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導,為了體現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19日宣布決定停止銷售皮膚美白產品。而前不久,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可能對其進行更名。
有報導稱,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之下,這些商業公司的相關產品也受到巨大壓力。
強生宣布:停止銷售美白產品
據環球時報援引紐約時報消息稱強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過去幾周一直有批評說其旗下的露得清(Neutrogena)和可伶可俐(Clean&Clear)產品標榜白皮膚更勝原本的膚色。強生澄清說,「這絕非我們的本意,健康的皮膚就是美麗的皮膚。」
報導稱,露得清和可伶可俐產品線並未在美國銷售,而是在中東和亞洲銷售。該公司表示,很快會將現售產品下架,未來也不會再生產這些美白產品。
紐約時報:強生宣布將停止銷售美白產品
《紐約時報》舉例說,在印度,有消費者稱讚可伶可俐的亮膚產品有效,可以美白膚色。在亞洲,露得清產品廣告還描述如何使消費者的皮膚「白得更徹底」。
強生在印度市場銷售的可伶可俐產品
其實,為了體現公司的反種族主義立場,強生公司上周就宣布會提供匹配多種顏色的創口貼以符合不同膚色。
此外,報導還提到,已有超過1.1萬人在請願網站請願,要求聯合利華集團停止銷售類似美白產品。
叫了80多年的「黑人牙膏」也要改名
除了強生,高露潔旗下的品牌「黑人牙膏」也可能要改名了。當地時間18日,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中國市場的牙膏品牌「黑人牙膏」。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露潔在回復媒體的電子郵件中表示:「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公開資料顯示,黑人牙膏由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立,隨後分別在港臺地區設立生產基地,銷售網絡也隨之拓展至東南亞等地區。換句話說,雖然叫「黑人牙膏」,但它算是有近百年歷史的國牌了。
路透社18日報導稱,黑人牙膏」在中國很受歡迎,該品牌目前由高露潔公司及其合資夥伴好來集團(Hawley & Hazel)所有。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名為「黑人」(Darkie),包裝上印著一個戴著大禮帽的微笑黑人男子。路透社稱,該品牌後來更名為「達利」(Darlie),但其中文名稱目前仍是「黑人牙膏」(Black Person Toothpaste)。
其實,黑人牙膏的商標很早就引發過種族歧視的爭議。有觀點稱,該品牌最初的商標其實是塗黑臉扮作黑人的白人表演者,源自美國南北戰爭前後流行的「黑人戲」(minstrel show),特點是白人妝扮成黑人,以滑稽方式模仿黑人苦力。
圖片來源:printmag.com
塗黑臉在西方時常被認為是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行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曾因此飽受批評。他近20年前擔任教師時,曾將臉部、頸部及雙手塗成深色,參加一個以「一千零一夜」為主題的派對,但看起來更像黑人,而非阿拉伯人。《時代》周刊去年公布相關照片後,引起輿論譁然,特魯多遭到各界狠批,被指控為侮辱少數族裔的種族主義者。他本人也與去年對此事件作出道歉。