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題名又叫文題、題目,是論文的總綱,是能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的邏輯組合。為了規範科技論文題名寫作以及提高科技人員投稿命中率,作者僅就科技論文題名寫作與投稿中應注意的問題做一簡單刨析。
1.簡短精練
科技論文題名應簡潔明了,使讀者印象鮮明,也便於記憶和引用。對科技論文題名的基本要求是簡明、準確、恰當、完整,切忌冗長繁雜。國標規定科技論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我們應把它視為上限,在保證特定主題的前提下,題名字數越少越好。然而,編輯中發現,題名長几乎是通病,但仔細閱讀,有些詞語是可以刪去的,同時也決不影響作者的寫作意圖。處理方法如下。
(1)儘可能地刪去多餘的、重複的、可要可不要的字和詞。多餘是擬定提名的大忌。如:「關於……,論……,淺議……,……的研究,……淺論,……探討」等之類的詞語是可以刪去的。因為科技論文本身就是研究、探討的過程,因此,可以不寫出諸如此類的詞語。如:「長效矽鉀肥對甘庶產量及含糖量的影響初探」,可以去掉「初探」二字,改為「長效矽鉀肥對甘庶產量及含糖量的影響」;「中國西部大開發中的人口問題研究」,可以去掉「研究」二字,改為「中國西部大開發中的人口問題」;「大城市邊緣外來人口的空間集聚與空間重構」題名中,「空間」二字重複出現,可改為「大城市邊緣外來人口的空間集聚與重構」。當然,在簡短精練的同時,也要詳略得當,如應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一般的做法是:用「的」修辭效果不好,不用「的」也通順,就不用「的」;若不用「的」便不通順,那就應當用「的」。例如,「專家系統結構的分析」題名中不用「的」既通順又簡練,故可改為「專家系統結構分析」;又如,「城市戰略聯盟運作模式」題名中,未用「的」,使定語同中心語之間界限不清,使人不便理解,故可改為「城市戰略聯盟的運作模式」。
(2)避免同義詞與近義詞連用。像「分析與探討」、「分析與研究」等意思相近,保留其一即可。如「自然災害誘發因子與重慶市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初探」。這篇文章主要是講自然災害對重慶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影響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但現題名概念不確切(主要指自然災害誘發因子)、字數較多、近義詞連用,應可改為「自然災害與重慶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修改後的題名由原來的25個字減為16個字,且讀起來也比較順口,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簡明、準確。
(3)題名不要求非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詞或詞組的組合就可以。例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特別重視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句子非常完整,但題名共22個字,超過了GB7713-87中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的規定,且不簡短精煉,故應改為「新型工業化道路與科學技術」。修改後的題名只剩下12個字,但仍可以準確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再如,「把關中高新帶建成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區域」題名共20個字,雖然未超過標準要求,但仍有可刪減的餘地,可改為「關中高新帶建設與西部大開發」,僅剩13個字。當然還有其他修改方法,這裡只是為了說明該類情況,僅供科技人員寫作時參考。
2.定位要準確
(1)有些作者也許是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或有意拔高文章層次等原因,喜歡設計一個泛泛的、看似具有理論研究意義的大題名,另外再設一個副標題。這樣看似陣容強大,層次較高,但當仔細查看正文內容時,則是某市、某縣的一個小的研究案例,這種情況我們稱它為大題名、小文章。這樣命題的結果不僅人為增加題名的繁瑣程度,而且題名定位也不準確,即拔高了文章的研究層次。類似這類問題,我們在編輯加工時的解決辦法是:實事求是、直接切題、降低層次、準確定位。例如,「城市空間擴展及其對城郊經濟發展的影響——以鄭州市為例」一文,初一看題名,象是一篇有關城市理論方面的文章,鄭州市可能是個案例。但仔細閱讀全文,包括前言通篇都是論述鄭州市的具體內容,而對其城市空間擴展及其對城郊經濟發展的影響理論方面的論述幾乎沒有。類似這種情況,我們在編輯加工中本著題名能簡則簡、能不要副標題的就不要副標題的原則,就把副標題去掉,因此,上述題名改為「鄭州市空間擴展及其對城郊經濟發展的影響」。再如,作者有時會無意間拔高文章層次,即無論寫什麼文章都冠以「研究」二字,而實際上,有些論文只是提出的問題帶有探討性質,有些僅是過程分析,甚至是初探更為確切。例如,「矽石的活化與水稻增產效果研究」一文,根據文章的實際內容,可將題名中的「研究」改為「淺析」比較恰當。再者,還有些作者擬定的題名小,而文章的內容較多,討論的範圍比題名中的範圍大,我們稱之為小題名、大文章。由此可見,文章題名一定要仔細推敲,實事求是。既不要降低層次,也不要有意拔高層次,給人以文不對題的感覺。
