如 張睿 張聲生;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