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更沒錢去避暑勝地,但那時我們並不覺得熱啊。
到底是那時候天不熱,還是童年的我們心太淨?
一到夏天,各地陸續開啟了 「燒烤模式」。空調、冰箱、WiFi是每天的標配,不管少了哪一樣,都會度秒如年、坐立不安。
吹著空調,喝著冷飲,看著連續劇,感覺夏天就這樣過了,缺一個都不行!
現在的我們,也許再也離不開空調了,在家空調不停,出門在路上也離不開車載空調,到了公司、商場、超市統統全方位、無死角地開著空調,到底空調的發明是我們的福音還是我們的束縛?
可是我們小時候,頂著大太陽玩耍,一玩就是一天,卻從來不怕熱。
小時候,住在鄉下,房前房後都是樹。
一到夏天,老樹就撐起遒勁有力的枝幹和蒼翠碧綠的樹葉,在青磚黑瓦的老屋和泥土滾燙的院子裡,投下或嚴嚴實實或影影綽綽的樹蔭涼。
孩子們在樹蔭下的碾盤上,寫作業,玩泥巴,抓石子,打紙牌。大人們在樹蔭下做農具,納鞋底,拍瞎話。
村口的樹蔭涼,往往還是村裡的飯場。吃飯時,各家的大人孩子都端著飯碗,或蹲或站地齊聚樹蔭下。
我們小時候,沒有空調,連電風扇也不是家家都有。而記憶深處的那把扇子,卻是任何電器也無法替代的清涼。
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兒時的趣事,一起玩的小夥伴,你還記得多少?是否還有聯繫以及想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