(2)有些作者喜歡把題名寫成是一個泛指問題、一般化問題,同時也不設副標題。觀其內文也是某市、某縣的具體情況。例如,「砂礓黑土生物工程綜合治理途徑初探」和「關於重點開發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的思考」兩例,觀其題名就是一個泛指和一般化問題,而內容卻都是河南省的具體情況研究,並沒有討論其他地區的情況。顯然,題名反映的面大,而實際內容包括地面窄。故在編輯加工中將題名改為「河南省砂礓黑土生物工程綜合治理途徑初探」和「關於重點開發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的思考——以河南省為例」,修改後的題名既切題又定位準確。一般來說,題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內容的關鍵詞,以便為檢索提供特定的實用信息。這一點只要避免了題名「籠統」和「空泛」就比較容易做到。
(3)題名求新求異,故弄玄虛。有些作者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和吸引審稿人的眼球,把文章題名寫的很怪異,讓人一下子看不太明白,但看其內容卻是屬於極其傳統又一般的內容。如,「開封歷史遺存再文化現象的初步研究」一文,初讀題名感覺很新異,「再文化」這個詞不多見,很吸引人。按理說這是新提法,應該花些篇幅闡述清楚的,但閱讀其全文後發現,文章題名與內容有距離。「再文化」這個詞在開頭既沒有解釋說明,更沒有提及,正文中也較少涉及,根本就不是文章的關鍵詞。事實上,這是一篇普通的歷史遺蹟方面的旅遊開發類的研究。如此求異的結果是:要麼通不過審定,要麼在編輯過程中「再文化」這個詞被刪掉。其實,寫文章不見的就是題名越大越好,也不是越標新立異越好,而是要實事求是,題要對文,文要切題,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題名要定位準確。現在有些研究人員正在借鑑西方的研究思路,那就是瞄準一個小問題象解刨麻雀那樣研究透徹,一般所列文章題名的研究範圍都很小,定位很具體。再者,對於審稿人來說,主要是看文章內容的新意、觀點及分析是否透徹,和題名的大小新異並無太大的關係。
3.最好不用標點符號
前已述及,題名是能反映特定內容、恰當、簡明、完整的詞語的邏輯組合,所以,一般題名中儘量不使用標點符號。另外,書刊的題名都是大字號排版,如果題名出現標點符號,看起來非常不美觀。但實際上很多作者在擬定題名時比較隨意,想用什麼就用什麼,逗號、頓號、冒號、破折號隨便取用。例如:「魯西北季風性風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徵、演變及其合理利用」一文的題名中,不僅用了複雜的語句逐點描述論文的內容,而且還用了標點符號,這不符合科技期刊編排標準對題名的一般要求,是題名寫作中的大忌。因此,我們根據文章的內容及編排標準,並與作者商量後,將題名改為「魯西北季風性風沙化土地研究」。修改後的題名不存在上述問題,且題名簡潔明了,諸如「分布」、「特徵」、「演變及其合理利用」則統統放在層次標題中顯現。再如,「類電影藝術:旅遊景區屬性的一種假說」,完全可改為「旅遊景區屬性的一種假說」。其實,一篇文章的題名怎麼著也能用一個完整的詞語表述清楚,為什麼非要用標點符號呢!
4.符合所投刊物的辦刊宗旨
由於網上投稿的方便與快捷,使有些作者在不了解其刊物辦刊宗旨的情況下,就將寫好的文章隨意群投群發,結果文章投到編輯部後,審稿人一看題名就知道與辦刊宗旨不符,因此,初審就不會通過。如《地域研究與開發》是地理學方面綜合性的學術期刊,始終堅持發展本學科,促進學術交流,服務於生產建設的辦刊宗旨,主要刊載地理科學領域方面的理論、方法與實踐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有的作者將其所寫的科普、數學、詩歌、年畫、書法等方面的文章投到該刊,這些文章與其辦刊宗旨及刊載內容不符,故投稿的命中率幾乎是零。
5.結語
題名應能準確地表達論文的中心內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範圍和達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籠統的、泛指性很強的詞語和華而不實的詞藻;儘量注意分寸,不要有意無意地拔高文章的研究層次;儘可能給讀者一個清晰、簡潔、準確、規範的論文題名。另外,還有個別論文存在題名中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語、字符、代號等,使讀者不易認讀,這些也應儘量避免。上述題名寫作中的幾個問題是作者在多年的科技期刊編輯實踐中的經驗總結,無論是存在問題的論述,還是修改方法等方面的闡述都不太全面,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論及,這裡僅供科技工作者寫作及投稿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